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山花烂漫 20世纪现代建筑学习体会
作者:张钦楠 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6-01
ISBN:9787111702597
定价:¥5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欧洲、美洲、大洋洲国家的20世纪建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的20世纪建筑,21世纪的当代建筑3部分,通过 30多篇文章,系统阐述了作者对世界现代建筑创作及发展的理解,及对未来建筑的展望。作者在长年学习和研究建筑的过程中,陆续记录下其有关建筑历史、建筑理论和建筑创作的学习体会,于90岁后集结成本书。全书统览20世纪世界现代建筑,以历史发展为引线,将典型建筑精品案例串联起来,进行分类与解读,让读者能够看到这些建筑精品在时间上的前因后果。全书论述深入浅出,不仅适合建筑专业读者学习,更是一本由建筑大家写给广大读者的普及书,借由本书,培育建筑欣赏的能力,如同学习诗歌、绘画一样,让生活更有情趣。
作者简介
暂缺《山花烂漫 20世纪现代建筑学习体会》作者简介
目录
前 言
第一部分 欧洲、美洲、大洋洲国家的20世纪建筑 001
构成主义时期 002
一 与什么分离?
——“新艺术”(Art Nouveau)和维也纳分离派
(The Vienna Secession,1890—1910) 002
二 要表现什么?
——达利、高迪与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1910—) 010
三 艺术要走上大街
——俄罗斯构成派(Constructivism,1920—1949) 016
四 抽象化的尝试
——荷兰的风格派(De Stijl,1917—1931) 025
现代主义时期 027
五 保护自然
——美国F.赖特与芬兰A. 阿尔托的“有机性”(Organic) 027
六 现代主义(一)
——格罗皮乌斯:包豪斯(Bauhaus)与“新客观性”
(New Objectivity,1919—1933) 036
目录
viii
七 现代主义(二)
——“装饰艺术”(Art Deco)与“少即是多”(Less is More) 042
八 现代主义(三)
——新纪念性:路易斯·康 049
九 现代主义(四)
——国际风格(International Style):勒·柯布西耶与CIAM 053
十 现代主义(五)
——场所精神:X 组(Team X),成为CIAM的掘墓人
(1953—1963) 061
后现代主义与近现代主义混战时期 067
十一 后现代主义(Post Modern)(一)
——美国:文丘里、摩尔、格雷夫斯 067
十二 后现代主义(二)
——欧洲:斯特林、霍莱因、波菲尔 070
十三 解构
——屈米的“疯狂”(1980年代)与艾森曼的“加法”
(1990年代—) 072
十四 近现代主义(Late Modern)
——既没有死亡,也不是“晚期” 074
十五 一段插话 082
十六 “批判地域主义”对“普世文明”的抵抗 084
十七 “现代建筑”的反思性实践
——地形、形态、持续性、物质性、人居、公共形式 087
十八 新的挑战(一)
——B. 屈米的“非理性”(Irrationality)与F. 盖里的
“肖像建筑”(Iconic Building) 089
十九 新的挑战(二)
——Z.哈迪德的流动性 092
廿 新的挑战(三)
——R. 库哈斯的“策划”以及“多孔通道理论” 094
ix
廿一 俄罗斯—苏联—独联体的建筑 098
廿二 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建筑 100
第二部分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的20世纪建筑 103
廿三 日本、朝鲜、韩国的建筑 104
廿四 拉美国家的建筑 107
廿五 非洲国家的建筑 111
廿六 南亚国家的建筑 116
廿七 东南亚国家和南太平洋岛国的建筑 119
廿八 中、近东国家的建筑 125
廿九 中国的建筑 130
第三部分 21世纪的当代建筑 137
卅 21世纪的当代建筑概述 138
(一)21世纪开端的三位“元老建筑师”
——盖里、哈迪德、库哈斯 139
(二)开路先锋一:赫尔佐格与德梅隆 141
(三)开路先锋二:D.里布斯金 143
(四)开路先锋三:S. 卡拉特拉瓦 144
卅一 当代建筑实例 145
结语 158
参考文献 159
后记 160
第一部分 欧洲、美洲、大洋洲国家的20世纪建筑 001
构成主义时期 002
一 与什么分离?
——“新艺术”(Art Nouveau)和维也纳分离派
(The Vienna Secession,1890—1910) 002
二 要表现什么?
——达利、高迪与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1910—) 010
三 艺术要走上大街
——俄罗斯构成派(Constructivism,1920—1949) 016
四 抽象化的尝试
——荷兰的风格派(De Stijl,1917—1931) 025
现代主义时期 027
五 保护自然
——美国F.赖特与芬兰A. 阿尔托的“有机性”(Organic) 027
六 现代主义(一)
——格罗皮乌斯:包豪斯(Bauhaus)与“新客观性”
(New Objectivity,1919—1933) 036
目录
viii
七 现代主义(二)
——“装饰艺术”(Art Deco)与“少即是多”(Less is More) 042
八 现代主义(三)
——新纪念性:路易斯·康 049
九 现代主义(四)
——国际风格(International Style):勒·柯布西耶与CIAM 053
十 现代主义(五)
——场所精神:X 组(Team X),成为CIAM的掘墓人
(1953—1963) 061
后现代主义与近现代主义混战时期 067
十一 后现代主义(Post Modern)(一)
——美国:文丘里、摩尔、格雷夫斯 067
十二 后现代主义(二)
——欧洲:斯特林、霍莱因、波菲尔 070
十三 解构
——屈米的“疯狂”(1980年代)与艾森曼的“加法”
(1990年代—) 072
十四 近现代主义(Late Modern)
——既没有死亡,也不是“晚期” 074
十五 一段插话 082
十六 “批判地域主义”对“普世文明”的抵抗 084
十七 “现代建筑”的反思性实践
——地形、形态、持续性、物质性、人居、公共形式 087
十八 新的挑战(一)
——B. 屈米的“非理性”(Irrationality)与F. 盖里的
“肖像建筑”(Iconic Building) 089
十九 新的挑战(二)
——Z.哈迪德的流动性 092
廿 新的挑战(三)
——R. 库哈斯的“策划”以及“多孔通道理论” 094
ix
廿一 俄罗斯—苏联—独联体的建筑 098
廿二 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建筑 100
第二部分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的20世纪建筑 103
廿三 日本、朝鲜、韩国的建筑 104
廿四 拉美国家的建筑 107
廿五 非洲国家的建筑 111
廿六 南亚国家的建筑 116
廿七 东南亚国家和南太平洋岛国的建筑 119
廿八 中、近东国家的建筑 125
廿九 中国的建筑 130
第三部分 21世纪的当代建筑 137
卅 21世纪的当代建筑概述 138
(一)21世纪开端的三位“元老建筑师”
——盖里、哈迪德、库哈斯 139
(二)开路先锋一:赫尔佐格与德梅隆 141
(三)开路先锋二:D.里布斯金 143
(四)开路先锋三:S. 卡拉特拉瓦 144
卅一 当代建筑实例 145
结语 158
参考文献 159
后记 160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