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政治传播的实践面向
作者:何志武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2-01
ISBN:9787520196659
定价:¥7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为华中科技大学喻园新闻传播学者论丛中的一本,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何志武。本书围绕政治传播的实践性主题,深入分析了时政新闻结构性缺失的实质及其变革、媒体在听证会中扮演的角色、电视访谈的政治传播价值、网络民意的公共政策“民间智库”价值、大众媒介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机制等当前传媒发展中的热点话题,涉及信息公开、大众媒介与公共政策、电视问政、城市社区治理等,以此管窥中国政治传播的实践特征及规律,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
作者简介
何志武,男,1964年生,湖北钟祥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中国新闻教育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研究方向:电视与新媒体、政治传播、新闻实务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三网融合’与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研究”、“大众媒介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机制研究”等。编著《大众媒介与公共政策》、《新闻采访》、《电视新闻采写》、《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视听评论》等专著和教材。在《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等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
目录
媒介与社会
信息量与社会承受力
大众媒介与权力文明建设
大众传媒对弘扬民族精神的制度保障和主流引导
底色与特色: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媒体+”逻辑
新闻实践理论
时政新闻“结构性缺失”的表现及其变革
政策新闻的报道空间
媒体在听证会中扮演的角色
国家形象片建构对内有效认同的叙事分析——基于《角度篇》3年网民评论的分析
国家形象的自我认知:现实与想象的冲突——基于国家形象片网民评论的分析
媒介与公共话语构建
正方VS反方:搭建公共意见的平台
戏谑式网评在公共事件中的集体情绪动员机制
大众媒介与公共政策的输入机制
大众媒介参与公共政策转化的核心机制
网络民意与公共政策的“民间智库”
科学主导型公共政策的公众参与:逻辑、表征与机制
聚散之间:网络民意的表达路径与收集机制研究——基于政策议程设置的视角
公共决策视域下的网络民意分析:主体性、科学性与倾向性
公共政策场域中网络民粹主义的话语-权力转换机制
电视问政
电视访谈的政治传播价值——以“省部级官员访谈”类节目为例
小区治理中的公共传播:意涵、载体与品质提升——兼对《小区自治之路,如何前行》的审视
电视对话:公共政策的民意协商过程
电视“理政连线”节目的传播价值
电视问政十年:文化效应与反思
场域视角下的电视问政:角色归位与范式改革
电视问政的协商理念及其实现保障
传媒方法论
批判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问题
有感而发不是定性研究——对新闻学定性研究的思考
信息量与社会承受力
大众媒介与权力文明建设
大众传媒对弘扬民族精神的制度保障和主流引导
底色与特色: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媒体+”逻辑
新闻实践理论
时政新闻“结构性缺失”的表现及其变革
政策新闻的报道空间
媒体在听证会中扮演的角色
国家形象片建构对内有效认同的叙事分析——基于《角度篇》3年网民评论的分析
国家形象的自我认知:现实与想象的冲突——基于国家形象片网民评论的分析
媒介与公共话语构建
正方VS反方:搭建公共意见的平台
戏谑式网评在公共事件中的集体情绪动员机制
大众媒介与公共政策的输入机制
大众媒介参与公共政策转化的核心机制
网络民意与公共政策的“民间智库”
科学主导型公共政策的公众参与:逻辑、表征与机制
聚散之间:网络民意的表达路径与收集机制研究——基于政策议程设置的视角
公共决策视域下的网络民意分析:主体性、科学性与倾向性
公共政策场域中网络民粹主义的话语-权力转换机制
电视问政
电视访谈的政治传播价值——以“省部级官员访谈”类节目为例
小区治理中的公共传播:意涵、载体与品质提升——兼对《小区自治之路,如何前行》的审视
电视对话:公共政策的民意协商过程
电视“理政连线”节目的传播价值
电视问政十年:文化效应与反思
场域视角下的电视问政:角色归位与范式改革
电视问政的协商理念及其实现保障
传媒方法论
批判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问题
有感而发不是定性研究——对新闻学定性研究的思考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