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减缓气候变化经济学
作者:张晓玲,欧训民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0-01
ISBN:9787520381949
定价:¥106.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共九章,围绕全球气候变化的前沿热点,介绍了减缓气候变化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以及适用于气候变化减缓路径分析和政策评估的各类相关模型,并积极探索适合新常态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之路,不仅为气候变化提供了经济学理论、模型支撑和实证分析支持,也为减缓气候变化提供了规范的政策分析工具和指导性结论。
作者简介
潘家华,经济学博士(剑桥, 1992),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博导。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UN可持续发展报告( GSDR 2023 )独立专家组成员( 15人,UN秘书长任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报告(减绕卷,2021)主笔。曾任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UNSp高级项目官员、IPCC高级经济学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可持续城市化、能源与气候政策、生态文明新范式经济学等。发表论文(中英文)三百五十余篇(章),出版学术(中英文)专著二十余部,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华宝钢环境奖等重要学术奖二十多项。 主编简介 张晓玲,香港城市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智慧城市实验室主任。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能源资源系统工程分会常务理事,npj Nature UrbanSustainability ( Nature旗下期刊)全球副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可持续发展科学、资源管理与能源经济、气候变化经济学等。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多项激烈竞争性的重要研究项目,并获得2018 WCC特别表彰奖(世界文化联合会)、全球Top2%科学家(斯坦福大学评选)、香港城市大学2017年杰出青年研究学者奖(全校共四位学者获此殊荣)、2016年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嘉许奖( President Award)等诸多业内嘉奖。 欧训民,清华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Energy期刊交通能源领域编辑( Subject Editor)。研究方向为能源管理和气候政策、低碳技术战略和交通能源战略。撰写专著十余部,发表SCISSC检索论文六十余篇,主持三十余项和省部级项目/课题。入选联合国IPCC第六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主要作者(Lead Author),获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1)、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 2015)和国家能源软科学研究成果奖( 2016)等荣誉。负责讲授“全球气候变化与应对"课程。
目录
章绪论(1)
与长期减缓碳排放目标相适应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路径 (13)
节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现状、趋势与驱动力 (13)
第二节全球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与减缓碳排放长期目标 (26)
第三章减缓气候变化经济学相关理论(41)
节外部性理论(41)
第二节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到碳库兹涅茨曲线(43)
第三节从“公地悲剧”到卡托维兹时代下的气候治理理论 (49)
第四节碳定价理论(59)
第五节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转 型理论:来自中国的选择(63)
第四章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和项目 评价方法学(69)
节项目经济技术评价方法和减排项目增量减排成本测算方法(70)
第二节技术层面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77)
第三节面向温室气体减排的能源项目综合分析(88)
第五章减缓气候变化: 模型与方法(100)
节方法综述(100)
第二节以碳排放为约束的技术优化模型(107)
第三节以碳排放为约束的宏观经济模型:可计算一般均衡(115)
第四节全球能源一 环境一温室气体排放一经济综合评价模型 (125)
第六章减缓气候变化的一 -般路径与制度选择(148)
节低碳战略总体规划 (148)
第二节市场、政府及协同制度选择(157)
第三节创新、 环境技术变革和金融投资(166)
第四节教育、管理及个体行为的改变 (170)
第七章能源供应 部门低碳发展与减排行动(177)
节能源供应部门的碳排放现状 (177)
第二节能源供应部门的减排潜力与路径(179)
第八章各主要部门的低碳 与减排行动(200)
节农业部门(200)
第二节工业部门(206)
第三节建筑业部门(214)
第四节交通运输业部门(216)
第五节服务业部门(219)
第六节居民消费部门(224)
第九章全球区域和城市的低碳与减排行动(231)
节全球区域的低碳与减排行动与治理机制(231)
第二节以NDC为核心的目标与行动(232)
第三节全球城市低碳减排行动与治理机制 (240)
第四节中国低碳城市: 进展与未来治理(255)
附录英文缩写对照表(272)
第二节全球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与减缓碳排放长期目标 (26)
第三章减缓气候变化经济学相关理论(41)
节外部性理论(41)
第二节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到碳库兹涅茨曲线(43)
第三节从“公地悲剧”到卡托维兹时代下的气候治理理论 (49)
第四节碳定价理论(59)
第五节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转 型理论:来自中国的选择(63)
第四章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和项目 评价方法学(69)
节项目经济技术评价方法和减排项目增量减排成本测算方法(70)
第二节技术层面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77)
第三节面向温室气体减排的能源项目综合分析(88)
第五章减缓气候变化: 模型与方法(100)
节方法综述(100)
第二节以碳排放为约束的技术优化模型(107)
第三节以碳排放为约束的宏观经济模型:可计算一般均衡(115)
第四节全球能源一 环境一温室气体排放一经济综合评价模型 (125)
第六章减缓气候变化的一 -般路径与制度选择(148)
节低碳战略总体规划 (148)
第二节市场、政府及协同制度选择(157)
第三节创新、 环境技术变革和金融投资(166)
第四节教育、管理及个体行为的改变 (170)
第七章能源供应 部门低碳发展与减排行动(177)
节能源供应部门的碳排放现状 (177)
第二节能源供应部门的减排潜力与路径(179)
第八章各主要部门的低碳 与减排行动(200)
节农业部门(200)
第二节工业部门(206)
第三节建筑业部门(214)
第四节交通运输业部门(216)
第五节服务业部门(219)
第六节居民消费部门(224)
第九章全球区域和城市的低碳与减排行动(231)
节全球区域的低碳与减排行动与治理机制(231)
第二节以NDC为核心的目标与行动(232)
第三节全球城市低碳减排行动与治理机制 (240)
第四节中国低碳城市: 进展与未来治理(255)
附录英文缩写对照表(27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