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与现代化发展研究
作者:商志晓,万光侠,王增福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6-01
ISBN:9787520380881
定价:¥25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我们党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重要论述为指导,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本着科学严谨、细致深入的态度进行研究探索。紧扣近代以来社会变革发展实际,着力予以宏观审视和规律把握。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坚持历史发展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结合,把晚清时期、民国时期、五四运动以后的革命、建设、改革历程,既相互区别又连接统一,系统揭示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遇之后的发展历程及运行情况,并力求进行本质揭示和规律总结。
作者简介
商志晓,1959年10月生,山东莒县人,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四个一批”人才暨全国文化名家。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曾任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2010.05-2020.05);现为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山东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高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哲学学会会长,山东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出版《在思维的制高点上——对“理论”的新探索》《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科学发展观“深度理论问题”研究》等著作30余部,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理论文章300多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等研究项目5项,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5项。2012年8月,受党中央、国务院邀请,赴北戴河参加“专家休假”活动;2016年5月,应邀出席*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
目录
前言
导论 中华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及其辩证统一
一 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思想内涵与精神特质
二 现代化理论、世界现代化潮流与中国现代化实践
三 科学把握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辩证关系
四 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现代化、服务于现代化建设
编 历史相遇: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
章 中西文化交流碰撞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一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与中西文化交流碰撞
二 中国现代化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中艰难前行
三 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与文化支撑
第二章 现代化进程中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角色
一 中华传统文化促进现代化发展的思维智慧
二 中华传统文化阻滞现代化发展的糟粕缺陷
三 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互作用的基本方式
四 把握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互作用的几个维度
第三章 现代化进程中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启示
一 现代化进程中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路径
二 现代化进程中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几个维度
三 现代化进程中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历史启示
第二编 现实状态: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联结
章 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实现要求
一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当代价值
二 中华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多维呈现
三 中华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实现要求
第二章 中华传统文化作用于现代化的现状分析
一 客观成就:中华传统文化促进现代化发展
二 当前不足:弘扬与服务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求
三 根源探析:历史与现实、认识与实践诸多因素交织
第三章 中华传统文化助推现代化的挑战与机遇
一 中华传统文化助推现代化面临诸多挑战
二 中华传统文化助推现代化适逢难得机遇
三 在挑战与机遇中实现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现代化
第四章 中华传统文化的现实选择: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一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科学内涵和目标定位
三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原则方法和实现路径
四 中华传统文化助推现代化发展跃上新台阶
第三编 融会路径:中华传统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章 以丰富政治智慧服务于执政党治国理政实践
一 中华传统文化蕴涵丰富政治智慧
二 中华传统文化丰富政治智慧的当代价值
三 以丰富政治智慧服务于治国理政实践的有效途径
第二章 以充沛价值理念润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一 中华传统文化富含充沛价值理念
二 中华传统文化充沛价值理念的当代价值
三 以充沛价值理念润泽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途径
第三章 以正心修身理念作用于人的德性养成与素质提升
一 中华传统文化富含正心修身理念
二 中华传统文化正心修身理念的当代价值
三 将正心修身理念施惠于人的德性素质与社会治理
第四章 以完备人际规范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一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完备人际规范
二 中华传统文化完备人际规范的当代价值
三 以完备人际规范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
第五章 以深厚民族精神凝聚华夏子孙共襄复兴伟业
一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深厚民族精神
二 中华传统文化深厚民族精神的当代价值
三 以深厚民族精神凝聚华夏子孙共襄复兴伟业的有效途径
第六章 以包容和谐思维推动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一 中华传统文化富含包容和谐思维
二 中华传统文化包容和谐思维的当代价值
三 以包容和谐思维推动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有效路径
第四编 发展提升: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协力共进
章 当代中国现实任务: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协力共进
一 历史新起点上的传统文化发展与现代化建设
二 正确处理协力共进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
三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第二章 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协力共进的本质与规律
一 协力共进的前提条件:道路独立与文化自主
二 协力共进的本质要求:正向支撑与良性互动
三 协力共进的路径选择:自我扬弃与渗透融合
四 协力共进的目标追求:文化创新与制度生成
第三章 开辟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发展提升新境界
一 拓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内涵
二 建构中国现代化道路新方案
三 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
四 展示人类文明发展繁荣新气象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导论 中华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及其辩证统一
一 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思想内涵与精神特质
二 现代化理论、世界现代化潮流与中国现代化实践
三 科学把握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辩证关系
四 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现代化、服务于现代化建设
编 历史相遇: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
章 中西文化交流碰撞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一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与中西文化交流碰撞
二 中国现代化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中艰难前行
三 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与文化支撑
第二章 现代化进程中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角色
一 中华传统文化促进现代化发展的思维智慧
二 中华传统文化阻滞现代化发展的糟粕缺陷
三 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互作用的基本方式
四 把握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互作用的几个维度
第三章 现代化进程中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启示
一 现代化进程中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路径
二 现代化进程中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几个维度
三 现代化进程中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历史启示
第二编 现实状态: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联结
章 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实现要求
一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当代价值
二 中华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多维呈现
三 中华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实现要求
第二章 中华传统文化作用于现代化的现状分析
一 客观成就:中华传统文化促进现代化发展
二 当前不足:弘扬与服务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求
三 根源探析:历史与现实、认识与实践诸多因素交织
第三章 中华传统文化助推现代化的挑战与机遇
一 中华传统文化助推现代化面临诸多挑战
二 中华传统文化助推现代化适逢难得机遇
三 在挑战与机遇中实现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现代化
第四章 中华传统文化的现实选择: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一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科学内涵和目标定位
三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原则方法和实现路径
四 中华传统文化助推现代化发展跃上新台阶
第三编 融会路径:中华传统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章 以丰富政治智慧服务于执政党治国理政实践
一 中华传统文化蕴涵丰富政治智慧
二 中华传统文化丰富政治智慧的当代价值
三 以丰富政治智慧服务于治国理政实践的有效途径
第二章 以充沛价值理念润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一 中华传统文化富含充沛价值理念
二 中华传统文化充沛价值理念的当代价值
三 以充沛价值理念润泽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途径
第三章 以正心修身理念作用于人的德性养成与素质提升
一 中华传统文化富含正心修身理念
二 中华传统文化正心修身理念的当代价值
三 将正心修身理念施惠于人的德性素质与社会治理
第四章 以完备人际规范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一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完备人际规范
二 中华传统文化完备人际规范的当代价值
三 以完备人际规范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
第五章 以深厚民族精神凝聚华夏子孙共襄复兴伟业
一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深厚民族精神
二 中华传统文化深厚民族精神的当代价值
三 以深厚民族精神凝聚华夏子孙共襄复兴伟业的有效途径
第六章 以包容和谐思维推动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一 中华传统文化富含包容和谐思维
二 中华传统文化包容和谐思维的当代价值
三 以包容和谐思维推动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有效路径
第四编 发展提升: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协力共进
章 当代中国现实任务: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协力共进
一 历史新起点上的传统文化发展与现代化建设
二 正确处理协力共进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
三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第二章 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协力共进的本质与规律
一 协力共进的前提条件:道路独立与文化自主
二 协力共进的本质要求:正向支撑与良性互动
三 协力共进的路径选择:自我扬弃与渗透融合
四 协力共进的目标追求:文化创新与制度生成
第三章 开辟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发展提升新境界
一 拓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内涵
二 建构中国现代化道路新方案
三 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
四 展示人类文明发展繁荣新气象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