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南方医话
作者:刘尚义 主编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4-01
ISBN:9787530475027
定价:¥6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祖国南方历来名医荟萃,人物辈出。所有医话作者中,有浙、闽、粤、桂、黔、台及港、澳地区饮誉杏林,蜚声南北的名老中医,也有20世纪80年代脱颖而出的中年、壮年中医骨干。马来西亚的名中医、有识之士也欣然命笔,积极撰稿。所有稿件,每篇不过千字左右,虽尺幅之言,但临床经验、研究心得均跃然其中。医话内容涉及了伤寒、温病、金匮、内科、骨伤、外疡、妇、儿、五官、针灸、肛肠、推拿、气功、民族医学、中草药、民间疗法等各种内容。这些医话佳作祖述内难,继承传统,师法古人,匠心独运,别开生面,殊有见地,发人深省,使人耳目一新,于临证有所遵循,有所教益。书成,满可一饱。《五部医话》丛书是1984年开始编写的,1987年完成。当时选拔作者的标准,“除55岁以上的名老中医外,还收录了部分中年中医师(指1966年前高等中医院校毕业或具同等学历者)的文稿,”现今,这一批作者,已经成为当今中医界的中流砥柱,他们的经验更是难得可贵。
作者简介
刘尚义,男,*名老中医,教授,教学工作近40年,有丰富的临床医疗和教学经验,在中医杂症肾症、脾胃症、外疡疾患等的诊治上,取得了显著疗效,学术成就瞩目。
目录
漫谈胸痹心痛与痰浊 袁家玑
学中医之门径 郭梅峰
温病之真面目 郭梅峰
谈谈学习《内经》的重要性及方法 班秀文
伤寒辨证应注意“三定一宜” 俞长荣
谈“治风先治血” 陈全新
谈补、泻 陈全新
谈“治痿独取阳明” 陈全新
察下诊病之妙义 杨干潜
热传营,舌不尽绛 杨春波
王聘贤先生论中医药之研究 杨越明
临证二三事 陈真一
从中医的整体观谈起 邹卓群
脾阴小议 黄建业
谈有关表证的误文两则 徐学义
用甘温除热宜有胆有识 谭学林
漫谈中医治法警句 谭学林
上病下治,便通衄止 陈国信
伤寒与杂病的关系 杨泽君
厥阴病的病理特征浅析 杨泽君
从邪正关系谈“合病”“并病”“直中”“两感” 杨泽君
伤寒六经气化俗解 杨泽君
“阴阳气不相顺接”浅析 邓兴学
《伤寒论》“既病防变”管窥 罗治雄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的断句谈 廖崇文
试谈辨证与辨病 刘书奎
“善补肾者,当于脾胃求之”偶谈 万本善
不可死读方书 孙坦村
涌痰法奇验 汪济美
气火内焚肌肉脱,苦寒直折健康复 汪济美
治湿余絮 刘燮明
芳香淡渗治盗汗 郑家铿
危重证与四合脉 潘永煌
一卷在手,受益无穷 陈明见
临证贵在学贯古今医理 陈明见
谈“**”与“几几” 留章杰
“脉脱入脏即死,入腑则愈”之我见 廖崇文
察舌辨危 陈桐雨
皮质激素反应在舌苔上的变异 彭格非
偏苔与半表半里证 彭格非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 吴水清
“张熟地”来由何在 萧熙
……
学中医之门径 郭梅峰
温病之真面目 郭梅峰
谈谈学习《内经》的重要性及方法 班秀文
伤寒辨证应注意“三定一宜” 俞长荣
谈“治风先治血” 陈全新
谈补、泻 陈全新
谈“治痿独取阳明” 陈全新
察下诊病之妙义 杨干潜
热传营,舌不尽绛 杨春波
王聘贤先生论中医药之研究 杨越明
临证二三事 陈真一
从中医的整体观谈起 邹卓群
脾阴小议 黄建业
谈有关表证的误文两则 徐学义
用甘温除热宜有胆有识 谭学林
漫谈中医治法警句 谭学林
上病下治,便通衄止 陈国信
伤寒与杂病的关系 杨泽君
厥阴病的病理特征浅析 杨泽君
从邪正关系谈“合病”“并病”“直中”“两感” 杨泽君
伤寒六经气化俗解 杨泽君
“阴阳气不相顺接”浅析 邓兴学
《伤寒论》“既病防变”管窥 罗治雄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的断句谈 廖崇文
试谈辨证与辨病 刘书奎
“善补肾者,当于脾胃求之”偶谈 万本善
不可死读方书 孙坦村
涌痰法奇验 汪济美
气火内焚肌肉脱,苦寒直折健康复 汪济美
治湿余絮 刘燮明
芳香淡渗治盗汗 郑家铿
危重证与四合脉 潘永煌
一卷在手,受益无穷 陈明见
临证贵在学贯古今医理 陈明见
谈“**”与“几几” 留章杰
“脉脱入脏即死,入腑则愈”之我见 廖崇文
察舌辨危 陈桐雨
皮质激素反应在舌苔上的变异 彭格非
偏苔与半表半里证 彭格非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 吴水清
“张熟地”来由何在 萧熙
……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