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页岩储层微观评价与开发模拟实验技术
作者:胡志明 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1-01
ISBN:9787030620422
定价:¥25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页岩储层微观评价与开发模拟实验技术》根据川南地区页岩气藏地质数据和完井数据,分别从理论研究、物理模拟及数值模拟系统研究了页岩储层微观评价方法并形成了页岩气开发模拟实验技术的理论成果。《页岩储层微观评价与开发模拟实验技术》共分为六章,首先介绍了国内外页岩气发展进程和相关实验技术发展现状,并依次探索了页岩气藏与储层物性特征、页岩微观结构特征与储集空间表征方法、页岩气赋存特征与含气量计算方法、页岩气输运机理与流动能力评价技术及页岩气开发动态物理模拟与产能评价技术。
作者简介
暂缺《页岩储层微观评价与开发模拟实验技术》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国内外页岩气发展进程 1
第二节 实验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2
参考文献 4
第二章 页岩气藏与储层物性特征 6
第一节 页岩气藏基本特征 6
一、构造特征 6
二、沉积特征 7
三、地层特征 8
四、地球化学特征 10
第二节 页岩储层物性测试技术 13
一、岩石矿物 14
二、密度 17
三、孔隙度 18
四、渗透率 20
五、含气性 27
第三节 页岩储层含水特征 30
一、页岩储层含水分布及特征 30
二、水的可动性研究 33
三、页岩吸水膨胀实验 37
第四节 页岩渗吸效应对气体赋存状态的影响 41
一、核磁共振技术表征页岩渗吸效应原理 42
二、页岩渗吸实验样品与方法 43
三、页岩饱和-渗吸过程T2 分布特征 46
第五节 本章小结 50
参考文献 51
第三章 页岩微观结构特征与储集空间表征方法 55
第一节 基于FIB-SEM 技术的孔隙类型研究 56
一、测试原理 56
二、实验仪器及测量方法 57
三、页岩孔隙类型分析 59
第二节 基于全岩心三维CT扫描技术的孔隙连通性分析方法 62
一、CT扫描原理 62
二、CT扫描岩心分析方法 62
三、孔隙结构与连通性分析 63
第三节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孔喉结构分析技术 66
一、原子力显微镜原理 66
二、AMF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67
三、微观孔隙特征参数计算 69
第四节 基于气体吸附法的孔径分布测试技术 70
一、气体吸附法实验原理 70
二、孔径分布数据处理方法 74
三、低温氮吸附孔径分布测试法 79
四、二氧化碳吸附孔径分布测试法 81
第五节 高压压汞孔径分布测试方法 82
一、高压压汞法实验原理 82
二、高压压汞仪及测量方法 83
三、毛细管压力曲线 84
第六节 页岩全尺度孔径分析方法 85
一、全尺度孔径分布测试方法 85
二、页岩全尺度孔径分布特征 86
第七节 本章小结 90
参考文献 91
第四章 页岩气赋存特征与含气量计算方法 92
第一节 页岩气赋存的机理、特征 92
一、页岩气赋存力学机制 92
二、页岩气微观赋存特征分析 95
三、页岩气赋存状态分析 99
第二节 吸附气测量技术 100
一、容积法测试吸附气 100
二、重量法测试吸附气 104
三、重量法与容积法结果对比 106
四、高压吸附特征 107
五、高压吸附模型 115
六、吸附气量影响因素分析 129
第三节 含气量计算方法 143
一、页岩含气量测试方法 143
二、含气量计算新方法 144
三、基于测井解释法的含气量计算方法 145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48
参考文献 150
第五章 页岩气输运机理与流动能力评价技术 153
第一节 微观扩散机理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 153
一、分子动力学模拟原理 154
二、模型建立和模拟参数 155
三、页岩气扩散模拟结果分析 158
第二节 微米尺度气体流动实验技术 162
一、实验装置 162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 163
第三节 近平衡态扩散能力测试技术 168
一、实验原理与方法 168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 171
三、广义扩散系数模型 174
第四节 稳态法流动能力测试技术 178
一、实验装置与方法 179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 180
三、吸附对流动能力的影响 184
四、含水对流动能力的影响 187
第五节 页岩裂缝应力敏感实验 190
一、实验材料及测试方法 191
二、裂缝应力敏感理论模型 192
三、基质渗透率的应力敏感性 193
四、人工裂缝应力敏感实验结果 195
五、支撑剂和裂缝滑移对应力敏感性的影响 197
第六节 流动能力评价模型 200
一、页岩气流动模型 200
二、页岩气流动耦合模型 203
三、实例应用与分析 210
第七节 本章小结 212
参考文献 213
第六章 页岩气开发动态物理模拟与产能评价技术 216
第一节 页岩气基质开发物理模拟方法 216
一、实验仪器及方案 216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 217
第二节 多点测压衰竭开发实验技术与方法 222
一、实验样品与方案设计 222
二、压力传播剖面结果与分析 224
三、吸附气与游离气动用规律 227
第三节 全直径岩心全生命周期开发模拟实验 230
一、实验流程 230
二、压力与产气速率分析 231
三、吸附气与游离气产出规律 232
第四节 核磁共振在线检测实验技术 235
一、核磁共振原理与实验方法 235
二、岩心样品和物性参数 238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239
第五节 页岩气产能计算方法及应用范围 245
一、经验递减法 245
二、现代产量递减法 247
三、模拟预测法 248
第六节 基于递减曲线法的产能评价方法 248
一、递减模型建立 248
二、产能预测及应用 251
第七节 页岩多级压裂水平气井产能模拟预测法 253
一、基于页岩气扩散与渗流耦合的双重介质数学模型 254
二、基于三线性流改进的产能预测模型 263
三、基于三重介质等效缝网的页岩气产能预测新模型 272
第八节 本章小结 280
参考文献 280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国内外页岩气发展进程 1
第二节 实验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2
参考文献 4
第二章 页岩气藏与储层物性特征 6
第一节 页岩气藏基本特征 6
一、构造特征 6
二、沉积特征 7
三、地层特征 8
四、地球化学特征 10
第二节 页岩储层物性测试技术 13
一、岩石矿物 14
二、密度 17
三、孔隙度 18
四、渗透率 20
五、含气性 27
第三节 页岩储层含水特征 30
一、页岩储层含水分布及特征 30
二、水的可动性研究 33
三、页岩吸水膨胀实验 37
第四节 页岩渗吸效应对气体赋存状态的影响 41
一、核磁共振技术表征页岩渗吸效应原理 42
二、页岩渗吸实验样品与方法 43
三、页岩饱和-渗吸过程T2 分布特征 46
第五节 本章小结 50
参考文献 51
第三章 页岩微观结构特征与储集空间表征方法 55
第一节 基于FIB-SEM 技术的孔隙类型研究 56
一、测试原理 56
二、实验仪器及测量方法 57
三、页岩孔隙类型分析 59
第二节 基于全岩心三维CT扫描技术的孔隙连通性分析方法 62
一、CT扫描原理 62
二、CT扫描岩心分析方法 62
三、孔隙结构与连通性分析 63
第三节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孔喉结构分析技术 66
一、原子力显微镜原理 66
二、AMF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67
三、微观孔隙特征参数计算 69
第四节 基于气体吸附法的孔径分布测试技术 70
一、气体吸附法实验原理 70
二、孔径分布数据处理方法 74
三、低温氮吸附孔径分布测试法 79
四、二氧化碳吸附孔径分布测试法 81
第五节 高压压汞孔径分布测试方法 82
一、高压压汞法实验原理 82
二、高压压汞仪及测量方法 83
三、毛细管压力曲线 84
第六节 页岩全尺度孔径分析方法 85
一、全尺度孔径分布测试方法 85
二、页岩全尺度孔径分布特征 86
第七节 本章小结 90
参考文献 91
第四章 页岩气赋存特征与含气量计算方法 92
第一节 页岩气赋存的机理、特征 92
一、页岩气赋存力学机制 92
二、页岩气微观赋存特征分析 95
三、页岩气赋存状态分析 99
第二节 吸附气测量技术 100
一、容积法测试吸附气 100
二、重量法测试吸附气 104
三、重量法与容积法结果对比 106
四、高压吸附特征 107
五、高压吸附模型 115
六、吸附气量影响因素分析 129
第三节 含气量计算方法 143
一、页岩含气量测试方法 143
二、含气量计算新方法 144
三、基于测井解释法的含气量计算方法 145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48
参考文献 150
第五章 页岩气输运机理与流动能力评价技术 153
第一节 微观扩散机理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 153
一、分子动力学模拟原理 154
二、模型建立和模拟参数 155
三、页岩气扩散模拟结果分析 158
第二节 微米尺度气体流动实验技术 162
一、实验装置 162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 163
第三节 近平衡态扩散能力测试技术 168
一、实验原理与方法 168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 171
三、广义扩散系数模型 174
第四节 稳态法流动能力测试技术 178
一、实验装置与方法 179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 180
三、吸附对流动能力的影响 184
四、含水对流动能力的影响 187
第五节 页岩裂缝应力敏感实验 190
一、实验材料及测试方法 191
二、裂缝应力敏感理论模型 192
三、基质渗透率的应力敏感性 193
四、人工裂缝应力敏感实验结果 195
五、支撑剂和裂缝滑移对应力敏感性的影响 197
第六节 流动能力评价模型 200
一、页岩气流动模型 200
二、页岩气流动耦合模型 203
三、实例应用与分析 210
第七节 本章小结 212
参考文献 213
第六章 页岩气开发动态物理模拟与产能评价技术 216
第一节 页岩气基质开发物理模拟方法 216
一、实验仪器及方案 216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 217
第二节 多点测压衰竭开发实验技术与方法 222
一、实验样品与方案设计 222
二、压力传播剖面结果与分析 224
三、吸附气与游离气动用规律 227
第三节 全直径岩心全生命周期开发模拟实验 230
一、实验流程 230
二、压力与产气速率分析 231
三、吸附气与游离气产出规律 232
第四节 核磁共振在线检测实验技术 235
一、核磁共振原理与实验方法 235
二、岩心样品和物性参数 238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239
第五节 页岩气产能计算方法及应用范围 245
一、经验递减法 245
二、现代产量递减法 247
三、模拟预测法 248
第六节 基于递减曲线法的产能评价方法 248
一、递减模型建立 248
二、产能预测及应用 251
第七节 页岩多级压裂水平气井产能模拟预测法 253
一、基于页岩气扩散与渗流耦合的双重介质数学模型 254
二、基于三线性流改进的产能预测模型 263
三、基于三重介质等效缝网的页岩气产能预测新模型 272
第八节 本章小结 280
参考文献 280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