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
作者:[俄罗斯] 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普罗普 著,贾放 译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2-06-01
ISBN:9787559651389
定价:¥10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幽禁,远行,魔法逃遁;老妖婆,宝物,禁入的小屋;玻璃棺中的美女,火焰河畔的蛇妖;碎尸与重生的主人公,金光灿烂的极远之国……列维-施特劳斯盛赞的结构主义先驱学者,开启结构主义时代理论灵感的大师,著名民间文艺学家弗弗·雅·普罗普,搜集了大量神奇故事,聚焦8大类重要故事类型叙事,深入剖析170种超典型故事母题,缜密分析人物功能、道具暗示、仪式象征及情节安排,探究这些神奇故事的起源——并非隐藏在人类心理的某些特点中,也不在艺术创作的特殊性中,它隐藏在往昔的历史现实里、那些业已消失的社会生活的痕迹里。 普罗普的博学罕有其匹,洋洋数十万言,旁征博引世界各地的民俗事象、地方性知识、方言故事以及著名人类学家、民俗学家的论述;学问功底相当扎实,在几门学科中运转自如,这一部巨著《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正是以人类学方法研究民间故事的经典。
作者简介
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普罗普(Владимир Яковлевич Пропп,1895—1970),俄罗斯著名民间文艺学家,开启结构主义时代理论灵感的大师和先驱者。他在民间创作研究领域开辟了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和方法,享有世界性的声誉,在语言学、文艺学、历史学、考古学、符号学等诸多民俗学以外的领域也产生了深远影响。颇为神奇的是,人们发现,普罗普的研究结论在多种现代大众文化的叙事领域也相当有效。代表论著有《故事形态学》《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俄罗斯故事论》等。 贾放,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普罗普研究的翘楚,也是普罗普多部著作的翻译者。曾赴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和白俄罗斯明斯克大学讲授汉语与中国文化。主要研究领域为:俄苏文学、民俗学和对外汉语教学。代表译作有《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故事形态学》等。代表论著有《普罗普的故事诗学》。
目录
序言
俄文第二版编者说明
第一章 前提
基本问题∣前提的意义∣将神奇故事单列一类∣故事作为一种具有上层建筑性质的现象∣故事与往昔的社会法规∣故事与仪式∣故事与仪式之间的直接对应∣故事对仪式的重解∣仪式的反用∣故事与神话∣故事与原始思维∣起源学与历史∣方法与材料∣故事与故事余响∣前景
第二章 开场
一、囚禁的孩子
暂离∣与暂离相关的禁令∣弗雷泽论国王的隔离∣故事里国王儿女们的隔离∣姑娘的幽禁∣幽禁的缘由∣小结
二、灾难与反抗
灾难∣主人公整装上路
第三章 神秘的树林
故事的展开∣老妖婆的几种类型∣授礼仪式∣树林∣鸡足小木屋∣呸、呸、呸∣款待吃喝∣白骨脚∣老妖婆的瞎眼∣树林的女主宰者∣老妖婆的难题∣睡眠的考验∣被赶入树林的孩子们∣被劫的孩子们∣预售∣打呀打∣疯狂∣断指∣死亡的证物∣暂死∣碎尸与复生∣老妖婆的炉灶∣绝技∣神奇的礼物∣充当岳母的老妖婆∣改头换面
第四章 大房子
一、林中兄弟情
林中之屋∣大房子和小木屋∣摆满食物的桌子∣兄弟们∣猎人们∣强盗们∣分工负责∣“小妹妹”∣婴儿降生∣棺中美女∣阿穆尔与普绪喀∣妻子出席丈夫的婚礼∣邋遢鬼∣一问三不知∣秃子和被罩子罩住的人∣丈夫出席妻子的婚礼∣别吹牛∣禁入的储藏室
二、阴间赠予者们
亡父∣亡母∣感恩的死∣死人头∣结论
三、充当相助者的赠予者
感恩的动物∣铜脑门儿∣被赎的俘虏,债务人等等
第五章 神奇的赠物
一、神奇的相助者
相助者们∣变身后的主人公∣鹰∣飞马∣喂马∣为死者安魂的马∣被弃置与被交换的马∣地窖里的马∣马的毛色∣马的喷火特性∣马与星星∣马与水∣其他的相助者∣相助者概念的扩展
二、宝物
物件与相助者∣指甲、毛发、皮、齿∣充当工具的物件∣能召唤神灵的物件∣火镰∣小棍∣给人永久富裕的物件∣还阳水与绝命水,弱水与强水∣木偶们∣结论
第六章 渡越
作为结构要素的渡越∣变身为动物的渡越∣缝入皮囊∣鸟∣骑马∣乘船∣爬树∣登梯子或攀绳索∣借助向导∣结论
第七章 火焰河畔
一、故事里的蛇妖
蛇妖的面目∣在故事里与水的关系∣与山的关系∣充当劫持者的蛇妖∣蛇妖的勒索∣蛇妖是一位边界卫士∣充当吞食者的蛇妖∣睡梦的危险∣天生冤家∣战斗∣有关蛇妖的文献∣与蛇妖作战的流传
二、充当吞食者的蛇妖
仪式化的吞食和吐出∣这个仪式的意义和根基∣鸟语∣金刚石∣充当搬运者的吞食者∣作为与蛇妖作战第一阶段的斗鱼之战∣与蛇妖作战的晚期例子里的吞食痕迹∣结论
三、装在桶里的主人公
供运载用的帆船
四、充当劫持者的蛇妖
蛇妖的面目∣充当劫持者的死神∣引入色欲因素∣神话里的劫持
五、水中蛇妖
蛇妖的水性∣蛇妖的勒索∣神话
六、蛇妖与冥国
充当守护者的蛇妖∣刻耳柏洛斯∣蛇妖迁往空中∣空中蛇妖的守护者作用∣埃及的蛇妖∣秤心∣蛇妖与诞生的关系∣蛇妖的自相残杀∣结论
第八章 远走天涯
一、故事里的极远之国
所在地∣与太阳的联系∣金子∣三个王国∣极远之国的兽类特征
二、阴间
阴间世界的早期形式∣兽嘴与可以开合的山∣水晶∣富足之国∣太阳之国∣古希腊罗马文化
第九章 未婚妻
一、公主的印记
两种类型的公主∣给主人公留下标记
二、难题
A、情景
难题∣昭示全民∣由求亲引出的题目∣逃跑后又被重新找回的公主出的题目∣被假冒主人公窃取的公主出的题目∣水妖出的题目∣魔法师出的题目∣心怀敌意的岳父∣给老国王出的题目
B、题目内容
寻找类的题目∣宫殿、园林、桥∣澡堂的考验∣吃东西的考验∣比赛∣隐身游戏 ∣辨认所寻之人∣新婚之夜∣几个初步结论
三、主人公登基
弗雷泽论帝王更替∣故事里的王位继承∣衰老∣神谕∣故事里的弑王∣假冒主人公∣绳索桥∣煮沸的牛奶∣结论
四、魔法逃遁
故事里的逃遁∣抛梳子及抛其他东西的逃遁∣变身逃遁∣蛇妖变身为水井、苹果树等等∣逃遁与不断变身的追捕∣决定性的障碍
第十章 故事作为一个整体
神奇故事的一致性∣故事作为一种体裁
附录1 故事引文文献目录
附录2 自传
译后记
中文版再版后记
俄文第二版编者说明
第一章 前提
基本问题∣前提的意义∣将神奇故事单列一类∣故事作为一种具有上层建筑性质的现象∣故事与往昔的社会法规∣故事与仪式∣故事与仪式之间的直接对应∣故事对仪式的重解∣仪式的反用∣故事与神话∣故事与原始思维∣起源学与历史∣方法与材料∣故事与故事余响∣前景
第二章 开场
一、囚禁的孩子
暂离∣与暂离相关的禁令∣弗雷泽论国王的隔离∣故事里国王儿女们的隔离∣姑娘的幽禁∣幽禁的缘由∣小结
二、灾难与反抗
灾难∣主人公整装上路
第三章 神秘的树林
故事的展开∣老妖婆的几种类型∣授礼仪式∣树林∣鸡足小木屋∣呸、呸、呸∣款待吃喝∣白骨脚∣老妖婆的瞎眼∣树林的女主宰者∣老妖婆的难题∣睡眠的考验∣被赶入树林的孩子们∣被劫的孩子们∣预售∣打呀打∣疯狂∣断指∣死亡的证物∣暂死∣碎尸与复生∣老妖婆的炉灶∣绝技∣神奇的礼物∣充当岳母的老妖婆∣改头换面
第四章 大房子
一、林中兄弟情
林中之屋∣大房子和小木屋∣摆满食物的桌子∣兄弟们∣猎人们∣强盗们∣分工负责∣“小妹妹”∣婴儿降生∣棺中美女∣阿穆尔与普绪喀∣妻子出席丈夫的婚礼∣邋遢鬼∣一问三不知∣秃子和被罩子罩住的人∣丈夫出席妻子的婚礼∣别吹牛∣禁入的储藏室
二、阴间赠予者们
亡父∣亡母∣感恩的死∣死人头∣结论
三、充当相助者的赠予者
感恩的动物∣铜脑门儿∣被赎的俘虏,债务人等等
第五章 神奇的赠物
一、神奇的相助者
相助者们∣变身后的主人公∣鹰∣飞马∣喂马∣为死者安魂的马∣被弃置与被交换的马∣地窖里的马∣马的毛色∣马的喷火特性∣马与星星∣马与水∣其他的相助者∣相助者概念的扩展
二、宝物
物件与相助者∣指甲、毛发、皮、齿∣充当工具的物件∣能召唤神灵的物件∣火镰∣小棍∣给人永久富裕的物件∣还阳水与绝命水,弱水与强水∣木偶们∣结论
第六章 渡越
作为结构要素的渡越∣变身为动物的渡越∣缝入皮囊∣鸟∣骑马∣乘船∣爬树∣登梯子或攀绳索∣借助向导∣结论
第七章 火焰河畔
一、故事里的蛇妖
蛇妖的面目∣在故事里与水的关系∣与山的关系∣充当劫持者的蛇妖∣蛇妖的勒索∣蛇妖是一位边界卫士∣充当吞食者的蛇妖∣睡梦的危险∣天生冤家∣战斗∣有关蛇妖的文献∣与蛇妖作战的流传
二、充当吞食者的蛇妖
仪式化的吞食和吐出∣这个仪式的意义和根基∣鸟语∣金刚石∣充当搬运者的吞食者∣作为与蛇妖作战第一阶段的斗鱼之战∣与蛇妖作战的晚期例子里的吞食痕迹∣结论
三、装在桶里的主人公
供运载用的帆船
四、充当劫持者的蛇妖
蛇妖的面目∣充当劫持者的死神∣引入色欲因素∣神话里的劫持
五、水中蛇妖
蛇妖的水性∣蛇妖的勒索∣神话
六、蛇妖与冥国
充当守护者的蛇妖∣刻耳柏洛斯∣蛇妖迁往空中∣空中蛇妖的守护者作用∣埃及的蛇妖∣秤心∣蛇妖与诞生的关系∣蛇妖的自相残杀∣结论
第八章 远走天涯
一、故事里的极远之国
所在地∣与太阳的联系∣金子∣三个王国∣极远之国的兽类特征
二、阴间
阴间世界的早期形式∣兽嘴与可以开合的山∣水晶∣富足之国∣太阳之国∣古希腊罗马文化
第九章 未婚妻
一、公主的印记
两种类型的公主∣给主人公留下标记
二、难题
A、情景
难题∣昭示全民∣由求亲引出的题目∣逃跑后又被重新找回的公主出的题目∣被假冒主人公窃取的公主出的题目∣水妖出的题目∣魔法师出的题目∣心怀敌意的岳父∣给老国王出的题目
B、题目内容
寻找类的题目∣宫殿、园林、桥∣澡堂的考验∣吃东西的考验∣比赛∣隐身游戏 ∣辨认所寻之人∣新婚之夜∣几个初步结论
三、主人公登基
弗雷泽论帝王更替∣故事里的王位继承∣衰老∣神谕∣故事里的弑王∣假冒主人公∣绳索桥∣煮沸的牛奶∣结论
四、魔法逃遁
故事里的逃遁∣抛梳子及抛其他东西的逃遁∣变身逃遁∣蛇妖变身为水井、苹果树等等∣逃遁与不断变身的追捕∣决定性的障碍
第十章 故事作为一个整体
神奇故事的一致性∣故事作为一种体裁
附录1 故事引文文献目录
附录2 自传
译后记
中文版再版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