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阿Q一百年:鲁迅文学的世界性精神探微
作者:张梦阳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2-05-01
ISBN:9787100206624
定价:¥9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阿Q正传》是一部举世少见的哲学小说。阿Q是一位与世界文学中堂吉诃德、哈姆雷特、奥勃洛摩夫等典型形象相通的着重表现人类精神弱点的特异型的艺术典型,可以简称为“精神典型”。以这些典型人物为镜像,人们可以看到自身的精神弱点,进行深刻的精神反思,“由此开出反省的道路”。这就是鲁迅及其主要著作《阿Q正传》,百年来尽管受到各种各样的攻击,却保持着越来越强劲、厚实、不朽的生命力和影响力,阿Q那滑稽而可怜的面孔总在人们眼前浮现,启人深思、让人难忘的根本原因。
作者简介
张梦阳,男,1945年3月生。现为绍兴文理学院鲁迅研究院“鉴湖学者”特聘讲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主要学术成果有:《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中国鲁迅学通史》《阿Q新论》《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2021年为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四十年暨《阿Q正传》发表一百年,出版《中国鲁迅学史》。
目录
序言/林非
绪论:鲁迅研究的深层视角——精神现象学
鲁迅——深邃探索人类精神现象的伟大思想家
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现象学
从精神现象学的深层视角研究鲁迅的设想
首先聚焦透视阿Q
学史论:阿Q典型研究的历史回顾
阿Q的诞生
回溯20年代的最初反响
看看鲁迅自己怎么说
20、30年代的进展
40年代的深化
50年代初冯雪峰的“精神寄植说”与庸俗阶级论的泛滥
50年代中期何其芳的“共名说”
李希凡的驳难与论争的继续
“文革”夹缝中李何林的观点
70年代末的复苏
80年代初期陈涌的研究
吕俊华等人对精神胜利法的探索
研究视野的开放
林兴宅的系统论观点
全面分析《阿Q正传》的专著
注重学术史的研究
80、90年代的新趋向
21世纪的要文
再回到冯雪峰的“精神寄植说”
典型论:精神典型的概念界定与分析
需要提出一个新的概念
阿Q精神胜利法的普遍性
精神幻觉与物质实境
精神典型的具象性
性格系统
精神高于性格
抽象与变形
历史论:中国历史上的精神胜利法和阿Q式的“革命”
从学者到皇帝都认为“西学起源于中学”
清朝战败后的自我圆场
一个精神胜利法的小故事
雷颐对晚清精神氛围的透视
鲁迅长期的思考和酝酿
中国历史上的“革命”
艺术论:轻灵、跳荡,举重若轻
艺术特色
所受影响
作家条件
文学后裔
悟性论:精神典型的接受美学与哲学启悟
“剥离”反省与联想反省——精神典型的接受美学
认识自己与认识世界——精神典型的哲学启悟
余论:从阿Q典型研究史看鲁迅研究的方法论
前沿意识与学术史研究
面对原始的学术问题
对思维方式与认识能力的反思
结论:《阿Q正传》作为哲学小说的精神反思意义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绪论:鲁迅研究的深层视角——精神现象学
鲁迅——深邃探索人类精神现象的伟大思想家
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现象学
从精神现象学的深层视角研究鲁迅的设想
首先聚焦透视阿Q
学史论:阿Q典型研究的历史回顾
阿Q的诞生
回溯20年代的最初反响
看看鲁迅自己怎么说
20、30年代的进展
40年代的深化
50年代初冯雪峰的“精神寄植说”与庸俗阶级论的泛滥
50年代中期何其芳的“共名说”
李希凡的驳难与论争的继续
“文革”夹缝中李何林的观点
70年代末的复苏
80年代初期陈涌的研究
吕俊华等人对精神胜利法的探索
研究视野的开放
林兴宅的系统论观点
全面分析《阿Q正传》的专著
注重学术史的研究
80、90年代的新趋向
21世纪的要文
再回到冯雪峰的“精神寄植说”
典型论:精神典型的概念界定与分析
需要提出一个新的概念
阿Q精神胜利法的普遍性
精神幻觉与物质实境
精神典型的具象性
性格系统
精神高于性格
抽象与变形
历史论:中国历史上的精神胜利法和阿Q式的“革命”
从学者到皇帝都认为“西学起源于中学”
清朝战败后的自我圆场
一个精神胜利法的小故事
雷颐对晚清精神氛围的透视
鲁迅长期的思考和酝酿
中国历史上的“革命”
艺术论:轻灵、跳荡,举重若轻
艺术特色
所受影响
作家条件
文学后裔
悟性论:精神典型的接受美学与哲学启悟
“剥离”反省与联想反省——精神典型的接受美学
认识自己与认识世界——精神典型的哲学启悟
余论:从阿Q典型研究史看鲁迅研究的方法论
前沿意识与学术史研究
面对原始的学术问题
对思维方式与认识能力的反思
结论:《阿Q正传》作为哲学小说的精神反思意义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