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ATT&CK框架实践指南

ATT&CK框架实践指南

作者:张福 等 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1-01

ISBN:9787121424359

定价:¥14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过去,入侵检测能力的度量是个公认的行业难题,各个企业得安全负责人每年在入侵防护上都投入大量费用,但几乎没有人能回答CEO 的问题:"买了这么多产品,我们的入侵防御和检测能力到底怎么样,能不能防住黑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核心原因是缺乏一个明确的、可衡量、可落地的标准。所以,防守方对于入侵检测通常会陷入不可知和不确定的状态中,既说不清自己的能力高低,也无法有效弥补自己的短板。 Mitre ATT&CK 的出现解决了这个行业难题。它给了我们一把尺子,让我们可以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自己的防御和检测能力。ATT&CK并非一个学院派的理论框架,而是来源于实战。安全从业者们在长期的攻防对抗,攻击溯源,攻击手法分析的过程中,逐渐提炼总结,形成了实用性强、可落地、说得清道得明的体系框架。这个框架是先进的、充满生命力的,而且具备非常高的使用价值。 青藤是一家专注于前沿技术研究的网络安全公司,自2017年开始关注ATT&CK,经过多年系统性的研究、学习和探索,积累了相对比较成熟和系统化的资料,涵盖了ATT&CK 的设计思想、核心架构、应用场景、技术复现、对抗实践、指标评估等多方面的内容。研究越深入,愈发意识到Mitre ATT&CK 可以为行业带来的贡献。因此编写本书,作为ATT&CK 系统性学习材料,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ATT&CK,学习先进的理论体系,提升防守方的技术水平,加强攻防对抗能力。也欢迎大家一起加入到研究中,为这个体系的完善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简介
  张福张福,青藤云安全创始人、CEO。毕业于同济大学,专注于前沿技术研究,在安全攻防领域有超过 15 年的探索和实践。曾先后在国内多家知名互联网企业,如第九城市、盛大网络、昆仑万维,担任技术和业务安全负责人。目前,张福拥有 10 余项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30 余项软件著作权。荣获“改革开放 40 年网络安全领军人物”、“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中关村创业之星”等称号。程度程度,青藤云安全联合创始人、COO。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擅长网络攻防安全技术研究和大数据算法研究,拥有软著 18 项、专利 15 项,对云计算安全、机器学习领域有极高学术造诣,对全球安全市场有深刻理解。现兼任工信部信通院、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外聘专家,《信息安全研究》、《信息网络安全》编委。参与多项云安全标准制定、标准审核工作,发表过多篇论文被国内核心期刊收录,荣获“OSCAR 尖峰开源技术杰出贡献奖”。胡俊胡俊,青藤云安全联合创始人、产品副总裁。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可信云专家组成员,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第十一批“3551 光谷人才计划”。曾在百纳信息主导了多款工具应用、海豚浏览器云服务的开发。青藤创立后,主导开发“青藤万相·主机自适应安全平台”、“青藤蜂巢·云原生安全平台”等产品,获得发明专利10余项,是国内的安全产品专家,曾发表多篇论文并被中文核心期刊收录。
目录
部分 ATT&CK入门篇
第1章 潜心开始MITRE ATT&CK之旅 2
1.1 MITRE ATT&CK是什么 3
1.1.1 MITRE ATT&CK框架概述 4
1.1.2 ATT&CK框架背后的安全哲学 9
1.1.3 ATT&CK框架与Kill Chain模型的对比 11
1.1.4 ATT&CK框架与痛苦金字塔模型的关系 13
1.2 ATT&CK框架的对象关系介绍 14
1.3 ATT&CK框架实例说明 18
1.3.1 ATT&CK战术实例 18
1.3.2 ATT&CK技术实例 31
1.3.3 ATT&CK子技术实例 34
第2章 新场景示例:针对容器和Kubernetes的ATT&CK攻防矩阵 38
2.1 针对容器的ATT&CK攻防矩阵 39
2.1.1 执行命令行或进程 40
2.1.2 植入恶意镜像实现持久化 41
2.1.3 通过容器逃逸实现权限提升 41
2.1.4 绕过或禁用防御机制 41
2.1.5 基于容器API获取权限访问 42
2.1.6 容器资源发现 42
2.2 针对Kubernetes的攻防矩阵 42
2.2.1 通过漏洞实现对Kubernetes的初始访问 43
2.2.2 恶意代码执行 44
2.2.3 持久化访问权限 45
2.2.4 获取更高访问权限 46
2.2.5 隐藏踪迹绕过检测 47
2.2.6 获取各类凭证 48
2.2.7 发现环境中的有用资源 49
2.2.8 在环境中横向移动 50
2.2.9 给容器化环境造成危害 51
第3章 数据源:ATT&CK应用实践的前提 52
3.1 当前ATT&CK数据源利用急需解决的问题 53
3.1.1 制定数据源定义 54
3.1.2 标准化命名语法 54
3.1.3 确保平台一致性 57
3.2 升级ATT&CK数据源的使用情况 59
3.2.1 利用数据建模 59
3.2.2 通过数据元素定义数据源 61
3.2.3 整合数据建模和攻击者建模 62
3.2.4 将数据源作为对象集成到ATT&CK框架中 62
3.2.5 扩展ATT&CK数据源对象 63
3.2.6 使用数据组件扩展数据源 64
3.3 ATT&CK数据源的运用示例 65
3.3.1 改进进程监控 65
3.3.2 改进Windows事件日志 70
3.3.3 子技术用例 73
第二部分 ATT&CK提高篇
第4章 十大攻击组织和恶意软件的分析与检测 78
4.1 TA551攻击行为的分析与检测 79
4.2 漏洞利用工具Cobalt Strike的分析与检测 81
4.3 银行木马Qbot的分析与检测 83
4.4 银行木马lcedlD的分析与检测 84
4.5 凭证转储工具Mimikatz的分析与检测 86
4.6 恶意软件Shlayer的分析与检测 88
4.7 银行木马Dridex的分析与检测 89
4.8 银行木马Emotet的分析与检测 91
4.9 银行木马TrickBot的分析与检测 92
4.10 蠕虫病毒Gamarue的分析与检测 93
第5章 十大高频攻击技术的分析与检测 95
5.1 命令和脚本解析器(T1059)的分析与检测 96
5.1.1 PowerShell(T1059.001)的分析与检测 96
5.1.2 Windows Cmd Shell(T1059.003)的分析与检测 98
5.2 利用已签名二进制文件代理执行(T1218)的分析与检测 100
5.2.1 Rundll32(T1218.011)的分析与检测 100
5.2.2 Mshta(T1218.005)的分析与检测 104
5.3 创建或修改系统进程(T1543)的分析与检测 108
5.4 计划任务/作业(T1053)的分析与检测 111
5.5 OS凭证转储(T1003)的分析与检测 114
5.6 进程注入(T1055)的分析与检测 117
5.7 混淆文件或信息(T1027)的分析与检测 120
5.8 入口工具转移(T1105)的分析与检测 122
5.9 系统服务(T1569)的分析与检测 124
5.10 伪装(T1036)的分析与检测 126
第6章 红队视角:典型攻击技术的复现 129
6.1 基于本地账户的初始访问 130
6.2 基于WMI执行攻击技术 131
6.3 基于浏览器插件实现持久化 132
6.4 基于进程注入实现提权 134
6.5 基于Rootkit实现防御绕过 135
6.6 基于暴力破解获得凭证访问权限 136
6.7 基于操作系统程序发现系统服务 138
6.8 基于SMB实现横向移动 139
6.9 自动化收集内网数据 141
6.10 通过命令与控制通道传递攻击载荷 142
6.11 成功窃取数据 143
6.12 通过停止服务造成危害 144
第7章 蓝队视角:攻击技术的检测示例 145
7.1 执行:T1059命令和脚本解释器的检测 146
7.2 持久化:T1543.003创建或修改系统进程(Windows服务)的检测 147
7.3 权限提升:T1546.015组件对象模型劫持的检测 149
7.4 防御绕过:T1055.001 DLL注入的检测 150
7.5 凭证访问:T1552.002注册表中的凭证的检测 152
7.6 发现:T1069.002域用户组的检测 153
7.7 横向移动:T1550.002哈希传递攻击的检测 154
7.8 收集:T1560.001通过程序压缩的检测 155
第三部分 ATT&CK实践篇
第8章 ATT&CK应用工具与项目 158
8.1 ATT&CK三个关键工具 159
8.1.1 ATT&CK Navigator项目 159
8.1.2 ATT&CK的CARET项目 161
8.1.3 TRAM项目 162
8.2 ATT&CK实践应用项目 164
8.2.1 红队使用项目 164
8.2.2 蓝队使用项目 167
8.2.3 CTI团队使用 169
8.2.4 CSO使用项目 173
第9章 ATT&CK场景实践 175
9.1 ATT&CK的四大使用场景 178
9.1.1 威胁情报 178
9.1.2 检测分析 181
9.1.3 模拟攻击 183
9.1.4 评估改进 186
9.2 ATT&CK实践的常见误区 190
第10章 基于ATT&CK的安全运营 193
10.1 基于ATT&CK的运营流程 195
10.1.1 知彼:收集网络威胁情报 195
10.1.2 知己:分析现有数据源缺口 196
10.1.3 实践:分析测试 197
10.2 基于ATT&CK的运营实践 200
10.2.1 将ATT&CK应用于SOC的步骤 200
10.2.2 将ATT&CK应用于SOC的技巧 204
10.3 基于ATT&CK的模拟攻击 206
10.3.1 模拟攻击背景 206
10.3.2 模拟攻击流程 207
第11章 基于ATT&CK的威胁狩猎 218
11.1 威胁狩猎的开源项目 219
11.1.1 Splunk App Threat Hunting 220
11.1.2 HELK 222
11.2 ATT&CK与威胁狩猎 224
11.2.1 3个未知的问题 224
11.2.2 基于TTP的威胁狩猎 226
11.2.3 ATT&CK让狩猎过程透明化 228
11.3 威胁狩猎的行业实战 231
11.3.1 金融行业的威胁狩猎 231
11.3.2 企业机构的威胁狩猎 239
第四部分 ATT&CK生态篇
第12章 MITRE Shield主动防御框架 246
12.1 MITRE Shield背景介绍 247
12.2 MITRE Shield矩阵模型 249
12.2.1 主动防御战术 250
12.2.2 主动防御技术 252
12.3 MITRE Shield与ATT&CK的映射 253
12.4 MITRE Shield使用入门 254
12.4.1 Level 1示例 255
12.4.2 Level 2示例 257
12.4.3 Level 3示例 258
第13章 ATT&CK测评 259
13.1 测评方法 260
13.2 测评流程 262
13.3 测评内容 264
13.4 测评结果 266
附录A ATT&CK战术及场景实践 271
附录B ATT&CK攻击与SHIELD防御映射图 292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