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朱熹的史学思想(修订本)
作者:汤勤福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3-01
ISBN:9787520395403
定价:¥15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对朱熹史学思想进行了整体研究。朱熹以天理论作为理论基石,其历史哲学分为天理、事势、心术三个层次,具有“以理阐史、以史证理”的治史特色,完整地构建了义理史学体系。朱熹在史著编纂上强调史体互补,论证的史家心术是刘知幾史家三长到章学诚史德论的中间环节。本书考证了《资治通鉴纲目》的成书过程,否定了四库馆臣沿袭宋末王柏的该书为赵师渊所撰的观点。在朱熹被“圣人化”的过程中,其史学思想中的落后因素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作者简介
汤勤福,1950年生,历史学博士,上海师大古籍所教授、博导,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科点带头人,中国宋史学会理事、中华朱子学会理事、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荣誉理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礼制变迁及其现代价值研究”(12&ZD134)首席专家。 1991年8月,赴德国慕尼黑参加“国际中国哲学学会第六届年会”并作学术报告。1981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英)、《中国史研究》、《中国哲学》、《史学史研究》、《文史》、《中华文史论丛》、《南开学报》、《社会科学战线》、《史学集刊》、《中央史学》(韩)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60余篇。出版著作《宋史礼志辨证》、《朱熹史学思想》、《选评》、《商子答客问》、《半甲集》等7种,主编《中国史学史》、《历史文献学与史学方法论》和《中学生历史图册丛书》(三册)等7种(10册),参与国家教委中学教材《中国历史》编写,参编《辽宋西夏金代通史》、《简明中国通史教程》等7种,主编或参与的辞典有《诸子百家名篇鉴赏辞典》、《哲学大辞典》等6种,主持开发科研软件1种,翻译1种,点校古籍十余种。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史学史、历史文献学、中国古代史(魏晋至两宋)、中国思想史。
目录
章 朱熹史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 翻天覆地的经济变革
二 危机四伏的政治局面
三 错综尖锐的民族矛盾
四 重视鉴戒的两宋史学
五 朱熹史学的家学渊源
第二章 朱熹的历史哲学
一 回归天理纲常的历史决定论
二 注重时势变化的历史损益论
三 讲究心术本领的历史经世论
四 强调格物致知的历史可知论
第三章 朱熹的治史态度
一 先经后史的治史顺序说
二 劝善惩恶的治史目的论
三 明道正谊的治史功利说
四 当世之用的社会价值论
第四章 朱熹的治史方法论
一 由博返约的治史途径
二 博采善择的史料收集方法
三 强调实证的治史方法论
第五章 朱熹的史著编纂思想
一 辨明正统的编纂纲领
二 史体互补的编著体例
三 秉笔直书的良史风范
四 信真传远的史著语言
五 从朱熹亲撰《通鉴纲目》看其编纂思想的演变
第六章 朱熹的史学批评思想
一 “重理”“据实”的史著评论法
二 偏重道德的史学人才观
三 崇义理而讲功业的人物评价法
第七章 朱熹史学思想在宋代史学上的地位
一 朱熹与吕祖谦的史学思想比较
二 朱熹与郑樵的史学思想比较
三 朱熹与叶适的史学思想比较
四 朱熹史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第八章 朱熹史学思想对日本及朝鲜半岛的影响
一 朱熹思想进入日本的时间
二 朱熹史学思想对日本的影响
三 朱熹史学思想对朝鲜半岛的影响
附录一
朱熹年谱要略
朱熹生前主要著述流传考
有关“朱陈之辩”的几个问题
朱熹编修《资治通鉴纲目》的再探讨
“道统”之辩:再论“朱陈之辩”
朱熹是个“空谈义理”的理学家吗
附录二
引用书目
附录三
“博士学位论文”评议意见
一 翻天覆地的经济变革
二 危机四伏的政治局面
三 错综尖锐的民族矛盾
四 重视鉴戒的两宋史学
五 朱熹史学的家学渊源
第二章 朱熹的历史哲学
一 回归天理纲常的历史决定论
二 注重时势变化的历史损益论
三 讲究心术本领的历史经世论
四 强调格物致知的历史可知论
第三章 朱熹的治史态度
一 先经后史的治史顺序说
二 劝善惩恶的治史目的论
三 明道正谊的治史功利说
四 当世之用的社会价值论
第四章 朱熹的治史方法论
一 由博返约的治史途径
二 博采善择的史料收集方法
三 强调实证的治史方法论
第五章 朱熹的史著编纂思想
一 辨明正统的编纂纲领
二 史体互补的编著体例
三 秉笔直书的良史风范
四 信真传远的史著语言
五 从朱熹亲撰《通鉴纲目》看其编纂思想的演变
第六章 朱熹的史学批评思想
一 “重理”“据实”的史著评论法
二 偏重道德的史学人才观
三 崇义理而讲功业的人物评价法
第七章 朱熹史学思想在宋代史学上的地位
一 朱熹与吕祖谦的史学思想比较
二 朱熹与郑樵的史学思想比较
三 朱熹与叶适的史学思想比较
四 朱熹史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第八章 朱熹史学思想对日本及朝鲜半岛的影响
一 朱熹思想进入日本的时间
二 朱熹史学思想对日本的影响
三 朱熹史学思想对朝鲜半岛的影响
附录一
朱熹年谱要略
朱熹生前主要著述流传考
有关“朱陈之辩”的几个问题
朱熹编修《资治通鉴纲目》的再探讨
“道统”之辩:再论“朱陈之辩”
朱熹是个“空谈义理”的理学家吗
附录二
引用书目
附录三
“博士学位论文”评议意见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