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气象/生态
-
中国生态博物丛书 华东亚热带卷郭忠仁,周义峰 编中国生态博物丛书”为中国原创高级科普图书,作者团队为数百位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及高校的教师,内容具有首创性、独创性和现实价值。丛书以目前中国生态系统为主线,全景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中国生态保护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作为其中的一卷,本书在概述华东亚热带地区自然资源、动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上,以皖西山地、浙皖山地、浙闽山地等主要山地,云台丘陵、江淮丘陵、宁镇丘陵、宜溧丘陵、浙东丘陵等主要丘陵,苏北滨海平原、皖苏沿江平原、太湖平原、宁绍平原等主要平原,三种典型的生态系统为依托,整合文字和图片对生活其中的真菌 10种、地衣 8种、苔藓 5种、维管植物 235种、动物 56种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同时,书中穿插展示华东亚热带地区生态景观大图,为读者展现华东亚热带地区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与生物资源。
-
岩石揭秘钟鸣收录了我国境内247种岩石标本从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与构造、成因着手辅以自然状态下的实物手标本、打磨过的光片、薄片3个维度的岩石图像
-
海洋文明研究苏智良,薛理禹,郑宁 主编《海洋文明研究》是由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创办,旨在配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倡议,关注蓝色海洋文明,推动海洋史学术研究,刊载海洋史各相关领域学术论文的专业学术论集。本辑为第八辑,收录有关论文17篇,涉及古代海洋观念演变、古代沿海海防观念、中西文化交流史、中西贸易史、海洋物质文化史等多个方面,古今贯穿、洋海并重,通过资料类型及视野的拓展,推进对海洋文明的研究。
-
小车河的自然故事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 编这本关于小车河的自然故事绘本,大概是从这个念头开始的。小车河,这个特别的名字属于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里的一条河流。在以喀斯特地貌著称的贵阳,它和数量众多的其他河流一样,在贵阳的喀斯特群山之中蜿蜒流淌。这样说,你也许会把它理解成一条普通的河流,普通得就像你在任何地方都能遇到的任何一条河流一样。
-
跟气象学家去看云赵树云《跟气象学家去看云》从读者身边出发选取切入点,将生活中常见的云分门别类,用通俗易懂又别有风味的语言,为大家讲解云和气象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本书的作者赵树云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从事气象学研究与授课,她为读者描绘了云的种类、形成、变化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使广大读者得以洞察天空的秘密,体验云的魅力,了解气象学的奥秘。
-
雨林[德]约瑟夫·H.赖希霍尔夫 ,[德]约翰·布兰德施泰特热带雨林是迄今为止地球上多样性最丰富的生物栖息地。在雨林残酷的环境中,为了适应和生存,生物进化出了前所未有、多姿多彩的形态。这种丰富是生命对严苛生存环境的回应,同时带来惊人的美丽。18世纪以来,人类逐渐开始大片砍伐和焚烧热带雨林。现代过度发展的畜牧业和油棕种植业已对雨林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出于经济目的而大面积破坏雨林的行为已成为雨林消亡的主要原因。大自然的多样性和美丽被破坏后往往是难以恢复的。森林的消失将通过降水的变化影响全球气候,而雨林物种多样性的消亡将使我们丧失认知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机会。保护热带雨林,关乎整个星球的未来。约瑟夫·H. 赖希霍尔夫近年来的一系列作品,每一部都让人大开眼界。在一个知识点较为杂乱的主题领域,他通过冷静的思考力脱颖而出,没有一味强调情况的严峻性,而是通过结构和数据讲清现实。——《南德意志报》当生物学家约瑟夫·H.赖希霍尔夫讲述某个主题时,他总是能够引人入胜,信息丰富,发人深省。这部作品向我们讲述了在雨林中发现的美丽和生物多样性。——《吕贝克消息报》将雨林的美真切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并告诉我们怎样做才能拯救它。——《ELLE杂志》约瑟夫·H. 赖希霍尔夫和插画家约翰·布兰德施泰特打造了一本极佳的艺术品,他们在书中传神地再现了雨林之美:参天大树,吸食花蜜的小鸟以及在树梢缓慢移动的树懒。——《德国文化广播》
-
婀娜多姿的淬变董颖,马叶情,宋庆伟,隋佳轩变质岩是组成地壳的三大岩类之一,在地球演化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本书从变质岩基本概念着手,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变质作用、变质岩矿物特征、变质岩结构与构造和变质岩类型。按照变质作用的地质条件和主要因素对变质作用和变质岩类型进行划分,介绍了主要变质岩类型及特征,阐述了变质岩用途及其分布规律。从组成变质岩的矿物之美和微观镜下之美探讨了变质岩之美。最后通过论述变质岩地貌的影响因素,结合变质岩地貌实例,介绍典型变质岩地质遗迹,带领读者领略祖国变质岩地貌的形成、变迁。通过变质岩的微观之美和多变的地貌特征,把变质岩的婀娜多姿呈现于我们面前。
-
藏品虫霉防治指引刘家真 郭晓光本书为姚伯岳主编《古籍保护丛书》之一种。作者在长期科学研究与实践经验的积累下,从虫霉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入手,结合本国藏品管理的实际情况,将生物学与藏品管理学知识充分融合起来,理论结合实践地讨论虫霉发生以及虫霉综合防治(IPM)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在虫霉预防与消杀方面,吸收了国内外先进理论与实践,特别结合当前的科学技术环境以及对藏品价值的理解,对各类虫霉防治技术与方法进行了深度评价,特别利于藏品管理人员对这些方法与技术的理解与选择,也便于高校教学与科研人员参考。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昆虫,第二部分为虫害的防与治,第三部分为霉菌的预防与去霉,第四部分则是附录。书中含案例15个,图166幅,表74个,并附有索引。书中涉及大量虫霉危害迹象的图片,以及虫霉治理方法的图片,这些图片均为原创,在我国属首次发表,对不同种类昆虫的危害迹象与识别具有重要价值。
-
无土之地[美]乔·汉德尔斯曼全球95%的粮食产量依赖于土壤,然而土壤正在以不可持续的速度被侵蚀。21世纪内,美国、中国和印度的大部分农田将失去表层土壤。气候变化造成的侵蚀加剧,加上世界人口不断增长带来的对粮食的需求与日俱增,迫切需要解决这场危机。当代著名微生物学家汉德尔斯曼面向非专业读者,颂扬土壤的能力,揭示气候变化、土壤侵蚀、粮食和水安全以及药物发现之间的复杂联系。她讲述了土壤的起源故事,解释了土壤如何被侵蚀以及随后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她从几千年来持续耕种同一土地的原住民那里吸取经验,为大规模农业发展提出了建议。本书是一部令人振奋的作品,它将启发我们重新思考现代化农业,并告诉我们该如何走出正面临的土壤困境。
-
远古植物世界刘景婧 付琼耀本书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指导策划、广西出版传媒集团组织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广西优秀传统文化出版工程重点项目“自然广西”丛书的一个分册,生动解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广西生态画卷,立体展现广西生态之美,充分彰显广西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在植物地理学上,广西属于东亚植物界和古热带植物界范畴,特别是古热带植物界的存在,奠定了广西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的典型特征。广西境内有丰富的植物化石记录,最早的植物化石是8亿年前的前寒武纪球形藻类化石。本书介绍了广西植物的演化过程,并通过“蛮荒孤岛上的绿洲:古生代的植物”“地球的春天:中生代的植物”“大自然的绿色革命:新生代的植物”三个篇章着重介绍了异军突起的“前浪”——裸子植物、繁花盛景的“后浪”——白垩纪的被子植物、现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渐新世植物群——宁明植物群、特异埋藏的南宁“木乃伊”植物群以及以桂平鸡毛松为代表的桂平植物群等不同地质时期的广西植物化石,通过广西的远古植物这把神奇的钥匙,打开地质历史世界的大门,揭开植物世界隐藏的历史,探寻地球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