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汉语新媒体语篇的互文性研究
作者:郑庆君,向琼,张春燕 著,何自然 编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0-01
ISBN:9787566830876
定价:¥59.8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当然,我国语用学研究的全面创新及语用学学科的深度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我们自己的学术团体,中国语用学研究会也有很多工作要做。2011年,第十二届全国语用学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语用学研究会年会在山西大学外语学院召开之际,研究会常务理事会决定组织出版“语用学学人文库”,并成立了编委会,约请暨南大学出版社自2012年起出版语用学方面的有关论著。中国语用学研究会认为,在这个时候筹划出版“语用学学人文库”丛书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可以极大地促进我国语用学教学与研究的繁荣,使汉语、外语学习和实际运用得到应有的重视,使汉语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使用质量得到不断提高,并为在国际上普及汉语和宣传中华文化而出力。我们计划“语用学学人文库”丛书每年出版2至3部专著。这些著述将着重反映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评介当前国外语用学学科的前沿课题;第二,结合和借鉴国外语用学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并提高我国汉语和外语的教学与研究;第三,介绍我国学者在语用与社会、语用与文化、语用与翻译、语用与心理、语用与认知等方面的创新成果。
作者简介
郑庆君,南粤优秀教师,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先后任湖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现为广外南国商学院应用语言学专业主任。学术方向主要有语篇分析、修辞学、应用语言学等。主持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湖南省社科与广东省社科、广东省人才引进等项目10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合作编写教材、专业指导书及参与辞典翻译3部,发表学术论文近70篇。向琼,湖南沅陵人,副教授,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组织人事处处长,澳门科技大学在读博士。学术方向主要有现代汉语、修辞学、国际汉语教育。主持及参与国家、省市课题十余项,公开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数十篇。张春燕,湖南醴陵人,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现为广东财经大学副教授,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于英国卡迪夫大学访学。学术方向主要为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英汉对比。于《现代外语》、《中国外语》、《外语教学》《当代修辞学》等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主持教育部青年项目一项,校级国家青年培养项目一项以及校级研究生教研教改项目一项。
目录
总序
引言 我们生活的伟大时代
一、科技催生的信息时代
二、高速发展下的中国社会
第一章 互文性理论的西方源流
一、互文性理论的萌芽与起源
二、互文性概念的提出
三、互文性理论的形成
四、互文性理论的发展
第二章 互文性理论的中国态势
一、中国互文性思想的萌芽
二、互文性理论的引入与研究
三、互文性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第三章 新媒体语篇互文性的承载类型
一、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
二、新媒体中的新宠:自媒体
三、汉语新媒体语篇的承载类型
四、互文性机制下的汉语新媒体
第四章 新媒体语篇互文性的结构形态
一、成分性互文
二、语篇性互文
三、体裁性互文
第五章 新媒体语篇互文性的呈现方式
一、手机短信的互文性特质
二、互文性在短信中的呈现模式
三、互文手机短信的语篇机制
四、互文手机短信的语域特征
第六章 新媒体语篇修辞格的互文性分析:引用
一、互文性理论对汉语修辞学的启示
二、互文性理论与汉语修辞格的关系假设
三、汉语引用修辞格的互文性分析
第七章 新媒体语篇修辞格的互文性分析:仿拟
一、仿拟的类型及其互文性特征
二、仿拟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三、仿拟的生成过程与模式
四、仿拟生成的制约因素
第八章 新媒体语篇修辞格的互文性分析:谐音
一、谐音研究的历史传统
二、谐音语篇的构成与结构成分
三、谐音语篇常见的结构模式
四、谐音的篇际特征与语篇机理
第九章 新媒体语篇互文性的功能分析
一、语体和文体
二、语体和语篇之间的关系
三、《高科技》语篇的结构模式和语体体式
四、《高科技》语篇的功能分析
五、互文性语篇的风格特征及其产生成因
……
第十章 新媒体翻译语篇互文性的功能分析
第十一章 新媒体语篇的传播方式与互文性结构
第十二章 病毒式传播:流行语“被+××”现象解读
附录 专项调查
参考文献
后记
引言 我们生活的伟大时代
一、科技催生的信息时代
二、高速发展下的中国社会
第一章 互文性理论的西方源流
一、互文性理论的萌芽与起源
二、互文性概念的提出
三、互文性理论的形成
四、互文性理论的发展
第二章 互文性理论的中国态势
一、中国互文性思想的萌芽
二、互文性理论的引入与研究
三、互文性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第三章 新媒体语篇互文性的承载类型
一、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
二、新媒体中的新宠:自媒体
三、汉语新媒体语篇的承载类型
四、互文性机制下的汉语新媒体
第四章 新媒体语篇互文性的结构形态
一、成分性互文
二、语篇性互文
三、体裁性互文
第五章 新媒体语篇互文性的呈现方式
一、手机短信的互文性特质
二、互文性在短信中的呈现模式
三、互文手机短信的语篇机制
四、互文手机短信的语域特征
第六章 新媒体语篇修辞格的互文性分析:引用
一、互文性理论对汉语修辞学的启示
二、互文性理论与汉语修辞格的关系假设
三、汉语引用修辞格的互文性分析
第七章 新媒体语篇修辞格的互文性分析:仿拟
一、仿拟的类型及其互文性特征
二、仿拟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三、仿拟的生成过程与模式
四、仿拟生成的制约因素
第八章 新媒体语篇修辞格的互文性分析:谐音
一、谐音研究的历史传统
二、谐音语篇的构成与结构成分
三、谐音语篇常见的结构模式
四、谐音的篇际特征与语篇机理
第九章 新媒体语篇互文性的功能分析
一、语体和文体
二、语体和语篇之间的关系
三、《高科技》语篇的结构模式和语体体式
四、《高科技》语篇的功能分析
五、互文性语篇的风格特征及其产生成因
……
第十章 新媒体翻译语篇互文性的功能分析
第十一章 新媒体语篇的传播方式与互文性结构
第十二章 病毒式传播:流行语“被+××”现象解读
附录 专项调查
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