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动物考古研究
作者:宋艳波 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7-01
ISBN:9787573202543
定价:¥8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以作者所在山东大学动物考古实验室十余年来鉴定整理的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动物遗存研究为基础,同时搜集海岱地区其它新石器时代遗址内有关动物遗存的资料,探讨本地区新石器时代不同时期先民对家养动物的驯化和饲养情况,对野生动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等。
作者简介
宋艳波,历史学博士,现为山东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考古、田野考古和史前考古。承担数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其他科研项目,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发掘的工地获得“山东省2018年度五大考古新发现奖”和“山东省2019年度五大考古新发现奖”,参与发掘的工地获得“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奖”。
目录
序栾丰实Ⅰ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研究背景2
一、 动物考古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2
二、 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动物考古研究历程3
第二节研究内容和理论方法6
一、 研究内容6
二、 研究方法7
三、 研究资料9
第二章动物群构成及其反映的自然环境10
第一节后李文化时期的动物群及自然环境10
一、 诸遗址的动物群构成11
二、 后李文化时期动物群及其代表的古环境13
第二节北辛文化时期的动物群及自然环境19
一、 诸遗址动物群构成19
二、 北辛文化时期动物群及其所代表的古环境26
第三节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动物群及自然环境33
一、 诸遗址动物群构成33
二、 大汶口文化时期动物群及其所代表的自然环境46
第四节龙山文化时期的动物群及自然环境55
一、 诸遗址动物群构成56
二、 龙山文化时期动物群及其所代表的自然环境70
第五节动物群及古环境的历时演变77
一、 鲁北地区78
二、 鲁中南苏北地区80
三、 胶东半岛地区81
四、 鲁东南地区82
五、 鲁豫皖地区82
六、 小结83
第三章传统六畜的出现与利用84
一、 家养动物出现的原因分析84
二、 判断家养动物的标准85
第一节家猪的出现、饲养与利用86
一、 后李文化时期87
二、 北辛文化时期92
三、 大汶口文化时期100
四、 龙山文化时期113
五、 小结126
第二节其他动物的出现与利用131
一、 狗的出现与利用131
二、 牛的出现与利用134
三、 羊的出现与利用138
四、 鸡的出现?141
五、 马的出现?142
第三节小结142
一、 家猪142
二、 家犬(狗)143
三、 黄牛144
四、 绵羊144
第四章动物资源的利用与生业经济145
第一节野生动物资源的获取与利用145
一、 软体动物145
二、 鱼纲147
三、 爬行纲149
四、 鸟纲151
五、 哺乳动物纲153
第二节先民的肉食结构及其反映的生业经济特征157
一、 动物群构成演变157
二、 哺乳动物群内部构成演变158
第三节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生业经济184
一、 后李文化时期185
二、 北辛文化时期187
三、 大汶口文化时期188
四、 龙山文化时期192
五、 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生业经济的发展演变197
第五章动物的特殊埋藏现象及先民对动物的特殊利用199
第一节墓葬中随葬的动物遗存199
一、 后李文化时期199
二、 北辛文化时期200
三、 大汶口文化早期202
四、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205
五、 龙山文化时期211
第二节其他遗迹中动物遗存的特殊埋藏现象213
一、 后李文化时期213
二、 北辛文化时期214
三、 大汶口文化早期215
四、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216
五、 龙山文化时期221
第三节动物遗存特殊埋藏的演变及其意义224
一、 墓葬内的发现225
二、 其他遗迹中的发现229
三、 不同动物种属的特殊埋藏231
第六章动物资源利用模式的发展演变235
一、 后李文化时期236
二、 北辛文化时期238
三、 大汶口文化时期240
四、 龙山文化时期244
五、 小结247
参考文献248
后记280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研究背景2
一、 动物考古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2
二、 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动物考古研究历程3
第二节研究内容和理论方法6
一、 研究内容6
二、 研究方法7
三、 研究资料9
第二章动物群构成及其反映的自然环境10
第一节后李文化时期的动物群及自然环境10
一、 诸遗址的动物群构成11
二、 后李文化时期动物群及其代表的古环境13
第二节北辛文化时期的动物群及自然环境19
一、 诸遗址动物群构成19
二、 北辛文化时期动物群及其所代表的古环境26
第三节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动物群及自然环境33
一、 诸遗址动物群构成33
二、 大汶口文化时期动物群及其所代表的自然环境46
第四节龙山文化时期的动物群及自然环境55
一、 诸遗址动物群构成56
二、 龙山文化时期动物群及其所代表的自然环境70
第五节动物群及古环境的历时演变77
一、 鲁北地区78
二、 鲁中南苏北地区80
三、 胶东半岛地区81
四、 鲁东南地区82
五、 鲁豫皖地区82
六、 小结83
第三章传统六畜的出现与利用84
一、 家养动物出现的原因分析84
二、 判断家养动物的标准85
第一节家猪的出现、饲养与利用86
一、 后李文化时期87
二、 北辛文化时期92
三、 大汶口文化时期100
四、 龙山文化时期113
五、 小结126
第二节其他动物的出现与利用131
一、 狗的出现与利用131
二、 牛的出现与利用134
三、 羊的出现与利用138
四、 鸡的出现?141
五、 马的出现?142
第三节小结142
一、 家猪142
二、 家犬(狗)143
三、 黄牛144
四、 绵羊144
第四章动物资源的利用与生业经济145
第一节野生动物资源的获取与利用145
一、 软体动物145
二、 鱼纲147
三、 爬行纲149
四、 鸟纲151
五、 哺乳动物纲153
第二节先民的肉食结构及其反映的生业经济特征157
一、 动物群构成演变157
二、 哺乳动物群内部构成演变158
第三节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生业经济184
一、 后李文化时期185
二、 北辛文化时期187
三、 大汶口文化时期188
四、 龙山文化时期192
五、 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生业经济的发展演变197
第五章动物的特殊埋藏现象及先民对动物的特殊利用199
第一节墓葬中随葬的动物遗存199
一、 后李文化时期199
二、 北辛文化时期200
三、 大汶口文化早期202
四、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205
五、 龙山文化时期211
第二节其他遗迹中动物遗存的特殊埋藏现象213
一、 后李文化时期213
二、 北辛文化时期214
三、 大汶口文化早期215
四、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216
五、 龙山文化时期221
第三节动物遗存特殊埋藏的演变及其意义224
一、 墓葬内的发现225
二、 其他遗迹中的发现229
三、 不同动物种属的特殊埋藏231
第六章动物资源利用模式的发展演变235
一、 后李文化时期236
二、 北辛文化时期238
三、 大汶口文化时期240
四、 龙山文化时期244
五、 小结247
参考文献248
后记280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