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化妆品生物技术
作者:郭苗苗,董银卯 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4-01
ISBN:9787122398116
定价:¥5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介绍了生物技术在化妆品原料、化妆品材料、化妆品配方设计、化妆品功效性评价、化妆品安全性评价五方面的应用。在化妆品原料方面,介绍了为化妆品生产提供新型活性添加剂的生物提取分离技术、生物发酵技术、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等生物技术;在化妆品材料方面,介绍了生物技术对面膜材料、防晒材料、包装材料的影响;在化妆品配方设计方面,讲述了生物技术在防腐体系的设计、透皮传输技术、皮肤本态分析、皮肤微生态分析中的应用及趋势;在化妆品功效性评价方面,介绍了抗黑色素生成、抗光老化、保湿、祛痘、抗过敏、抗刺激和防晒等功效客观评价中的传统方法和依赖于生物技术的评价方法,并对其进行展望;在化妆品安全性方面,介绍了化妆品中禁限用物质的检测新技术,以及依赖生物技术而发展起来的化妆品安全性评价新方法,并且着重于替代性试验。 本书既能使化妆品研发人员对化妆品生物技术的应用有所了解,又能够指导其快速应用,指导产品开发。本书可供从事化妆品生产与研发的技术人员、配方师,高等和职业院校应用化学、精细化工及化妆品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董银卯,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北京工商大学中国化妆品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化妆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国轻工业化妆品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务,兼任国家药监局化妆品标准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药监局化妆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药监局化妆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日化协会理事长等社会职务。 主要开展化妆品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化妆品理论研究与思想体系设计、化妆品植物功效功效原料研究与开发和特色化妆品配方研究与开发等,建立了“皮肤养生”、“体质养颜”等思想体系;建立了“现代化妆品生物技术”和“化妆品配方设计7步”等技术体系。主编《化妆品配方设计7步》《皮肤本态研究与应用》《皮肤表观生理学》《化妆品植物原料开发与应用》《化妆品配方设计与生产工艺》《皮肤养生与护肤品开发》《现代化妆品生物技术》《养生护肤品》等专著 15部。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1
第一节 生物技术现状 1
第二节 生物技术主要研究方向 4
第三节 生物技术的应用 6
第四节 发展趋势 12
一、医疗 13
二、制造业、能源行业 13
三、农业 13
四、化妆品行业 13
第二章 化妆品原料制备与生物技术 17
第一节 生物技术对化妆品原料制备的影响 17
第二节 生物提取分离技术与化妆品原料 18
一、生物提取分离技术的应用 18
二、生物分离纯化技术的应用 22
三、前景与展望 27
第三节 微生物发酵技术与化妆品原料 29
一、微生物发酵生产的化妆品添加剂 29
二、化妆品用最新发酵工艺 30
三、前景与展望 33
第四节 植物细胞工程与化妆品原料 34
一、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 34
二、前景与展望 38
第五节 酶工程与化妆品原料 39
一、化妆品中的酶 40
二、化妆品用酶的最新生产工艺 42
三、前景与展望 45
第三章 化妆品材料与生物技术 46
第一节 生物技术对化妆品材料的影响 46
一、生物纳米技术 46
二、载体技术 48
第二节 面膜材料 53
一、传统面膜材料 53
二、利用生物技术的面膜新材料 56
三、前景与展望 60
第三节 防晒材料 61
一、传统防晒材料 61
二、利用生物技术的防晒新材料 62
三、前景与展望 63
第四节 化妆品包装材料 64
第四章 化妆品配方与生物技术 66
第一节 化妆品的生物防腐技术 66
一、化妆品中的微生物 67
二、化妆品防腐体系的建立 69
三、前景与展望 72
第二节 透皮传输技术 75
一、皮肤的结构与透皮传输 75
二、化妆品最新缓释技术 78
三、前景与展望 82
第三节 皮肤本态 82
一、皮肤本态概述 82
二、皮肤本态与化妆品设计 84
三、皮肤本态测试方法 85
四、前景与展望 90
第四节 皮肤微生态 90
一、皮肤微生态概述 90
二、皮肤微生态与化妆品设计 93
三、皮肤微生态的检测 94
四、前景与展望 95
第五章 化妆品功效性评价与生物技术 97
第一节 抗黑色素生成功效评价中的生物技术 97
一、传统抗黑色素生成功效评价方法 97
二、黑色素代谢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100
三、依赖生物技术的抗黑色素生成功效评价方法 102
第二节 抗光老化功效评价中的生物技术 103
一、传统抗光老化功效评价方法 103
二、皮肤光老化的组织学特征及临床表现 105
三、皮肤光老化的分子机制 106
四、依赖生物技术的抗光老化功效评价方法 109
第三节 保湿功效评价中的生物技术 110
一、传统保湿功效评价方法 110
二、皮肤保湿的生理学基础 112
三、依赖生物技术的保湿功效评价方法 113
第四节 祛痘功效评价中的生物技术 114
一、传统祛痘功效评价方法 114
二、痤疮的发病及形成因素 114
三、痤疮的临床表现及分级 117
四、依赖生物技术的消炎祛痘功效评价方法 118
第五节 抗敏抗刺激功效评价中的生物技术 119
一、传统抗敏抗刺激功效评价方法 119
二、过敏的类型及症状 123
三、过敏的机制 123
四、依赖生物技术的抗敏抗刺激功效评价方法 123
第六章 化妆品安全性评价与生物技术 126
第一节 生物技术在化妆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趋势 126
第二节 安全性评价的替代性实验 128
一、细胞毒性与系统毒性测试 128
二、皮肤刺激性与腐蚀性测试 130
三、眼刺激与腐蚀性测试 131
四、皮肤致敏测试 133
五、皮肤光毒性测试 138
六、遗传毒性测试 140
七、靶器官毒性测试 144
参考文献 146
第一节 生物技术现状 1
第二节 生物技术主要研究方向 4
第三节 生物技术的应用 6
第四节 发展趋势 12
一、医疗 13
二、制造业、能源行业 13
三、农业 13
四、化妆品行业 13
第二章 化妆品原料制备与生物技术 17
第一节 生物技术对化妆品原料制备的影响 17
第二节 生物提取分离技术与化妆品原料 18
一、生物提取分离技术的应用 18
二、生物分离纯化技术的应用 22
三、前景与展望 27
第三节 微生物发酵技术与化妆品原料 29
一、微生物发酵生产的化妆品添加剂 29
二、化妆品用最新发酵工艺 30
三、前景与展望 33
第四节 植物细胞工程与化妆品原料 34
一、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 34
二、前景与展望 38
第五节 酶工程与化妆品原料 39
一、化妆品中的酶 40
二、化妆品用酶的最新生产工艺 42
三、前景与展望 45
第三章 化妆品材料与生物技术 46
第一节 生物技术对化妆品材料的影响 46
一、生物纳米技术 46
二、载体技术 48
第二节 面膜材料 53
一、传统面膜材料 53
二、利用生物技术的面膜新材料 56
三、前景与展望 60
第三节 防晒材料 61
一、传统防晒材料 61
二、利用生物技术的防晒新材料 62
三、前景与展望 63
第四节 化妆品包装材料 64
第四章 化妆品配方与生物技术 66
第一节 化妆品的生物防腐技术 66
一、化妆品中的微生物 67
二、化妆品防腐体系的建立 69
三、前景与展望 72
第二节 透皮传输技术 75
一、皮肤的结构与透皮传输 75
二、化妆品最新缓释技术 78
三、前景与展望 82
第三节 皮肤本态 82
一、皮肤本态概述 82
二、皮肤本态与化妆品设计 84
三、皮肤本态测试方法 85
四、前景与展望 90
第四节 皮肤微生态 90
一、皮肤微生态概述 90
二、皮肤微生态与化妆品设计 93
三、皮肤微生态的检测 94
四、前景与展望 95
第五章 化妆品功效性评价与生物技术 97
第一节 抗黑色素生成功效评价中的生物技术 97
一、传统抗黑色素生成功效评价方法 97
二、黑色素代谢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100
三、依赖生物技术的抗黑色素生成功效评价方法 102
第二节 抗光老化功效评价中的生物技术 103
一、传统抗光老化功效评价方法 103
二、皮肤光老化的组织学特征及临床表现 105
三、皮肤光老化的分子机制 106
四、依赖生物技术的抗光老化功效评价方法 109
第三节 保湿功效评价中的生物技术 110
一、传统保湿功效评价方法 110
二、皮肤保湿的生理学基础 112
三、依赖生物技术的保湿功效评价方法 113
第四节 祛痘功效评价中的生物技术 114
一、传统祛痘功效评价方法 114
二、痤疮的发病及形成因素 114
三、痤疮的临床表现及分级 117
四、依赖生物技术的消炎祛痘功效评价方法 118
第五节 抗敏抗刺激功效评价中的生物技术 119
一、传统抗敏抗刺激功效评价方法 119
二、过敏的类型及症状 123
三、过敏的机制 123
四、依赖生物技术的抗敏抗刺激功效评价方法 123
第六章 化妆品安全性评价与生物技术 126
第一节 生物技术在化妆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趋势 126
第二节 安全性评价的替代性实验 128
一、细胞毒性与系统毒性测试 128
二、皮肤刺激性与腐蚀性测试 130
三、眼刺激与腐蚀性测试 131
四、皮肤致敏测试 133
五、皮肤光毒性测试 138
六、遗传毒性测试 140
七、靶器官毒性测试 144
参考文献 146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