地理/气象/生态
-
大自然运行有规律张汉光,汪旦琦 编著千百年来,大自然一直以它的宏大、高深和变化莫测吸引着人们。大自然运行到底有没有规律?为什么科学和社会在发展,人类却一直无法摆脱环境问题的困扰?看来,揭示、重申和大力宣传“大自然运行有规律”,现在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书配有约90幅精湛彩照,围绕“奇妙的大自然”、“大自然的演变”、“大自然的成员相互依赖和谐相处”、“大自然运行有规律”等章节,深入浅出地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大自然规律不可抗拒”,人类只有顺应自然,回归自然,才能改造自然。
-
中学地理复习读图填图训练精编全自正 主编,成都地图出版社 编著有不少同学反映:地理难学!难,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地球太大了,半径就达6370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多达5.1亿平方千米。相比之下,人太渺小了,肉眼看到的仅是地球的一点,学习如此宏大纷繁的地理有如"移山填海",真不知该从哪里下手。其实读者不用怕,我们可以利用两样武器:(1)地球仪:解决立体与球面的地理知识;(2)地图:解决平面上的地理知识,[再加一点星空图:解决高中地理天体方面的地理知识]。若我们扎实掌握地图知识,就找到入门的钥匙,学习的关键,那就能做到"地理知识地图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你学到了终身受用的地理,还怕什么高考! 你站在空旷的野地观察四周,会看到"天圆地方":正如古人讲的"天似穹庐,笼罩四野"(详见右图)。其实这就可以看作一幅立体地图,太阳升起的地方为"东"(用英文EAST,字首E表示),月亮西落为"西"(英文West,字首W表示):其实 这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结果。再加上"北"(英文North,字首N表示),与南(英文South,字首S表示),就可以通过辨认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辨认地理事物的空间方位的联系。当观察者登上山顶或乘直升飞机"登高远望",随视点的变化,观察到的范围不同,对于不同范围的"天圆地方地图",就要引入比例尺概念。比例尺是地图纸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凡比例尺的分母越大,地图的范围越大,而精度相应变小。 观察者看到的高山大川,铁路村落等众多地理事物,经简化处理,放在地图的相应位置上,就构成了符号或注记。归纳起来,掌握地图三要素:地图方向、比例尺、图例与注记,这是看懂地图的基础,而掌握地图是学好地理的基础。黄土高坡与雪域高原、林海雪原与南国海疆等等,包含着地理事物的相似性与差异性,黄土高原、雪域高原,都是高原,这是其共性;但两者海拔不同,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体现两者的差异性。林海雪原与南国海疆都属于湿润区,自然带都属于森林带,是其共性;但北方冬季月均气温在0℃以下形成雪原,森林属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而南国冬季暖和,四季花开不败,森林属热带、亚热带林木,这是其差异性。不同地区自然条件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称之为地域性,对农业、工业、交通、聚落等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总之,掌握不同地理事物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是学好地理的核心。"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从思维角度看,是提倡动态思维。人是会动的,可以寻找*视角来观察山的雄奇,水的秀美。同样地,面对课本中静态的地理知识,学习有难度,也可以引入动态思维,寻找*视角来研究它,例如:(1)借助时间数轴,追踪过去,展望未来。西岳华山为什么这么陡峭,"传为自古华山一条路",原来这里过去发生过地壳运动,华山位于断层的上升侧。这样,可对本区地壳运动的未来进行预测,位于断层带多地震,是地震高发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华山是秦岭的一部分,秦岭一侧地壳上升而渭河平原地壳下沉,所以修建宝成铁路要翻越秦岭难度很大。 (2)借助空间数轴,彩线穿珍珠。以长江为例,上游穿峡切谷,串起了虎跳峡、长江三峡等"珍珠",中下游串起了洞庭湖、鄱阳湖等"珍珠",而从上游山区到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区(或转换位置),既有冲刷力强(形成峡谷,水能丰富),又有挟带泥沙多的特点,长江三峡正好位于上游向中下游的转换位置,这里一建大坝,高峡出平湖,蓄水库容量大是优点,但泥沙沉积多则是缺点,这与三峡所处位置密切有关。(3)借助思维数轴,寻找*视角。由于地理事物的千差万别,必须借助思维方法,寻找*视角观察,找出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或差异,如气候带、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规律与非地带现象,均是不同地理事物的差异性造成的,也是从不同视角观察的结果。归纳起来,正确的思维方法是学好地理的关键。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基础,地理事物的地域性(即联系与差异、变化)是地理学习的核心,正确思维、寻找*视角是地理学习的钥匙,因此地理学习归纳为一句话就是:会用地图→抓住了基础;掌握地域性→抓住了核心;学会思维→找到了学习地理的钥匙,从而托起了你地理能力的太阳,这样你就能无往而不胜。为了帮助读者系统掌握中学地理知识与学习规律,作者与成都地图出版社联手推出下列系列复习用书,使大家有备而战,高考大显身手;也有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参予各种事业的奋进。《"3+X"高考地理一览图》("一览图"),三张对开彩色世界、中国地图与知识归类表解,包含丰富的高考地理信息。《中学地理复习读图填图训练精编》(上、下册)(简谓《填图精编》):《填图精编》(上册)含高考地理复习的○1地球基础、○2世界地理、○3中国地理、○4高二选修等四部分知识;《填图精编》(下册)含高一地理必修、高三地理选修及高考地理综合试卷。
-
跟气象学家去看云赵树云《跟气象学家去看云》从读者身边出发选取切入点,将生活中常见的云分门别类,用通俗易懂又别有风味的语言,为大家讲解云和气象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本书的作者赵树云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从事气象学研究与授课,她为读者描绘了云的种类、形成、变化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使广大读者得以洞察天空的秘密,体验云的魅力,了解气象学的奥秘。
-
中学复习用地理填充练习册本社 编暂缺简介...
-
地理调查研究方法过宝兴 编本书是原上海市教育局师范教育处组织编写的中学教师职务培训丛书之一,现经国家师范司审核,为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参考书,且进行了修订,内容更为翔实。本书主要是根据现代地理学的发展,简明论述地理调查与地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其内容包括地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过程和哲学基础;地理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程序;地理信息获取的手段和常用的研究方法;地理论文、报告的撰写等。书中对模型的建立,信息收集的基本过程,地理学常用的演化法、相关法、比较分析法和类型区划法等做了较详细的论述,适合于中小学地理教师、地理专业师生及有关学科的专业人员阅读。
-
人文地理学叶宝明 主编人文地理学是一门与人类历史文化同时诞生的古老的知识领域,也是人类现实生活演进到不同的历史阶段逐渐形成与完善起来的全新科学体系。本书的编写目的是使学生在人文层面上了解人口、政治、经济、文化、城市、旅游、历史、资源、社会、社区地理领域内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宽厚的人文素养,并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掌握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构建学生宽视野、多角度、复合型的人文地理知识结构,以适应新世纪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学需要及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为更好地适应教学需要,本教材的编写遵循以下原则。1.针对性原则。本书是为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编写的。针对使用学生的特点,以扩展学生的人文知识面为目标,尽量选用实用的、具有时代特点的知识内容,以满足学生的需要。2.知识的全面性与重点性相结合原则。人文地理知识浩繁,教材容量及授课时数有限,因此,教材的编写既要体现知识体系的全貌,又要有目的地凸显某些重点知识,力求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3.趣味性原则。由于本书使用对象为非地理专业学生,他们不具备系统的地理专业知识,因此,本书适当地增加了一些趣味性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证兼顾,深入浅出地处理知识内容。4.知识体系的创新性原则。本教材尽量突破传统的知识体系的框架,构建针对性、适应性强的知识体系,并注意使用与介绍本学科的一些前沿性的知识内空容。本书的特点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人文地理学涉及的当代全球热点问题为重点,内容结构有所创新,针对性较强,适合非地理专业本科学生使用。
-
气象主题研学实践学生手册上海市气象局宣传科普与教育中心,慧玖(上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编本研学手册适用于小学1~3年级学生,手册设计紧紧围绕:启发(Enlighten)、激励(Encourage)、赋能(Empower)“3E”宗旨和问题(Problem)、故事(Plot)、实践(Practice)“3P”研学实践课程实施路径,充分利用上海气象博物馆的馆藏资源和互动条件(如:百叶箱、罗盘、外滩信号塔、小小气象播报员体验),紧扣“气象与我每天的生活”这一主题展开。通过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主动探索、动手操作、亲身体验、记录提炼与互动分享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一些气象的基本知识,感受和思考气象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认识一些气象观测工具,从而发展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气象主题研学实践学生手册:气象与我每天的生活(小学1-3年级)》的设计风格也充分考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本能和情感表达需要,采用丰富明亮的色彩搭配和不规则造型的手绘插画风格,更加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点。
-
3+X高考地理一览图 新版全自正 著《3+X高考地理一览图》论文荣获2001年全国中学地理教研论文一等奖;主持完成的“高中地理信息地图化整体处理的研究—— ‘3+X’高考地理一览图”课题荣获浙江省2001年度教研课题二等奖。
-
盐中国盐业协会 中盐金坛盐化有限公司基于全球盐湖资源视野,为科普全球盐湖知识,本书分为天下盐湖、盐湖成因、盐湖开发、盐湖科技人与文化、盐湖旅游、盐湖百科、盐湖百态等章节;着重体现科学、权威、全面三大特色,从受众的好奇及关心的问题出发,帮助读者增长新知识,产生探索大美盐湖的激情,从科普传播的角度,助力中国盐湖产业建设。为保证图书质量和科普的权威性,本书编委会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绵平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王仁湘研究员、清华大学倪玉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王子今教授、武汉大学陈锋教授、复旦大学王振忠教授、中山大学黄国信教授、南京大学李玉教授、云南大学赵小平教授等盐业界资深专家学者任顾问。
-
熊猫山河记熊猫山河记课题组本书分为三个部分,部分详细介绍了雅安市宝兴县邓池沟,介绍了当地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以及大熊猫科学发现者阿尔芒·戴维神父生活的邓池沟天主教堂。第二部分介绍了戴维发现大熊猫的过程,以及随之而来的外国人进入雅安后寻找、捕获、猎杀大熊猫的历史,以及中国对大熊猫的保护措施。第三部分是大熊猫的形象逐渐走向世界,成为和平、友好的象征,逐渐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全书以这三部分内容展开,后收束,将目光回归于初发现大熊猫的地方——雅安宝兴,完成对这个地方历史的、自然的探源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