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数智融合:楼宇智慧化转型之路
作者:孟涛,周明春 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6-01
ISBN:9787121434945
定价:¥8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以当今全球兴起的数字化转型浪潮为背景,以我国建筑业拥抱互联网技术,谋求行业突破为契机,从行业基础、业务洞察、战略规划多个视角,探索传统建筑行业和新兴技术融合的机会,借国家“互联网+”战略行动之势,寻找建筑业转型升级之路。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智慧建筑发展历程、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数字化基础设施、困境及破解之法、底层逻辑思考、建设思路,以及国内外数字平台实践、落地案例、进阶要点和展望等,希望能给建筑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能为正在探索“楼宇智慧化”的行业专家提供技术参考与决策支持,同时也能给广大智慧建筑从业者带来启发。
作者简介
孟涛,现任美的楼宇科技研究院院长、美的楼宇科技事业部CTO,有多年科技公司研究、研发、产品、运营等岗位的管理工作经验。曾先后历任阿里巴巴、华为、爱立信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高级管理岗位,作为联合创始人COO,创办杭州行至云起科技有限公司;在阿里巴巴智慧建筑事业部任职期间,作为研发总监,从0到1地带领团队完成阿里巴巴智慧建筑平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并组建解决方案及部署生态团队,在阿里巴巴自用园区、产业园区、商业体、共享办公项目中进行了落地实践并对外输出,打造全流程的标准体系和合作生态。组建美的楼宇科技研究院,带领团队打造美的楼宇科技iBuilding数字化平台,助力事业部向全面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创造性地提出建筑数字化总承包模式,并持续落地实践,在不动产数字化、智慧建筑和数字化平台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度思考。 周明春,历史爱好者,在美的、远景、蚂蚁、阿里、三星、华为等公司从事前瞻性岗位工作。在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建筑、智慧政务、智慧园区、数据安全、消息通信基础构架领域拥有超过15年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广泛了解业界多个智能平台(三星SmartThings、OIC IoTivity、Allseen Alliance Alljoyn、AWS、Azure IOT、阿里云物联等);拥有6项个人发明专利(云计算、物联网、智慧楼宇);同时,拥有并运营了行业公众号——“数字智能穹庐之下”。
目录
第1章 智慧建筑的前世今生 1
1.1 智慧建筑发展历程分析 1
1.1.1 建筑信息化 4
1.1.2 建筑数字化 4
1.1.3 建筑智慧化 5
1.2 智慧建筑定义和分类 7
1.2.1 智慧建筑的行业定义 7
1.2.2 智慧建筑的行业分类 8
1.3 智慧建筑的行业生态 10
第2章 智慧建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12
2.1 全球智慧建筑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12
2.1.1 行业发展现状 13
2.1.2 行业发展特征 14
2.1.3 行业发展前景 15
2.2 国内智慧建筑行业发展概况 16
2.2.1 行业发展阶段 16
2.2.2 行业发展特点 17
2.2.3 行业竞争格局 18
2.3 智慧建筑行业发展趋势 19
2.3.1 以人为本,柔性建筑 19
2.3.2 传统OT与新兴IT的融合 21
2.3.3 上云化、服务化、数据驱动 23
2.3.4 产业链上下游的网络协同 24
2.3.5 用户个性化与能力复用化相结合 26
2.4 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8
2.4.1 机遇 29
2.4.2 挑战 32
第3章 新时期智慧建筑的数字化基础设施 35
3.1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35
3.1.1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介绍 35
3.1.2 人工智能在建筑上的价值体现 37
3.2 建筑信息模型 40
3.2.1 建筑信息模型介绍 40
3.2.2 BIM在建筑上的价值体现 42
3.3 云计算 45
3.3.1 云计算介绍 45
3.3.2 云计算在建筑上的价值体现 45
3.4 物联网 48
3.4.1 物联网介绍 48
3.4.2 物联网在建筑上的价值体现 50
3.5 大数据 53
3.5.1 大数据介绍 53
3.5.2 大数据在建筑上的价值体现 56
3.6 5G及边缘计算 58
3.6.1 5G及边缘计算介绍 58
3.6.2 5G及边缘计算在建筑上的价值体现 60
3.7 地理信息系统 62
3.7.1 地理信息系统介绍 62
3.7.2 地理信息系统在建筑上的价值体现 63
3.8 数字孪生 65
3.8.1 数字孪生介绍 65
3.8.2 数字孪生在建筑上的价值体现 68
第4章 当前建筑智慧化发展的困境及破解之法 70
4.1 缺少标准 71
4.1.1 困境现状 71
4.1.2 解决对策 72
4.2 监管乏力,管理粗放 73
4.2.1 困境现状 73
4.2.2 解决对策 74
4.3 以管代智,重建设轻运营 75
4.3.1 困境现状 75
4.3.2 解决对策 76
4.4 项目式建设欠缺平台化思维 78
4.4.1 困境现状 78
4.4.2 解决对策 79
4.5 系统集成而非集成化系统 81
4.5.1 困境现状 82
4.5.2 解决对策 82
第5章 建筑智慧化的底层逻辑思考 85
5.1 数字化实质 87
5.1.1 信息能量进化 88
5.1.2 连接、共生、当下 90
5.1.3 技术推动创新 92
5.2 建筑数据语义模型 94
5.2.1 建筑数据模型 95
5.2.2 建筑语义模型 97
5.3 建筑物联网(BIoT) 100
5.3.1 IT/OT新融合 100
5.3.2 集中和分散综合体 102
5.4 虚实融合的时空统一 103
5.4.1 数字孪生平台 104
5.4.2 智能交互 106
5.5 数据业务资产化 109
5.5.1 数据为生产要素,AI为生产方式 109
5.5.2 业务导向,数据闭环 112
5.5.3 多租户全场景 114
第6章 建筑智慧化的建设思路 117
6.1 要素一:建立相关数据标准,促进数据融合与应用开发 117
6.1.1 数据标准化是为数据业务化服务的 118
6.1.2 数据标准化是数据治理的关键环节 121
6.1.3 数据标准化促进多方价值融合 122
6.2 要素二:支撑全场景的平台化核心能力建设 123
6.2.1 统一业务平台支撑业务链全局数字贯通 124
6.2.2 统一数据平台支撑业务优化链路闭环 126
6.2.3 复用能力支持业务快速创新 128
6.3 要素三:重视协同能力再造 129
6.4 要素四:组织结构的转变 131
6.5 要素五:主动式服务、交互智能 133
6.6 要素六:强化产业生态合作 134
第7章 国内外建筑智慧化的平台探索 137
7.1 国外的智慧建筑实践 137
7.1.1 江森自控OpenBlue数字化平台 138
7.1.2 霍尼韦尔BPS 145
7.1.3 西门子Desigo CC 149
7.1.4 施耐德EcoStruxure 153
7.2 国内的智能建筑实践 156
7.2.1 阿里巴巴IBOS 156
7.2.2 华为沃土数字平台 159
7.2.3 腾讯微瓴 163
7.2.4 美的楼宇科技数字化平台(iBUILDING) 165
7.3 总结对比 171
第8章 智慧化建筑的实践案例剖析 174
8.1 阿里亲橙里商超 174
8.1.1 案例背景及基本情况 174
8.1.2 系统架构 176
8.1.3 案例特点 178
8.1.4 案例成效及意义 180
8.2 顺德和美术馆 181
8.2.1 案例背景及基本情况 181
8.2.2 系统架构 182
8.2.3 案例特点 188
8.2.4 案例成效及意义 189
8.3 上海市同济医院 190
8.3.1 案例背景及基本情况 190
8.3.2 系统架构 191
8.3.3 案例特点 198
8.3.4 案例成效及意义 202
8.4 深圳大学本原智慧建筑 205
8.4.1 案例背景及基本情况 205
8.4.2 系统架构 206
8.4.3 案例特点 215
8.4.4 案例成效及意义 215
8.5 案例剖析 217
第9章 建筑智慧化进阶的核心要点及趋势 219
9.1 绿色零碳建筑 219
9.1.1 从低碳到零碳 220
9.1.2 如何零碳甚至负碳 222
9.1.3 绿色建筑空间巨大 226
9.1.4 未来绿色零碳建筑是大势所趋 228
9.2 装配式建筑 231
9.2.1 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232
9.2.2 装配式建筑为何难推进 233
9.2.3 装配式建筑+BIM 235
9.3 跨产业互联 238
9.3.1 两个轮子 238
9.3.2 产业互联 239
第10章 展望 242
参考文献 244
1.1 智慧建筑发展历程分析 1
1.1.1 建筑信息化 4
1.1.2 建筑数字化 4
1.1.3 建筑智慧化 5
1.2 智慧建筑定义和分类 7
1.2.1 智慧建筑的行业定义 7
1.2.2 智慧建筑的行业分类 8
1.3 智慧建筑的行业生态 10
第2章 智慧建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12
2.1 全球智慧建筑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12
2.1.1 行业发展现状 13
2.1.2 行业发展特征 14
2.1.3 行业发展前景 15
2.2 国内智慧建筑行业发展概况 16
2.2.1 行业发展阶段 16
2.2.2 行业发展特点 17
2.2.3 行业竞争格局 18
2.3 智慧建筑行业发展趋势 19
2.3.1 以人为本,柔性建筑 19
2.3.2 传统OT与新兴IT的融合 21
2.3.3 上云化、服务化、数据驱动 23
2.3.4 产业链上下游的网络协同 24
2.3.5 用户个性化与能力复用化相结合 26
2.4 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8
2.4.1 机遇 29
2.4.2 挑战 32
第3章 新时期智慧建筑的数字化基础设施 35
3.1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35
3.1.1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介绍 35
3.1.2 人工智能在建筑上的价值体现 37
3.2 建筑信息模型 40
3.2.1 建筑信息模型介绍 40
3.2.2 BIM在建筑上的价值体现 42
3.3 云计算 45
3.3.1 云计算介绍 45
3.3.2 云计算在建筑上的价值体现 45
3.4 物联网 48
3.4.1 物联网介绍 48
3.4.2 物联网在建筑上的价值体现 50
3.5 大数据 53
3.5.1 大数据介绍 53
3.5.2 大数据在建筑上的价值体现 56
3.6 5G及边缘计算 58
3.6.1 5G及边缘计算介绍 58
3.6.2 5G及边缘计算在建筑上的价值体现 60
3.7 地理信息系统 62
3.7.1 地理信息系统介绍 62
3.7.2 地理信息系统在建筑上的价值体现 63
3.8 数字孪生 65
3.8.1 数字孪生介绍 65
3.8.2 数字孪生在建筑上的价值体现 68
第4章 当前建筑智慧化发展的困境及破解之法 70
4.1 缺少标准 71
4.1.1 困境现状 71
4.1.2 解决对策 72
4.2 监管乏力,管理粗放 73
4.2.1 困境现状 73
4.2.2 解决对策 74
4.3 以管代智,重建设轻运营 75
4.3.1 困境现状 75
4.3.2 解决对策 76
4.4 项目式建设欠缺平台化思维 78
4.4.1 困境现状 78
4.4.2 解决对策 79
4.5 系统集成而非集成化系统 81
4.5.1 困境现状 82
4.5.2 解决对策 82
第5章 建筑智慧化的底层逻辑思考 85
5.1 数字化实质 87
5.1.1 信息能量进化 88
5.1.2 连接、共生、当下 90
5.1.3 技术推动创新 92
5.2 建筑数据语义模型 94
5.2.1 建筑数据模型 95
5.2.2 建筑语义模型 97
5.3 建筑物联网(BIoT) 100
5.3.1 IT/OT新融合 100
5.3.2 集中和分散综合体 102
5.4 虚实融合的时空统一 103
5.4.1 数字孪生平台 104
5.4.2 智能交互 106
5.5 数据业务资产化 109
5.5.1 数据为生产要素,AI为生产方式 109
5.5.2 业务导向,数据闭环 112
5.5.3 多租户全场景 114
第6章 建筑智慧化的建设思路 117
6.1 要素一:建立相关数据标准,促进数据融合与应用开发 117
6.1.1 数据标准化是为数据业务化服务的 118
6.1.2 数据标准化是数据治理的关键环节 121
6.1.3 数据标准化促进多方价值融合 122
6.2 要素二:支撑全场景的平台化核心能力建设 123
6.2.1 统一业务平台支撑业务链全局数字贯通 124
6.2.2 统一数据平台支撑业务优化链路闭环 126
6.2.3 复用能力支持业务快速创新 128
6.3 要素三:重视协同能力再造 129
6.4 要素四:组织结构的转变 131
6.5 要素五:主动式服务、交互智能 133
6.6 要素六:强化产业生态合作 134
第7章 国内外建筑智慧化的平台探索 137
7.1 国外的智慧建筑实践 137
7.1.1 江森自控OpenBlue数字化平台 138
7.1.2 霍尼韦尔BPS 145
7.1.3 西门子Desigo CC 149
7.1.4 施耐德EcoStruxure 153
7.2 国内的智能建筑实践 156
7.2.1 阿里巴巴IBOS 156
7.2.2 华为沃土数字平台 159
7.2.3 腾讯微瓴 163
7.2.4 美的楼宇科技数字化平台(iBUILDING) 165
7.3 总结对比 171
第8章 智慧化建筑的实践案例剖析 174
8.1 阿里亲橙里商超 174
8.1.1 案例背景及基本情况 174
8.1.2 系统架构 176
8.1.3 案例特点 178
8.1.4 案例成效及意义 180
8.2 顺德和美术馆 181
8.2.1 案例背景及基本情况 181
8.2.2 系统架构 182
8.2.3 案例特点 188
8.2.4 案例成效及意义 189
8.3 上海市同济医院 190
8.3.1 案例背景及基本情况 190
8.3.2 系统架构 191
8.3.3 案例特点 198
8.3.4 案例成效及意义 202
8.4 深圳大学本原智慧建筑 205
8.4.1 案例背景及基本情况 205
8.4.2 系统架构 206
8.4.3 案例特点 215
8.4.4 案例成效及意义 215
8.5 案例剖析 217
第9章 建筑智慧化进阶的核心要点及趋势 219
9.1 绿色零碳建筑 219
9.1.1 从低碳到零碳 220
9.1.2 如何零碳甚至负碳 222
9.1.3 绿色建筑空间巨大 226
9.1.4 未来绿色零碳建筑是大势所趋 228
9.2 装配式建筑 231
9.2.1 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232
9.2.2 装配式建筑为何难推进 233
9.2.3 装配式建筑+BIM 235
9.3 跨产业互联 238
9.3.1 两个轮子 238
9.3.2 产业互联 239
第10章 展望 242
参考文献 244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