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城市叙事的古典传统及其现代变革研究

中国城市叙事的古典传统及其现代变革研究

作者:葛永海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2-03-01

ISBN:9787100201353

定价:¥16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于中国城市叙事的“历史演进论”“传统特征论”与“现代转型论”三大核心论题。首先将发生现代转型前的城市叙事历史划分为宋前、宋元、明清、近代四个阶段,确立为“都城圣咏”“市井俗调”“城镇和声”“都市变奏”四个时期,次系统论述了中国城市叙事的发展轨迹和演进脉络;其次,通过对演进过程的完整梳理,探求城市叙事发生、发展的各种形态以及演变规律,从叙事形态、心理向度、空间意义等方面对古典城市叙事的特征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探讨;后,落脚于中国城市叙事的古今演变研究,系统阐释城市叙事之主题、模式等的古今之变,揭示从“乡土情结”到“都市意识”之叙事心理转变的文学与文化意义。本书通过对中国城市叙事发展的渊源追溯和价值反思,可为当代城市文学创作和研究提供历史借鉴和学理启示。同时,本书横跨文学与城市学两大领域,城市叙事研究对城市学原理的借鉴和转化,有助于推动学科的交叉融合和理论创新。
作者简介
  葛永海,男,1975年生,浙江嵊州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浙江省“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主要从事古代小说与传统文化、文学地理研究,擅长文化创意与策划。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省部级项目等6项,出版《古代小说与城市文化研究》《文学地理学原理》(合著)等主要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20余篇分别为《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学术成果曾获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浙江省哲社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种奖励。
目录
●绪  论 节  选题的缘起、现状与突破方向 第二节  核心概念一辨:城市叙事的内涵与文体特征 第三节  核心概念二辨:城市叙事的内容属性 第四节  核心概念三辨:隐显与表里—城市叙事形态本体论 章  宋前城市叙事的“都城圣咏” 节  “诗骚”中的城市歌咏 第二节  汉魏六朝的“京都叙写”及其文化蕴涵 第三节  “都”“国”同构:宋前都城叙事的主题指向 第二章  宋元城市叙事的“市井俗调” 节  城市空间变迁与文学叙事 第二节  从宫廷到民间:城市叙事形态的转变 第三节  从曲江叙事到西湖叙事:走向市井的现世体悟 第三章  “城镇和声”:明清城市叙事的多维拓展 节  明清城市叙事的主要题材类型 第二节  城— 都— 市:明清城市叙事题材分类的新视角 第三节  明清城市叙事中的“双城记”及其文化机理 第四节  再现、想象与重构:明清城市叙事的本体性思辨 第四章  传统城市叙事的美学意蕴与文化指向 节  历史·文本·地域:城市叙事审美的多维考察 第二节  城市空间与经典叙事场景 第三节  城市空间的文化象征 第四节  怀旧与伤逝:穿越时空的城市悲情 第五章  “都市变奏”上阕:社会转型与城市叙事的近代变革 节  近代社会转型与城市空间的变革 第二节  都市生活的物性体验与城市叙事内容的新变 第三节  文学转型与城市叙事系统的新变 第六章  “都市变奏”下阕:文化嬗变与城市叙事的近代变革 节  新媒介传播:文学报刊的古典传统及其近代变革 第二节  江南城市叙事的两种文化传统及其近代变革 第三节  见证近代城市之恶的游荡叙事—陆士谔《新上海》与巴尔扎克《不自知的喜剧演员》之比较分析 第七章  近现代城市叙事主题的分流变异 节  传承与拓展:偏重于历史民俗的城市叙事 第二节  沉潜与反思:偏重于日常体验的城市叙事 第三节  利益角逐:偏重于工商贸易的城市叙事 第四节  拥抱现代:偏重于都市情调的城市叙事 第五节  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城市叙事主题的承继与演进 第八章  空间幻化的都市迷梦:城市叙事模式的现代变革 节  从城市景观的移植到城市文学模态的建立 第二节  叙事策略:感觉、影像与空间叙事 第三节  光怪陆离的都市幻梦:故事模式与文化隐喻 第九章  从“乡土情结”到“都市意识”:城市叙事心理的现代变革 节  空间新意象:现代城市叙事的心理分析 第二节  城市叙事中的城乡差别及其文化内涵 第三节  小城镇叙事:徘徊在乡土与都市之间 第四节  现代城市叙事与“精神还乡” 余论  城市叙事流变的文化启示和当代意义 节  承继、断裂、回归与勃兴:20 世纪30 年代后的中国城市叙事 第二节  回望与借鉴:城市叙事流变的文化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