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会议医疗保健基础与实践

会议医疗保健基础与实践

作者:张海涛 陈大伟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4-01

ISBN:9787518986606

定价:¥12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会议的医疗保健工作具有环境特殊、要求特殊、服务群体特殊和持续时间特殊等特性,直接关系到全体参会人员的身体健康,关系到会议能否顺利进行,这就要求会议保健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专业技术、预警意识、应急反应、应对能力、信息报送以及岗位职责与要求的细化都是圆满完成保健任务的要素。医疗保健工作不是片面强调某个专业如何精湛,而是要求医务人员要掌握足够的全科知识,对于医疗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做到全面有效掌握,做到“一专多能”,而且要求能够及时了解医学动态,做到“心中有数”。有调查表明,大部分保健人员的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保健知识和院外急救技能的欠缺,但目前国内还没有一本专门围绕会议医疗保健方面系统、全面的著作。基于此,经过前期充分的酝酿、讨论,我们组织编写了这部《会议医疗保健基础与实践》,本书主要有以下特点:①内容全面,主要包括会议保健基础知识、危急症状的识别、危重疾病的院前救治、易发病的防治、传染病及疫情的防控,以及会场常见技术操作的SOP及考核标准等;②实用性强,既可以作为会议医疗保健的参考培训教材,也可以作为基层全科医师的学习资料;③针对性强,全书针对会议现场这一特殊背景,重点突出危急重症疾病的院前识别、急救等措施及转运后送注意事项等,同时又针对保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易发疾病进行了梳理及系统介绍,但并未过多渲染高尖、复杂的诊治手段;④内容规范,各个疾病的处理均以权威教材、论文、指南及专家共识为依据,理论及实操部分均有SOP操作规范及流程。本书的主要编写者均为临床相关专业的中青年骨干专家,有着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以及丰富的会议保健经验,其中许多专家多次参加过各类国家及军队的会议现场医疗保健工作,为写好本书创造了良好条件。正是各位专家不断努力和无私奉献才使得本书内容丰富,有亮点、有新意,且可读性强。在此,谨向本书的编者和参与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及衷心的感谢。由于编写时间紧,尽管我们做了的努力,但书中肯定还有很多的不足甚至错误,还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完善
作者简介
  张海涛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从事心血管内科及干部保健工作20余年,曾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的老兵方队全程保健工作,并多次参加全国两会医疗保健等重要任务。获得全军医疗成果奖二等奖1项,全军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承担医院临床创新技术11项,发表论著90余篇,主编著作1部,副主编研究生教材1部,参编8部。共完成及在研各类课题20项,其中作为第1负责人10项。荣立专项三等功1次。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心血管结构与代谢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全军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冠心病学组委员,全军心血管专业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第六届中国高血压联盟理事会理事。曾任中国医促会胸痛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心血管分会重症学组委员,第1、2届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青委会委员,第1、2届北京医学会心血管分会青委会委员。陈大伟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长期从事干部保健、航空医学评定及神经内科临床工作等,擅长老年神经变性疾病和脑血管病的诊治及老年综合评估等。曾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空剑-2016军事演习等会议保健任务。承担全军后勤科研课题、全军保健课题、国家军用标准和首都特色医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篇。作为执笔人发表专家共识1部,撰写国家军用标准2部,在《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发表专家述评。获全军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目录
目录
篇 会议医疗保健基础知识
章 会议医疗保健的概念及分类002
第二章 会议医疗保健的前期准备005
第三章 会议医疗保健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009
第二篇 危急症状识别
第四章 发热012
第五章 呼吸困难 016
第六章 咯血020
第七章 胸痛024
第八章 心悸028
第九章 晕厥032
第十章 恶心、呕吐 036
第十一章 腹泻040
第十二章 腹痛 043
第十三章 血尿 047
第十四章 头痛050
第十五章 眩晕054
第十六章 意识障碍 058
第三篇 危重疾病院前救治
第十七章 循环系统疾病的院前处理062
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062
第二节 急性主动脉夹层067
第三节 高血压急症073
第四节 急性心力衰竭077
第五节 心搏骤停与心源性猝死082
第十八章 呼吸系统疾病的院前处理085
节 急性肺栓塞085
第二节 急性呼吸衰竭089
第三节 自发性气胸 092
第四节 呼吸道异物 096
第十九章 消化系统疾病的院前处理101
节 急性消化道出血101
第二节 急性肠梗阻 104
第三节 消化道穿孔 107
第四节 急性胆囊炎 110
第五节 急性胰腺炎 112
第二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院前处理117
节 急性脑血管疾病117
第二节 癫痫持续状态 123
第二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院前处理127
节 低血糖症及低血糖昏迷127
第二节 糖尿病危象131
第二十二章 外科疾病的院前处理134
节 急性阑尾炎 134
第二节 嵌顿疝137
第三节 急性尿潴留 140
第四节 泌尿系结石 143
第五节 急性会厌炎147
第六节 妇产科急腹症 150
第二十三章 创伤性疾病的院前处理153
节 颅脑创伤153
第二节 胸部创伤 158
第三节 腹部创伤 164
第四节 四肢和脊柱创伤 167
第五节 烧伤与烫伤 171
第二十四章 理化损害疾病的院前处理176
节 急性中毒176
第二节 中暑 182
第四篇 易发病防治
第二十五章 循环系统疾病187
节 原发性高血压病187
第二节 稳定型心绞痛195
第三节 心律失常 199
第二十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204
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04
第二节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208
第三节 肺炎212
第四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216
第五节 支气管哮喘220
第二十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226
节 急性胃炎226
第二节 急性胃肠炎 228
第三节 消化性溃疡 230
第二十八章 神经系统疾病233
节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233
第二节 原发性面肌痉挛 237
第三节 三叉神经痛 239
第四节 偏头痛 242
第五节 紧张型头痛 246
第二十九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248
节 糖尿病248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54
第三十章 耳鼻咽喉科疾病259
节 鼻出血259
第二节 急性扁桃体炎 263
第三节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265
第四节 突发性聋268
第五节 梅尼埃病271
第六节 耳石症275
第三十一章 口腔科疾病282
节 牙髓炎282
第二节 冠周炎 285
第三十二章 眼科疾病289
节 急性结膜炎289
第二节 急性角膜炎292
第三节 急性青光眼 296
第三十三章 皮肤科疾病300
节 急性湿疹300
第二节 带状疱疹 303
第三节 急性荨麻疹306
第四节 药疹 309
第五节 接触性皮炎314
第六节 虫咬皮炎 317
第三十四章 外科疾病319
节 痔疮319
第二节 肛周脓肿323
第三节 腹股沟疝 325
第四节 丹毒329
第五节 泌尿系感染 332
第五篇 传染病及疫情防控
第三十五章 虫媒传染病的防控336
节 概述336
第二节 虫媒传染病的流行危害和趋势339
第三节 虫媒传染病的防控策略341
第四节 病媒生物控制策略与技术343
第五节 病媒生物控制个人防护345
第六节 卫生杀虫剂类型和剂型347
第三十六章 食源性疾病的防控348
节 食源性疾病348
第二节 食物中毒的预防351
第三节 会议食品安全保障356
第三十七章 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360
第六篇 会场常用技术操作的SOP及考核标准
第三十八章 常用监测技术365
节 体温测量365
第二节 呼吸、脉搏测量368
第三节 无创血压测量370
第四节 心电监测373
第五节 血糖监测375
第六节 血氧饱和度监测377
第七节 心电图检查379
第三十九章 常用急救技术381
节 心肺复苏术381
第二节 心脏除颤术384
第三节 气管插管术386
第四节 自动体外除颤389
第五节 呼吸机的使用391
第六节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394
第七节 海姆立克法398
第八节 环甲膜穿刺术401
第九节 胃肠减压术403
第四十章 其他常用技术406
节 静脉血标本采集406
第二节 动脉血标本采集408
第三节 咽拭子标本采集411
第四节 氧气疗法414
第五节 静脉输液417
第六节 搬运技术420
第七节 导尿术(男性)423
第八节 导尿术(女性)426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