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城市民俗:时空转向与文化记忆
作者:徐锦江,包亚明,杜梁 著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0-01
ISBN:9787547617465
定价:¥7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稿是一部论文合集,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学者主编,汇集了众多民俗学者在城市民俗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分为理论视野、实践研究、上海经验、全球前沿四部分,详述了民俗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城市中的民俗实践、上海的民俗事象与相关实践、全球学界对于城市民俗的探索。文稿质量较好,观点成熟,调研扎实,论述清晰。
作者简介
主编 徐锦江简介: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上海社科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城市文化、大众传播。出版有《愚园路》《流言研究》等10余种书籍,另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领衔多项关于城市软实力和城市文化方面的研究课题。执行主编 包亚明简介: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专长主要为都市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先后承担过上海市和教育部重大项目。出版专著2部,主编6部,主编有《都市与文化》译丛。
目录
部分理论视野
城市民俗圈理论及其与城市文化分层的关系程洁 / 3
城市化过程中的民俗学田野作业刘铁梁 / 15
新型城镇化语境下民俗文化反哺的效能与维度刘爱华 / 34
城市化背景下民俗学的“时空转向”: 从民间文化到大众文化
徐赣丽 / 50
都市传说分类方法述论李扬张建军 / 72
第二部分实践研究
城市庙会: 人性本质的释放与张扬蔡丰明 / 89
城市化过程中的民间信仰遗产保护研究田兆元 / 98
中国都市民俗学的学科传统与日常转向
——以北京生育礼俗变迁为例岳永逸 / 109
城市日常生活实践的自愈与回归
——民俗传承变迁路径的第四种解释鞠熙 / 134
现代日本社会的“祭礼”
——以都市民俗学为视角王晓葵 / 151第三部分上海经验
都市传说中的文化记忆及其意义建构
——以上海龙柱传说为例黄景春 / 169
传统的固守与变迁: 上海清明节祭扫习俗的都市化进程
王均霞 / 186
文化遗产保护在上海新城镇建设中的意义毕旭玲 / 204
都市民间文学的新业态
——关于“上海故事汇”郑土有 / 217
第四部分全球前沿
国外城市民俗研究综述程鹏 / 233
形象与想象: 柏林的都市民族学
[德] 沃尔夫冈·卡舒巴(Wolfgang Kaschuba)著安德明译 / 249
建构城市特性: 瑞士民俗学理论新视角
——以托马斯·亨格纳的研究为例户晓辉 / 262
城市化与城市民俗学
——韩国民俗学的转型探索高静 / 287
通往“新都市民俗学”之路
——从日本都市民俗学及其问题谈起[日] 中村贵 / 302
城市民俗圈理论及其与城市文化分层的关系程洁 / 3
城市化过程中的民俗学田野作业刘铁梁 / 15
新型城镇化语境下民俗文化反哺的效能与维度刘爱华 / 34
城市化背景下民俗学的“时空转向”: 从民间文化到大众文化
徐赣丽 / 50
都市传说分类方法述论李扬张建军 / 72
第二部分实践研究
城市庙会: 人性本质的释放与张扬蔡丰明 / 89
城市化过程中的民间信仰遗产保护研究田兆元 / 98
中国都市民俗学的学科传统与日常转向
——以北京生育礼俗变迁为例岳永逸 / 109
城市日常生活实践的自愈与回归
——民俗传承变迁路径的第四种解释鞠熙 / 134
现代日本社会的“祭礼”
——以都市民俗学为视角王晓葵 / 151第三部分上海经验
都市传说中的文化记忆及其意义建构
——以上海龙柱传说为例黄景春 / 169
传统的固守与变迁: 上海清明节祭扫习俗的都市化进程
王均霞 / 186
文化遗产保护在上海新城镇建设中的意义毕旭玲 / 204
都市民间文学的新业态
——关于“上海故事汇”郑土有 / 217
第四部分全球前沿
国外城市民俗研究综述程鹏 / 233
形象与想象: 柏林的都市民族学
[德] 沃尔夫冈·卡舒巴(Wolfgang Kaschuba)著安德明译 / 249
建构城市特性: 瑞士民俗学理论新视角
——以托马斯·亨格纳的研究为例户晓辉 / 262
城市化与城市民俗学
——韩国民俗学的转型探索高静 / 287
通往“新都市民俗学”之路
——从日本都市民俗学及其问题谈起[日] 中村贵 / 30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