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从农业现代化到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主体性研究
作者:王春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3-01
ISBN:9787520195522
定价:¥9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将成为我国未来几十年重要的发展战略,事关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成败。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两大关键举措。此前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只提农业现代化,现在则开始农村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并重,其背后的原因是两者之间尚未实现有效的连接、转换和相互支持,而这是摆在当前乡村振兴发展道路面前的关键难题,亟待破解。本书从农村社会学的角度深入分析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多元实践,旨在揭示未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可能路径,并提出相应的有关政策创新的思考和建议。
作者简介
王春光,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纪委书记。中国社会学学会副秘书长。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学。
目录
总论迈向共同富裕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行动和路径
部分文化主体性与农村发展
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社会文化主体性
乡村建设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实践逻辑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民主”与“有效”治理的匹配
乡村振兴中的农民主体性
第二部分贫困治理与可持续性
政策执行与农村精准扶贫的实践逻辑
农村贫困治理的实践张力和可持续性
农村贫困问题的设置与反贫实践的延续性
第三部分历史进程中的农村流动人口
20世纪90年代末的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
21世纪初的农民工社会流动和社会地位
“半城市化”:21世纪初农村流动人口的生存状态
“城乡两栖”:农村流动人口的第三条城镇化之路
第四部分转变中的城乡结构
城乡结构:中国社会转型中的迟滞者
“撤并村庄”:城市化进程中行政社会的实践逻辑
城乡社会福利的一体化
机会平等:新的城乡一体化分析框架
经济发展机会与城乡一体化
第五部分村民自治与农村现代化
社会分化和转型背景下的中国村民自治
村民自治的社会基础和文化网络
农村现代化的阶段性指标体系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行动和路径
部分文化主体性与农村发展
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社会文化主体性
乡村建设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实践逻辑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民主”与“有效”治理的匹配
乡村振兴中的农民主体性
第二部分贫困治理与可持续性
政策执行与农村精准扶贫的实践逻辑
农村贫困治理的实践张力和可持续性
农村贫困问题的设置与反贫实践的延续性
第三部分历史进程中的农村流动人口
20世纪90年代末的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
21世纪初的农民工社会流动和社会地位
“半城市化”:21世纪初农村流动人口的生存状态
“城乡两栖”:农村流动人口的第三条城镇化之路
第四部分转变中的城乡结构
城乡结构:中国社会转型中的迟滞者
“撤并村庄”:城市化进程中行政社会的实践逻辑
城乡社会福利的一体化
机会平等:新的城乡一体化分析框架
经济发展机会与城乡一体化
第五部分村民自治与农村现代化
社会分化和转型背景下的中国村民自治
村民自治的社会基础和文化网络
农村现代化的阶段性指标体系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