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程序与技术:司法权视角下的实证研究

程序与技术:司法权视角下的实证研究

作者:何良彬 著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2-01

ISBN:9787564384241

定价:¥42.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三个部分十个专题:第一部分“程序与技术”包括四个专题:一是庭审实质化背景下的案件繁简分流与程序简化,通过科学有序的分流、简化机制,实现简案快办、难案精审;二是庭审实质化背景下的对质规则,进一步做实做细庭审举证质证认证程序和调查技术,推动庭审实质化进一步走深走实,充分体现“四个在法庭”;三是刑事再审程序有关问题,结合完善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要求,对刑事再审程序的有关问题深入反思并提出改进对策;四是现代科技对庭审程序和司法技术的挑战及应对,着力分析庭审程序、司法技术面临的新挑战,提出新对策。第二部分“改革与实践”包括三个专题:一是深化司法体制机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小配套”路径,提出通过精心实施多个小配套改革为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奠定实践基础和经验积累;二是司法权视角下的案件管理权,分析了案件管理权合理性的法理基础、制度依据和实践动力,明确案件管理权的司法权属性定位,为进一步深化完善审判管理监督提供支持;三是审判委员会运行情况的实证分析,深入剖析审判委员会运行状况,分析共性症结,提出优化审判委员会审理职能、强化审判委员会指导职责的对策建议。第三部分“案例指导与法律适用统一”,包括三个专题:一是“同案不同判”现象的思考及对策,提出加强案例指导、促进“同案同判”机制的具体建议;二是法律适用的统一性与个案正义之关系,提出在强化案例指导机制基础上,建构裁判解释学等对策建议;三是构建非常态类型案例指导机制的若干思考,基于涉汶川大地震案例视角,分析相关典型案例,提出构建公共突发性事件的非常态类型案例机制的具体建议。
作者简介
  何良彬,四川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第二届“四川省十大中青年法学专家”,四川省法学会法学法律专家库首批入库专家,四川省审判业务专家,二级高级法官;长期从事审判综合业务和应用法学研究工作,完成专题调研成果60余篇,先后获全国、全省法院学术讨论会一等奖及其他学术奖项多次;2015年以来,参与成都刑事庭审实质化、诉源治理、司法供应链等多项重要改革的研究论证和组织实施;结合改革实践参与多项***和省级重大调研课题,参与的最高人民法院两项重大司法调研课题成果被评为优秀并出版;2019—2021年,连续主持两项“法治四川”专项课题,成果被评为优秀和良好。
目录
第一部分 程序与技术
专题一 庭审实质化背景下的案件繁简分流
一、推进刑事案件繁简分流与审判程序简化的形势背景
二、我国简易刑事程序的现行规则体系
三、域外繁简分流和程序简化情况
四、繁简分流和程序简化改革的具体实践
五、繁简分流和程序简化改革的主要操作难点
六、进一步完善繁简分流和程序简化机制的对策建议
专题二 刑事庭审对质程序
一、构建完善庭审对质制度的重要意义
二、我国庭审对质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
三、庭审对质运行现状
四、相关国家庭审对质制度比较
五、进一步完善刑事庭审对质权的操作建议
专题三 刑事再审程序的再思考
一、对刑事再审程序改革现状简评
二、庭审实质化改革背景下对刑事再审程序的重新审视
三、关于刑事再审程序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四、完善刑事再审案件的法律适用
五、对“再审不加刑”原则予以明确规定
专题四 现代科技对庭审程序和司法技术的挑战及应对
一、新场景
二、新趋势
三、新挑战
四、新对策
第二部分 改革与实践
专题五 深化司法体制机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小配套”路径
一、时代价值
二、改革案例简析
三、主要制约条件与关联要素
四、进一步推进“小配套”改革的建议
专题六 司法权视角下的案件管理权
一、法理基础
二、制度依据
三、实践动力
四、域外借鉴
五、明确案件管理权的司法权定位
专题七 审判委员会指导作用的实证分析
一、现行制度架构与职能定位
二、运作实际图景
三、指导作用情况
四、对审判委员会角色职能的重新审视
五、推进审判委员会指导作用发挥的主要思路
第三部分 案例指导与法律适用统一
专题八 “同案不同判”现象的思考及对策
一、个案情形
二、原因透析
三、理性审视
四、对策建议
专题九 在法律适用的统一性与个案正义之间
一、法律适用的统一性与个案正义的复杂关系
二、个案正义与法律适用统一性关系的实际图景
三、社会情势变迁对法律适用统一性的影响
四、法律适用的统一性与个案正义关系的重新审视
五、建构有效回应人民群众司法需求的裁判解释学
专题十 非常态类型案例指导机制的若干问题
一、涉灾纠纷案件带来的主要挑战
二、涉灾案件中的突出问题
三、涉灾案例的审判思路、法律解释和司法技术
四、涉灾案例裁判规则的形成之道
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