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刑事证据学
作者:王彬 著,王彬 编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0-01
ISBN:9787564580858
定价:¥5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为了满足刑事证据教学与研究的需要,本书编者以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两个规定》,以及**相关司法解释、规章等法律规范为依据,紧贴刑事司法实践,编写了这本《刑事证据学》教材。本次修订仍遵循本教材原来的基本架构,只在内容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更新。在内容上,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并体现刑事证据**的学术动向和研究成果;在体例上,按照刑事证据的内在逻辑、刑事诉讼推进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写,既突出刑事证据制度中的重点,又兼顾刑事证据制度的全面性。同时,根据每一章内容的不同特点设置“问题与思考”和“典型案例”,以便于学习者掌握刑事证据基本理论知识和刑事证据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王彬,男,河南淮滨人,法学博士、博士后,河南警察学院教授,郑州大学法学院诉讼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河南省第九批重点培育学科“侦查学”学科负责人;全国公安高等教育重点培育专业“侦查学”专业负责人;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刑事证据学”课程负责人。兼任中国警察法学会刑事执法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刑事诉讼法研究会常务理事。曾任郑州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现为刑事侦查局)党委委员、副支队长。
目录
第一章 刑事证据学概述
第一节 刑事证据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定位
第二节 刑事证据的渊源与立法模式
第三节 刑事证据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四节 刑事证据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刑事证据制度的沿革
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神示证据制度
第二节 大陆法系刑事证据制度的沿革
第三节 英美法系刑事证据制度的沿革
第四节 中国刑事证据制度的沿革
第三章 刑事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证据制度理论基础的不同观点
第二节 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
第四章 刑事证据制度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证据裁判原则
第二节 直接言词原则
第三节 自由心证原则
第五章 刑事证据的概念及相关问题
第一节 证据概念分析
第二节 刑事证据的概念与属性
第三节 两大法系国家证据属性说
第六章 刑事证据的法定种类
第一节 物证
第二节 书证
第三节 证人证言
第四节 被害人陈述
第五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与辩解
第六节 鉴定意见
第七节 勘验、检查笔录
第八节 辨认笔录
第九节 侦查实验笔录
第十节 视听资料
第十一节 电子数据
第七章 刑事证据的学理分类
第一节 刑事证据的学理分类概述
第二节 控诉证据与辩护证据
第三节 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第四节 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第五节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第六节 刑事证据的其他学理分类
第八章 刑事证明要素
第一节 刑事证明概述
第二节 刑事证明主体
第三节 刑事证明对象
第四节 刑事证明责任
第五节 刑事证明标准
第九章 刑事证明环节
第一节 刑事取证
第二节 刑事举证
第三节 刑事质证
第四节 刑事认证
第十章 推定与司法认知
第一节 推定
第二节 司法认知
第十一章 刑事证据规则
第一节 关联性规则
第二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第三节 非法自白排除规则
第四节 传闻证据排除规则
第五节 意见证据规则
第六节 最佳证据规则
第七节 品格证据规则
第八节 证人拒证特权规则
第九节 补强证据规则
第十节 我国刑事证据规则的现状与完善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节录)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法发[2010]20号)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法发[2010]20号)
参考文献
第一节 刑事证据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定位
第二节 刑事证据的渊源与立法模式
第三节 刑事证据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四节 刑事证据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刑事证据制度的沿革
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神示证据制度
第二节 大陆法系刑事证据制度的沿革
第三节 英美法系刑事证据制度的沿革
第四节 中国刑事证据制度的沿革
第三章 刑事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证据制度理论基础的不同观点
第二节 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
第四章 刑事证据制度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证据裁判原则
第二节 直接言词原则
第三节 自由心证原则
第五章 刑事证据的概念及相关问题
第一节 证据概念分析
第二节 刑事证据的概念与属性
第三节 两大法系国家证据属性说
第六章 刑事证据的法定种类
第一节 物证
第二节 书证
第三节 证人证言
第四节 被害人陈述
第五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与辩解
第六节 鉴定意见
第七节 勘验、检查笔录
第八节 辨认笔录
第九节 侦查实验笔录
第十节 视听资料
第十一节 电子数据
第七章 刑事证据的学理分类
第一节 刑事证据的学理分类概述
第二节 控诉证据与辩护证据
第三节 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第四节 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第五节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第六节 刑事证据的其他学理分类
第八章 刑事证明要素
第一节 刑事证明概述
第二节 刑事证明主体
第三节 刑事证明对象
第四节 刑事证明责任
第五节 刑事证明标准
第九章 刑事证明环节
第一节 刑事取证
第二节 刑事举证
第三节 刑事质证
第四节 刑事认证
第十章 推定与司法认知
第一节 推定
第二节 司法认知
第十一章 刑事证据规则
第一节 关联性规则
第二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第三节 非法自白排除规则
第四节 传闻证据排除规则
第五节 意见证据规则
第六节 最佳证据规则
第七节 品格证据规则
第八节 证人拒证特权规则
第九节 补强证据规则
第十节 我国刑事证据规则的现状与完善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节录)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法发[2010]20号)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法发[2010]20号)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