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车联网技术

车联网技术

作者:孙利民、杨卫东、胡淼、陈颖文、何云华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3-01

ISBN:9787302570547

定价:¥5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车联网是汽车产业与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本书从车联网的发展历史、现状、应用前景、关键技术、标准以及现有产品等方面编写,内容涉及国家产业布局、市场主流产品介绍以及专业学术知识,能够覆盖该领域不同层次的读者。
作者简介
  孙利民,男,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市物联网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传感器网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成员,中国物联网研发中心(物联网安全研发中心)主任。近几年主持承担973重大研究课题、国家重大专项、国家863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高水平论文100多篇;申请国家专利20多项、软件著作权登记6项。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无线移动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移动IP)、多媒体综合接入网络等。
目录
第1章车联网概述
1.1车联网的发展历程
1.2车联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国外车联网进展
1.2.2我国车联网进展
1.3车联网的定义和架构
1.3.1车联网定义
1.3.2车联网系统架构
1.3.3车联网的特点
1.4车联网的关键技术
1.4.1车辆移动模型
1.4.2物理层
1.4.3MAC协议
1.4.4路由转发
1.4.5数据分发机制
1.4.6安全与隐私
第2章车联网应用
2.1车联网应用概述
2.1.1车联网应用介绍
2.1.2车联网应用分析
2.2车联网项目
2.2.1欧洲车联网项目
2.2.2美国车联网项目
2.2.3日本车联网项目
2.2.4中国车联网项目
2.3车载信息服务系统
2.3.1车载信息服务系统概况
2.3.2国外车载系统发展
2.3.3国内车载系统发展
2.3.4车载信息服务系统展望
2.4小结
 
 
 
第3章车联网物理层相关技术
3.1无线传播理论
3.1.1路径损耗模型
3.1.2确定性多径模型
3.1.3统计多径模型
3.1.4信道性能指标
3.2无线接入技术
3.2.1车内网络接入技术
3.2.2车间网络接入技术
3.3车联网连通性
3.3.1连通性定义
3.3.2移动性对连通性的影响
3.3.3其他影响连通性的因素
3.4无线定位技术
3.4.1道路级定位技术
3.4.2车道级定位技术
3.5小结
第4章车辆移动模型
4.1车辆移动模型定义及要素
4.2车辆移动模型分类
4.3合成移动模型
4.3.1合成移动模型中使用的符号表示
4.3.2合成移动模型的分类
4.3.3随机移动模型
4.3.4交通流模型
4.3.5车辆跟驰模型
4.3.6行为模型
4.3.7队列模型
4.4基于调查的移动模型
4.4.1UDel模型
4.4.2基于日程的移动模型
4.5基于轨迹的移动模型
4.6基于交通仿真器的移动模型
4.7移动模型与网络仿真器
4.7.1交通仿真器与网络仿真器交互的分类
4.7.2交通仿真器VanetMobisim
4.8小结
第5章车联网MAC协议
5.1车联网MAC协议概述
5.1.1车联网MAC协议需求与功能
5.1.2车联网MAC协议应对的挑战
5.1.3车联网MAC协议评价指标
5.1.4MAC协议设计考虑的因素
5.1.5车联网MAC协议分类
5.2基于CSMA的车联网MAC协议
5.2.1IEEE 802.11标准
5.2.2IEEE 802.11车载环境适应性分析
5.2.3IEEE 802.11p标准
5.2.4基于IEEE 802.11p的改进型MAC协议
5.3基于TDMA的车联网MAC协议
5.3.1TDMA概述
5.3.2TDMA车载环境适应性分析
5.3.3RALOHA协议
5.3.4FPRP协议
5.3.5ADHOC MAC协议
5.3.6VeMAC协议
5.4基于SDMA的车联网MAC协议
5.4.1SDMA概述
5.4.2ASDM协议
5.4.3LDMA协议
5.4.4RCM协议
5.5小结
第6章车联网路由协议
6.1车联网路由协议概述
6.1.1车联网路由协议基本功能
6.1.2车联网路由协议应对的挑战
6.1.3车联网路由协议设计考虑的因素
6.1.4车联网路由协议评价指标
6.1.5车联网路由协议发展历史
6.2基于相邻拓扑关系的路由
6.2.1DSDV
6.2.2AODV
6.2.3Epidemic Routing
6.2.4PROPHET
6.3基于地理位置的路由
6.3.1GPSR
6.3.2GSR 
6.3.3GPCR
6.3.4GVGrid
6.4基于道路交通流量的路由
6.4.1CAR
6.4.2RBVT
6.4.3VADD
6.4.4OPERA
6.4.5DIR
6.5基于行驶轨迹的路由
6.5.1TBD
6.5.2TSF
6.6小结
第7章车联网数据分发
7.1概述
7.1.1数据分发模型
7.1.2数据分发协议分类
7.1.3数据分发所面对的挑战
7.1.4数据分发的过程和系统框架
7.2数据获取与融合
7.2.1数据获取方式
7.2.2数据融合分类
7.2.3数据融合方法
7.3显式数据分发协议
7.3.1有状态显式分发
7.3.2无状态显式分发
7.4隐式数据分发协议
7.5周期性数据分发协议
7.6链路时间感知数据分发协议
7.7时延容忍数据分发协议
7.8数据恢复
7.9小结
第8章车联网安全
8.1车联网面临的安全问题
8.1.1车联网面临的安全威胁
8.1.2车联网安全需求
8.2车联网安全体系架构
8.2.1车联网PKI架构
8.2.2车联网可信网络架构
8.2.3车联网密钥管理
8.2.4其他方案
8.3车联网安全认证机制
8.3.1基于加密的认证机制
8.3.2基于签名的认证机制
8.3.3基于验证的认证机制
8.3.4认证机制总结
8.4车联网恶意节点检测和撤销机制
8.4.1恶意节点检测
8.4.2撤销机制
8.5小结
第9章车联网隐私保护
9.1概述
9.1.1车联网隐私问题的分类及特征
9.1.2车联网隐私保护的手段及目标
9.1.3车联网隐私保护的挑战
9.2车联网隐私保护方法
9.2.1车联网身份隐私保护
9.2.2车联网位置隐私保护
9.3小结
第10章车联网标准
10.1标准化的进程
10.2车联网标准体系
10.3WAVE标准
10.3.1IEEE 802.11p
10.3.2IEEE 1609协议族
10.3.3SAE J2735: DSRC消息集
10.4CALM标准
10.4.1CALM概念及特点(CALM_Handbook)
10.4.2通信模式
10.4.3通信媒介
10.4.4Networking: IPv6
10.4.5管理实体: 资源之间的协调与融合
10.5小结
附录缩写术语列表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