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大国重器 中国超级水电工程·糯扎渡卷:枢纽工程创新技术
作者:刘兴宁,袁友仁,李仕奇,李宝全 等 著
出版社: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2-01
ISBN:9787517094562
定价:¥19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系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大国重器 中国超级水电工程·糯扎渡卷》之《枢纽工程创新技术》分册。本书共分为9章,对糯扎渡水电站勘测、设计、科研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对其中的创新技术进行了重点阐述,本书主要包括综述、工程建设条件、心墙堆石坝、泄洪建筑物、引水及尾水建筑物、发电厂房建筑物、导截流建筑物、BIM应用、结语等内容。本书可供大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技术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供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及高等院校的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
刘兴宁,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工设计、管理和咨询工作,主持或参与多项***、省部级重点项目。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章 综述
1.1 工程概况
1.□ 坝址选择
1.3 坝型比选
1.4 大坝安全运行现状
1.5 枢纽布置
第□章 工程建设条件
□.1 水文气象条件
□.□ 主要工程地质条件
□.□.1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评价
□.□.□ 工程地质分区
□.□.3 进水口及溢洪道开挖料和填坝料详细勘察
□.□.4 坝基右岸断层渗透□形现场试验
□.□.5 高压压水试验
□.□.6 水压致裂三维地应力测试
第3章 心墙堆石坝
3.1 坝料试验方法和坝料设计
3.1.1 坝料数值试验方法
3.1.□ 坝料试验内容及合理组数研究
3.1.3 坝料设计标准及指标要求
3.□ 坝体结构与坝料分区设计研究
3.□.1 心墙型式比较
3.□.□ 坝体分区设计
3.□.3 软岩堆石料的合理利用
3.□.4 坝基混凝土垫层设计
3.3 静力计算分析及□形和稳定控制
3.3.1 堆石料的本构模型和□形计算方法的总结和改进
3.3.□ 坝料流□特性及计算方法
3.3.3 坝料湿化□形特性及计算方法
3.3.4 坝料接触面试验及本构模型
3.3.5 坝体□形反演分析方法
3.3.6 心墙水力劈裂机理及计算分析
3.3.7 坝坡稳定分析方法总结及改进
3.4 大坝抗震分析及工程抗震措施
3.4.1 地震反应分析方法总结
3.4.□ 地震□□□形计算分析方法总结
3.4.3 抗震措施
3.4.4 抗震安全评价
3.5 大坝防渗设计及渗流控制
3.5.1 防渗心墙土料的防渗性能及渗透系数指标
3.5.□ 防渗心墙土料的抗渗性能及抗渗性能指标
3.5.3 防渗心墙土料的填筑压实性能及填筑指标
3.5.4 岩基防渗帷幕控制指标的影响因素
3.5.5 坝基防渗处理要求
3.5.6 渗流安全评价
3.6 人工碎石掺砾土料成套施工工艺
3.7 电站工程“数字大坝”系统
3.7.1 系统功能开发与实现
3.7.□ “数字大坝”综合信息集成
3.7.3 现场压实质量检测方法研究
3.8 大坝安全评价与预警系统
3.8.1 整体结构
3.8.□ 模块简述
3.9 主要设计特点及创新技术
第4章 泄洪建筑物
4.1 泄洪建筑物布置
4.1.1 泄洪建筑型式选择
4.1.□ 泄洪建筑物运行组合及泄量分配
4.□ 溢洪道
4.□.1 溢洪道布置方案优选
4.□.□ 新型预应力闸墩运用及溢流堰面优化研究
4.□.3 基础处理
4.□.4 掺气减蚀措施研究
4.□.5 消能防冲
4.□.6 消力塘护岸不护底优化研究
4.□.7 溢洪道抗冲磨混凝土及温控防裂研究与实践
4.□.8 泄洪雾化研究
4.□.9 溢洪道高边坡设计
4.□.10 原型观测检验与对比分析
4.3 左岸及右岸泄洪隧洞
4.3.1 左岸及右岸泄洪隧洞布置方案优选
4.3.□ 泄洪隧洞掺气减蚀研究
4.3.3 挑流鼻坎体型比选
4.3.4 通风减噪研究
4.3.5 原型观测检验与对比分析
4.4 主要设计特点及创新技术
第5章 引水及尾水建筑物
5.1 引水建筑物布置
5.1.1 电站进水口
5.1.□ 引水隧洞
5.1.3 压力钢管
5.□ 尾水建筑物布置
5.□.1 尾水支洞
5.□.□ 机组尾水检修闸门室
5.□.3 尾水调压室
5.□.4 尾水隧洞
5.□.5 尾水出口建筑物
5.□.6 尾水出口边坡
5.3 分层取水设计研究
5.3.1 分层取水的由来
5.3.□ 水库运行方式
5.3.3 水库分层取水控制水位的选择
5.3.4 分层取水型式研究
5.3.5 叠梁闸门多层取水水力计算及水工模型试验研究
5.3.6 分层取水结构数值仿真分析
5.4 尾水调压室设计研究
5.4.1 型式选择
5.4.□ 调压室布置
5.4.3 水力过渡过程数值计算与模型试验
5.4.4 尾水调压室复杂结构有限元分析研究
5.5 主要设计特点及创新技术
第6章 发电厂房建筑物
6.1 发电厂房建筑物总体布置
6.□ 地下厂房□□洞室群布置
6.□.1 主洞室轴线的设计研究
6.□.□ 地下厂房洞室群布置及间距
6.3 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稳定分析及开挖支护设计研究
6.3.1 开挖支护设计的基本方案
6.3.□ 围岩稳定分析
6.3.3 开挖支护动态设计
6.4 发电厂房主要建筑物结构
6.4.1 地下主厂房结构布置
6.4.□ 吊车梁结构设计
6.4.3 蜗壳结构设计
6.4.4 机墩结构设计
6.4.5 风罩结构设计
6.4.6 机墩蜗壳结构共振研究
6.4.7 厂区防渗排水系统设计
6.4.8 钢网架设计
6.5 主要设计特点及创新技术
第7章 导截流建筑物
7.1 施工导流规划设计
7.1.1 导流方式
7.1.□ 导流标准
7.1.3 导流程序
7.□ 导截流建筑物布置
7.□.1 导流布置方案研究
7.□.□ 导流隧洞布置
7.□.3 围堰布置
7.3 导流隧洞开挖、支护及结构设计研究
7.3.1 导流隧洞断面型式比较
7.3.□ 导流 ……
序二
前言
□□章 综述
1.1 工程概况
1.□ 坝址选择
1.3 坝型比选
1.4 大坝安全运行现状
1.5 枢纽布置
第□章 工程建设条件
□.1 水文气象条件
□.□ 主要工程地质条件
□.□.1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评价
□.□.□ 工程地质分区
□.□.3 进水口及溢洪道开挖料和填坝料详细勘察
□.□.4 坝基右岸断层渗透□形现场试验
□.□.5 高压压水试验
□.□.6 水压致裂三维地应力测试
第3章 心墙堆石坝
3.1 坝料试验方法和坝料设计
3.1.1 坝料数值试验方法
3.1.□ 坝料试验内容及合理组数研究
3.1.3 坝料设计标准及指标要求
3.□ 坝体结构与坝料分区设计研究
3.□.1 心墙型式比较
3.□.□ 坝体分区设计
3.□.3 软岩堆石料的合理利用
3.□.4 坝基混凝土垫层设计
3.3 静力计算分析及□形和稳定控制
3.3.1 堆石料的本构模型和□形计算方法的总结和改进
3.3.□ 坝料流□特性及计算方法
3.3.3 坝料湿化□形特性及计算方法
3.3.4 坝料接触面试验及本构模型
3.3.5 坝体□形反演分析方法
3.3.6 心墙水力劈裂机理及计算分析
3.3.7 坝坡稳定分析方法总结及改进
3.4 大坝抗震分析及工程抗震措施
3.4.1 地震反应分析方法总结
3.4.□ 地震□□□形计算分析方法总结
3.4.3 抗震措施
3.4.4 抗震安全评价
3.5 大坝防渗设计及渗流控制
3.5.1 防渗心墙土料的防渗性能及渗透系数指标
3.5.□ 防渗心墙土料的抗渗性能及抗渗性能指标
3.5.3 防渗心墙土料的填筑压实性能及填筑指标
3.5.4 岩基防渗帷幕控制指标的影响因素
3.5.5 坝基防渗处理要求
3.5.6 渗流安全评价
3.6 人工碎石掺砾土料成套施工工艺
3.7 电站工程“数字大坝”系统
3.7.1 系统功能开发与实现
3.7.□ “数字大坝”综合信息集成
3.7.3 现场压实质量检测方法研究
3.8 大坝安全评价与预警系统
3.8.1 整体结构
3.8.□ 模块简述
3.9 主要设计特点及创新技术
第4章 泄洪建筑物
4.1 泄洪建筑物布置
4.1.1 泄洪建筑型式选择
4.1.□ 泄洪建筑物运行组合及泄量分配
4.□ 溢洪道
4.□.1 溢洪道布置方案优选
4.□.□ 新型预应力闸墩运用及溢流堰面优化研究
4.□.3 基础处理
4.□.4 掺气减蚀措施研究
4.□.5 消能防冲
4.□.6 消力塘护岸不护底优化研究
4.□.7 溢洪道抗冲磨混凝土及温控防裂研究与实践
4.□.8 泄洪雾化研究
4.□.9 溢洪道高边坡设计
4.□.10 原型观测检验与对比分析
4.3 左岸及右岸泄洪隧洞
4.3.1 左岸及右岸泄洪隧洞布置方案优选
4.3.□ 泄洪隧洞掺气减蚀研究
4.3.3 挑流鼻坎体型比选
4.3.4 通风减噪研究
4.3.5 原型观测检验与对比分析
4.4 主要设计特点及创新技术
第5章 引水及尾水建筑物
5.1 引水建筑物布置
5.1.1 电站进水口
5.1.□ 引水隧洞
5.1.3 压力钢管
5.□ 尾水建筑物布置
5.□.1 尾水支洞
5.□.□ 机组尾水检修闸门室
5.□.3 尾水调压室
5.□.4 尾水隧洞
5.□.5 尾水出口建筑物
5.□.6 尾水出口边坡
5.3 分层取水设计研究
5.3.1 分层取水的由来
5.3.□ 水库运行方式
5.3.3 水库分层取水控制水位的选择
5.3.4 分层取水型式研究
5.3.5 叠梁闸门多层取水水力计算及水工模型试验研究
5.3.6 分层取水结构数值仿真分析
5.4 尾水调压室设计研究
5.4.1 型式选择
5.4.□ 调压室布置
5.4.3 水力过渡过程数值计算与模型试验
5.4.4 尾水调压室复杂结构有限元分析研究
5.5 主要设计特点及创新技术
第6章 发电厂房建筑物
6.1 发电厂房建筑物总体布置
6.□ 地下厂房□□洞室群布置
6.□.1 主洞室轴线的设计研究
6.□.□ 地下厂房洞室群布置及间距
6.3 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稳定分析及开挖支护设计研究
6.3.1 开挖支护设计的基本方案
6.3.□ 围岩稳定分析
6.3.3 开挖支护动态设计
6.4 发电厂房主要建筑物结构
6.4.1 地下主厂房结构布置
6.4.□ 吊车梁结构设计
6.4.3 蜗壳结构设计
6.4.4 机墩结构设计
6.4.5 风罩结构设计
6.4.6 机墩蜗壳结构共振研究
6.4.7 厂区防渗排水系统设计
6.4.8 钢网架设计
6.5 主要设计特点及创新技术
第7章 导截流建筑物
7.1 施工导流规划设计
7.1.1 导流方式
7.1.□ 导流标准
7.1.3 导流程序
7.□ 导截流建筑物布置
7.□.1 导流布置方案研究
7.□.□ 导流隧洞布置
7.□.3 围堰布置
7.3 导流隧洞开挖、支护及结构设计研究
7.3.1 导流隧洞断面型式比较
7.3.□ 导流 ……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