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准征收研究

准征收研究

作者:王玎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8-01

ISBN:9787520388733

定价:¥10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准征收,是指国家以增进公共利益为目的,通过抽象行政行为、具体行政决定或在事实上对私有财产权造成特别牺牲,严重影响私人对财产的使用或财产经济价值,从而应当给予经济或其他补偿的法律制度。构建准征收制度,就是为了制约国家应征收而不征收,通过行政手段任意干涉财产权行使及侵害私有财产价值的行为,进而形成一套保障公民财产权利的准征收制度体系。准征收补偿措施包括非经济补偿措施和经济补偿措施。准征收非经济补偿措施包括消除财产利用妨碍、恢复财产原状、调整财产管制行为、土地发展权转让以及其他符合经济利益互惠标准的补偿措施五类。
作者简介
  王玎,1990年生,北京电子科技学院讲师,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宪法学、行政法学等。曾获第七届、第九届应松年行政法学奖学金,第十三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第四届、第八届蔡定剑宪法学优秀论文提名奖,宝钢优秀学生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彭真奖学金等荣誉。在《法学评论》《华东政法大学学报》《行政法学研究》等CSSCI核心期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项目1项。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现有研究成果述评
一 国内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二 域外研究发展趋势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
第一章 准征收的提出:社会义务与征收之间
第一节 财产权的“三元结构”体系:自由、社会义务与征收
一 从财产权绝对自由到社会义务与征收
二 财产权“三元结构”体系形成
第二节 财产权“三元结构”的异化
一 征收的严苛条件不能适应行政权力扩张的需要
二 财产权社会义务的突破
三 准征收概念的提出
第三节 准征收概念的界定
一 明确准征收概念的意义
二 准征收概念的厘清
第四节 构建准征收制度面临的问题
一 准征收与财产权社会义务的界限难以划定
二 准征收补偿法律依据匮乏
三 行政规范性文件是财产权特别牺牲的主要政策载体
四 构建准征收制度的路径不明
五 缺乏补偿标准
六 补偿方式单一
第二章 准征收识别标准
第一节 期待(忍受可能性理论标准
一 形式区别理论式微:期待(忍受可能性理论标准产生的背景
二 期待(忍受可能性理论标准的发展
第二节 特别牺牲理论标准
一 特别牺牲理论标准在德国联邦普通法院的诞生及发展
二 中国台湾地区“司法院”“大法官”释字中特别牺牲理论标准的运用
三 中国台湾地区财产权遭受特别牺牲的争点问题
第三节 比例原则审查
一 比例原则的运用:无偿提交出版品义务案
二 通过比例原则标准所提出的“应予公平补偿的内容限制”
第四节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典型案例中的管制征收识别标准
一 管制行为是否属于物理性侵占
二 管制行为是否属于经济利益互惠
三 财产权行使是否构成对公共或他人的妨碍
四 管制行为是否符合公共利益
五 管制行为对财产价值的影响程度
第五节 中国准征收识别标准体系构建
一 构建准征收识别标准体系的考量因素
二 中国准征收识别标准体系
第三章 准征收类型检视
第一节 财产权权能限制
一 农村集体土地不得用于非农业开发建设
二 对人均租住面积要求过高的房屋租赁管制
三 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管制
四 房屋建筑管制
五 房屋交易期限管制
六 文物古迹保护中对财产权的限制
七 森林采伐限制
第二节 财产权义务负担
一 非国有文物所有人修缮、保养义务
二 水土保持地权利人营造植物保护带、修筑水平梯田义务
三 城市住宅小区强制配套建设公共设施
第三节 财产权公益使用
第四节 财产权行政许可的中止、变更或撤回
一 行政许可中止
二 行政许可变更
三 行政许可撤回
第五节 财产权去除
第六节 对财产权事实上的不利影响
一 对财产经济价值减损较重的行为
二 对财产利用造成严重妨碍的行为
第四章 构建准征收制度的路径
第一节 域外准征收制度的形成路径
一 以请求认定“剥夺”为核心的美国准征收制度体系
二 德国联邦普通法院与联邦宪法法院并行的准征收制度体系
三 中国台湾地区“大法官”释字创造的“开放式”准征收制度体系
第二节 构建准征收制度的中国进路
一 准征收制度在宪法规范中的缺失
二 在单行立法中规定准征收补偿易形成“依法补偿”的准征收识别标准
三 《宪法》财产权条款应确立“四元结构”模式
第三节 准征收立法的法律保留原则和“唇齿条款”原则
一 财产权管制的合法性前提:确立准征收立法法律保留原则
二 确立准征收立法的“唇齿条款”原则
第五章 准征收补偿
第一节 准征收非经济补偿措施
一 消除财产利用妨碍
二 恢复财产原状
三 调整财产管制行为
四 土地发展权转让
五 其他符合经济利益互惠标准的补偿措施
第二节 准征收经济补偿措施
一 采用适当经济补偿原则
二 适当经济补偿的考量因素
三 适当经济补偿金额的确定方式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