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国学经典释读 国学讲话
作者:王缁尘 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22-02-01
ISBN:9787108064493
定价:¥7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为民国时期的一部国学知识普及读物,王淄尘编写,分国学总论、经学总论、子学总论、文学总论、史学总论五编,每编均有分类论述。20世纪30年代由世界书局印行,顺应了当时盛行的释读国学之风气。今天看来,仍是学习了解国学知识十分适用的读本,故重新编辑刊行。
作者简介
王缁尘(?—1941) 笔名煮尘,浙江绍兴人。近现代史上活跃的记者、编辑和学者,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者。曾参加江亢虎领导的中国社会党,主编该党刊物《新世界》半月刊,还在开明书店担任过编辑。1934 年在上海专事著述。代表作有《国学讲话》《广解四书读本》《资治通鉴读法》等。
目录
王缁尘序
编辑大意
编
章 国学总论
节国学的名称
第二节研究国学的意义
第三节国学书籍的门类
第四节思想学术与时代的关系
第五节研究国学的方法
第六节研究国学须分普通与专门二项
第二编
章 经学总论
节经的名称
第二节经的种类
第三节经的源流上
第四节经的源流下
第五节汉代经师今古文之争
第六节今日治经应抱的态度
第二章 《周易》
节八卦六十四卦
第二节易经
第三节易传
第四节历代易学
第三章 《尚书》
节《尚书》中的伪篇章
第二节《尚书》的意义与作用
第四章 《诗经》
节《诗经》的名称与经过
第二节诗的本来面目
第三节今日研究《诗经》应抱的态度与方法
第五章 《春秋》
节孔子作《春秋》说
第二节《春秋》笔削的意义
第三节历代《春秋》学
第六章 礼
节礼的来源
第二节儒学与礼教的关系
第三节礼的意义与作用上
第四节礼的意义与作用下
第五节历代礼学
第三编
章 子学总论
节子学源流
第二节诸子道术之批评
第二章 儒家
节孔子与儒家
第二节仁为孔子学说教旨的中心理论
第三节儒学与礼教
第四节孝弟忠信为行仁的初步
第五节修养身心与对待社会
第六节孔子讲学的影响与效果
第七节孟子
第八节荀子
第三章 阴阳家
节阴阳家用世的历史
第二节阴阳家学说
第四章 墨家
节儒墨之争
第二节兼爱
第三节救宋
第四节墨学之影响
第五章 道家
节道家的所谓道
第二节道家的政治观
第三节道家的处世术
第四节道家的著述
第六章 名家
第七章 法家
第八章 农家
第九章 纵横家
第十章 杂家
第十一章 道家别派
节杨朱与道家的关系
第二节为我
第三节拔一毛
第十二章 理学
第四编
章 文学总论
节文学的名称
第二节文学的意义
第三节治文学须知时代性
第四节治文学须知个性
第五节治文学应知应遵的方法
第二章 诗
节诗的源流
第二节诗与韵的关系
第三节白话诗
第四节学诗的程序
第三章 词
第四章 文
节文的选本
第二节历代文家的优劣异同
第五章 小说
节小说的来源
第二节说话人——话本
第三节神怪小说——《西游记》
第四节武勇小说——《水浒传》
第五节先知小说——《三国志》
第六节效颦的小说作品
第七节三大杰作
第八节清人的神怪小说
第九节清人的武勇小说
第十节清人的伶伎小说
第十一节清人的社会小说
第十二节寓才思学术的清人小说
第十三节清人的例外小说
第十四节短篇小说
第十五节小说结论
第五编
章 史学总论
节论史学的著作
第二节历史的种类
第三节正史的弊病
第四节研究中国历史的方法
第二章 纵的史学
节各种专史
第二节文哲史
第三节政治史
第四节经济史
第五节迷信史
第六节天文史
第七节地理史
第八节礼乐史
第九节律历史
第十节官制史
第十一节选举史
第十二节军事史
第十三节刑法史
第十四节帝系史
第十五节外族史
第十六节土司史
第十七节方伎史
第十八节吏治史
第十九节高隐史
第二十节忠孝史
第二十一节妇女史
第二十二节阉宦史
第二十三节外戚史
第二十四节佞幸史
第二十五节枭獍史
第二十六节纵的史目
第三章 横的史学
节分划时代
第二节上古史
第三节中古史
第四节近世史
第五节现代史
第四章 史学杂论
节史学与表的关系
第二节读史传须有识别力
第三节读史传的效用
编辑大意
编
章 国学总论
节国学的名称
第二节研究国学的意义
第三节国学书籍的门类
第四节思想学术与时代的关系
第五节研究国学的方法
第六节研究国学须分普通与专门二项
第二编
章 经学总论
节经的名称
第二节经的种类
第三节经的源流上
第四节经的源流下
第五节汉代经师今古文之争
第六节今日治经应抱的态度
第二章 《周易》
节八卦六十四卦
第二节易经
第三节易传
第四节历代易学
第三章 《尚书》
节《尚书》中的伪篇章
第二节《尚书》的意义与作用
第四章 《诗经》
节《诗经》的名称与经过
第二节诗的本来面目
第三节今日研究《诗经》应抱的态度与方法
第五章 《春秋》
节孔子作《春秋》说
第二节《春秋》笔削的意义
第三节历代《春秋》学
第六章 礼
节礼的来源
第二节儒学与礼教的关系
第三节礼的意义与作用上
第四节礼的意义与作用下
第五节历代礼学
第三编
章 子学总论
节子学源流
第二节诸子道术之批评
第二章 儒家
节孔子与儒家
第二节仁为孔子学说教旨的中心理论
第三节儒学与礼教
第四节孝弟忠信为行仁的初步
第五节修养身心与对待社会
第六节孔子讲学的影响与效果
第七节孟子
第八节荀子
第三章 阴阳家
节阴阳家用世的历史
第二节阴阳家学说
第四章 墨家
节儒墨之争
第二节兼爱
第三节救宋
第四节墨学之影响
第五章 道家
节道家的所谓道
第二节道家的政治观
第三节道家的处世术
第四节道家的著述
第六章 名家
第七章 法家
第八章 农家
第九章 纵横家
第十章 杂家
第十一章 道家别派
节杨朱与道家的关系
第二节为我
第三节拔一毛
第十二章 理学
第四编
章 文学总论
节文学的名称
第二节文学的意义
第三节治文学须知时代性
第四节治文学须知个性
第五节治文学应知应遵的方法
第二章 诗
节诗的源流
第二节诗与韵的关系
第三节白话诗
第四节学诗的程序
第三章 词
第四章 文
节文的选本
第二节历代文家的优劣异同
第五章 小说
节小说的来源
第二节说话人——话本
第三节神怪小说——《西游记》
第四节武勇小说——《水浒传》
第五节先知小说——《三国志》
第六节效颦的小说作品
第七节三大杰作
第八节清人的神怪小说
第九节清人的武勇小说
第十节清人的伶伎小说
第十一节清人的社会小说
第十二节寓才思学术的清人小说
第十三节清人的例外小说
第十四节短篇小说
第十五节小说结论
第五编
章 史学总论
节论史学的著作
第二节历史的种类
第三节正史的弊病
第四节研究中国历史的方法
第二章 纵的史学
节各种专史
第二节文哲史
第三节政治史
第四节经济史
第五节迷信史
第六节天文史
第七节地理史
第八节礼乐史
第九节律历史
第十节官制史
第十一节选举史
第十二节军事史
第十三节刑法史
第十四节帝系史
第十五节外族史
第十六节土司史
第十七节方伎史
第十八节吏治史
第十九节高隐史
第二十节忠孝史
第二十一节妇女史
第二十二节阉宦史
第二十三节外戚史
第二十四节佞幸史
第二十五节枭獍史
第二十六节纵的史目
第三章 横的史学
节分划时代
第二节上古史
第三节中古史
第四节近世史
第五节现代史
第四章 史学杂论
节史学与表的关系
第二节读史传须有识别力
第三节读史传的效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