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哲学史》四十年文选(全五卷)

《中国哲学史》四十年文选(全五卷)

作者:陈来,李存山 著,陈鹏,赵金刚,章伟文,刘丰,高海波 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6-01

ISBN:9787520175487

定价:¥149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史》创刊于1980年,已经成为展示中国哲学史研究新成果的平台。为了总结四十年来走过的历程,更好地推进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国哲学史》编辑部从四十年来发表于《中国哲学史》的学术论文中精选了一百六十余篇,分为五卷,力图能较为全面地反映中国哲学史研究界过去四十年的整体研究面貌,也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借鉴与启发。
作者简介
  主编为陈来(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李存山(中国哲学史学会原副会长、《中国哲学史》主编)。
目录
《第一卷 中国哲学总论与方法论》目录
第一编 总论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史
哲学与哲学史 冯友兰3
关于中国哲学史的范围、对象和任务 张岱年29
研究中国哲学史的基本功 任继愈42
中国哲学史研究要进一步科学化 石峻46
重视人才的培养,促进哲学史研究工作 侯外庐49
哲学史对象和范围的再研究 杨宪邦52
论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对象问题 陈俊民64
再谈中国哲学史学 辛冠洁77
试谈中国哲学中的三个基调 杜维明86
中国哲学关于人生价值的思想 张岱年96
中国哲学对人的类价值的探讨 葛荣晋101
对孔子有关人的价值学说的几点看法 许抗生107
儒家之“义”与人的价值 周桂钿112
从理欲之辨看儒家的人生价值观 李明友115
人的价值思想的普遍哲学意义 余敦康118
人的价值三议 辛冠洁121
论我国传统人生的价值取向及其社会效应 李锦全123
中国传统哲学的主题及其在现代和未来的意义 刘文英132
中国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 杨宪邦144
第二编 中国哲学的现代意义
用现实眼光看儒学复兴问题 余敦康161
中国传统哲学的和谐观念与现代化 张庆熊163
儒家伦理与经济发展 杨明170
寻找传统哲学与现实的结合点 葛荣晋178
中国哲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李宗桂187
“太和”观念对当今人类社会可有之贡献 汤一介203
儒学定位的历史脉络与当代意涵 景海峰209
从仁的四个层面看普遍伦理的可能性 蒙培元221
儒学生存形态的历史形成与未来转化 李维武234
第三编 中国哲学方法论及相关论题
要研究中国古代的辩证逻辑 冯契249
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的挑战 陈来253
中国现代哲学中的方法论意识 胡军265
什么是哲学与为什么要研究哲学史?
——兼谈中国哲学的合法性 黄裕生276
建立基于中国哲学原则的环境伦理学 乔清举283
“中国哲学合法性”解疑 宋志明299
经史传统与中国的哲学和学术分科 李存山308
《第二卷 儒释道与中国哲学》目录
第一编 儒家哲学
从孔子的境界说看儒学的基本精神 蒙培元3
道德形上学和礼法互补
——战国儒学的两个重要理论推进 白奚19
伦理原则与心性本体
——儒家“仁内义外”与“仁义内在”说的内在一致性 李景林33
谈宋明理学中的体用一原观 朱伯崑45
周敦颐《通书》《太极图说》关系考
——兼论周敦颐的本体论思想 徐洪兴56
“先识造化”:张载的气本论哲学 李存山72
陆象山的实学 杜维明97
朱熹的易学思想 余敦康119
王守仁“知行合一”说新探 程宜山133
湛甘泉“随处体认天理”说的哲学含蕴 冯达文145
理学与儒家人格学说的衍化 杨国荣156
道学视野下的船山心性学
——以《读四书大全说》的《大学》部分为中心 陈来170
王夫之《周易内传》的解释学 张学智188
王夫之“变”学发微 向世陵205
第二编 道家、玄学与道教哲学
中国哲学史的里程碑——老子的“无” 任继愈221
“齐物”三义——《庄子·齐物论》主题分析 陈少明226
魏晋之际关于名实、才性的辩论 冯友兰240
魏晋玄学对老庄“道”的革新 康中乾255
西晋贵无思想考辨 王晓毅270
郭象的《庄子注》和庄周的《庄子》 汤一介290
从超越逍遥到足性逍遥之转化
──兼论郭象《庄子注》之诠释方法 刘笑敢300
“本无”与“释无”:郭象本体论中的有无之辨 杨立华318
原始道家的道论与心性论 张广保331
论吴筠的道教哲学思想 李刚351
自由、自然与境界
——论成玄英的《庄子疏》 李大华362
近代老学中的道论 刘固盛379
第三编 佛教哲学
中国佛教心性论哲学范畴网络 方立天393
简论中国佛教的佛性学说与因果观 赖永海405
中国佛教大乘意识的萌芽与树立 圣凯414
慧远的佛教哲学思想研究 许抗生428
从僧肇的《维摩经》诠释看其对善巧方便概念及思想的理解 程恭让 韩成才438
论隋唐佛教宗派的思想特点 石峻 方立天454
慧能的思想与《坛经》的演变 郭朋469
天台智顗的如来藏思想述评 李四龙481
天台佛学的入世精神 张风雷496
第四编 儒、释、道哲学比较
孔子之仁与老子之自然——关于儒道关系的一个新考察 刘笑敢513
论儒道互补 牟钟鉴 林秀茂528
《易传》与《老子》的辩证思维 郑万耕546
说“阳儒阴释”——理学与佛学的联系和差别 崔大华558
也谈两晋时代的玄佛合流问题 洪修平568
《第三卷 新出简帛与早期哲学史研究》目录
第一编 简帛研究与哲学史
出土简帛对文献考据方法的启示
——文献析读、证据比较及文本演变 刘笑敢3
《老子》简、帛本与传世本关系的几个“模型” 李存山25
《恒先》研究综述
——兼论《恒先》今后研究的方法 曹峰33
第二编 帛书与早期儒道哲学
试论《黄老帛书》的“道”和“无为”思想 葛荣晋59
黄老帛书《经法》的政治哲学
——兼论渊源于稷下之学 胡家聪70
试析帛书《黄帝四经》“道生法”思想的内涵及意义 荆雨81
试论《黄帝四经》中的“心” 匡钊92
“慎独”与帛书《五行》思想 陈来102
再论“五行”与“聖智” 郭齐勇116
《五行》、《中庸》差异论 任蜜林127
德行内外——以简帛《五行》篇为中心 孟庆楠141
第三编 郭店竹简与早期儒家哲学
郭店简与《礼记》 李学勤155
关于《唐虞之道》的几个问题 王博161
《大学》早出新证 梁涛168
论《性自命出》与思孟学派的关系 丁四新180
“身心合一”之“仁”与儒家德性伦理
——郭店竹简“”字及儒家仁爱的构成 王中江192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与荀子的情性哲学 颜炳罡209
《性自命出》与《淮南子·缪称》论“情” 刘乐贤217
郭店儒简的宗教诠释 欧阳祯人226
第四编 道家哲学新证
楚简本《老子》“大植若屈”等新解 吴根友239
庄子思想中的道、一、气
——比照郭店楚简《老子》和《太一生水》 李存山246
《亘先》及战国道家哲学论题探究 郭梨华255
《太一生水》的“水”与万物之生成
——兼论《太一生水》的成文年代 白奚276
《恒先》的文本研究与思想解释 陈静288
“水善利万物而有争”
——从北大汉简《老子》看《老子》第八章及《老子》文本的发展与演变 崔晓姣302
《第四卷 经典诠释与哲学史新探》目录
第一编 玄学与中国哲学研究的推进
从张湛《列子注》和郭象《庄子注》的比较看魏晋玄学的发展 汤一介3
论魏晋玄学的特质和价值 冯达文22
裴的玄学思想 余敦康33
第二编 中国哲学的概念范畴研究
开展中国哲学固有概念范畴的研究 张岱年49
“天”与“人” 许抗生62
“有”与“无” 司马文66
“心”与“物” 宋志明71
“理”与“气” 方克立76
“动”与“静” 李中华80
第三编 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哲学研究
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 张世英87
试读《大学》 叶秀山96
分析哲学与中国哲学 杨国荣106
“出生入死”的智慧:读叶秀山先生有关《老子》的临终札记 李猛119
第四编 先秦汉唐经典诠释
经典的条件:以早期儒家经典的形成为例 王中江135
“王者无外”与“夷夏之防”
——公羊三世说与夷夏观念的冲突与协调 干春松147
论《春秋纬》中的春秋学思想 任蜜林159
王肃的三《礼》学与“郑王之争” 刘丰178
论中唐春秋学的义例思想 刘宁201
第五编 宋明经典诠释
玩味与涵泳——宋代解经学的一个重要方法 谷继明217
卦序与时义:程颐对王弼释《易》体例的超越 杨立华228
儒学经传的怀疑与否定中的论说方式
——以王阳明、陈确的《大学》辨正为例 陈立胜240
刘宗周《人谱》析论 何俊254
王船山《论语》诠释中的气质人性论 陈来266
王夫之对礼乐的理学疏解
——以《礼记·乐记》为中心 张学智280
修天德以成王道
——王船山对《中庸》义理的疏解与阐发 陈明290
第六编 清代与近现代经典诠释
礼学即理学——定海黄氏父子的义理学 吴飞313
清儒对郑玄注《孝经》的辩护 吴仰湘332
康有为经学思想调整刍议
——以《春秋董氏学》与《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的比较为例 张翔345
章太炎的“新经学” 陈壁生368
论“六经皆礼”说及其延伸路径 顾涛386
《第五卷 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型》目录
第一编 总论
中国近代哲学的特点、形态和意义 陈庆坤3
西方逻辑东渐与中国近代思维方式的嬗变 曾昭式14
试论中国近代哲学史上的进化论 曾乐山23
中国近代的实证论思潮及其历史特点 杨国荣34
20世纪中国名辩(逻辑)研究 董志铁46
论柏格森哲学在中国近代的影响 陈卫平58
当代新儒家对儒学宗教性问题的反思 郭齐勇73
中国易学研究在21世纪 杨庆中95
第二编 近代哲学研究
澄清不同层面的“群己权界”
——基于严复《群己权界论》的分析 郭萍109
康有为与今文经学 杨向奎126
康有为的经学近代化改革及其失败 姜广辉 李有梁136
章太炎《訄书》(重订本)对中国学术思想变迁的评价 孔繁153
梁启超的佛学思想 高振农166
孙中山的现代化文化理念 孙尚扬178
第三编 现代哲学研究
汤用彤与胡适 汤一介187
“法相”与“唯识”何以分宗?
——试论“唯识、法相分宗说”在欧阳竟无佛学思想中的奠基地位 张志强205
论梁漱溟的多元文化观 曹跃明232
心性圆融
——马一浮心性论体系的建构与展开 许宁242
在知识与智慧之间
——金岳霖哲学的历史意蕴 陈晓龙251
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贡献 蒙培元262
冯友兰《新理学》方法论批判 胡军267
一个分析的现代儒学
——冯友兰新理学方法评析 陈鹏278
蒙文通经学思想探析 蔡方鹿293
张东荪多元认识论简析
——兼述张东荪对康德认识论的倒退 李景林308
傅斯年、徐复观论“生”与“性”之关系及其思想史意义 刘俊315
经史之间:印顺佛教经史研究与近代知识的转型 龚隽326
论贺麟前期思想的特点 张学智347
以生命的精神价值为中心
——方东美论中国哲学的“通性与特点” 余秉颐364
简论陈荣捷对儒学的世界性贡献 周炽成375
史学诠释的新模式——简论钱穆的理学观 汪学群384
牟宗三三系论的理论贡献及其方法终结 杨泽波392
代总结
时代·传统·中国哲学
——时代课题与中国哲学史研究三十年来的演进逻辑 张志强411
编辑出版说明431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