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世纪末文学的流变
作者:张伯存,卢衍鹏,曹金合 著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4-01
ISBN:9787519458829
定价:¥9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人道主义、个人主义到“个人化写作”的思潮和文学现象考察“个人”的历史境遇和嬗变;通过80年代的现代化、“现代派”文学与90年代的现代性关联考察“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以及“个人”的现代性体验;挖掘“寻根文学”在当代中国确立“价值连续性”的文化使命的意义;通过分析先锋小说的命运考察文学演进的规律;通过新写实小说和作家个案研究探讨文学的延续、渐进、让渡。本书注重贯通的历史脉络、线索,在传统文化、革命历史、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叠加的大历史观中构建起立体观照“现代”、“个人”、国家、文化、市场经济、文学内容与形式、文学规律相融合的交叉格局并使之互动、呼应,形成一个整体。
作者简介
张伯存,1968年生,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山东大学博士后。山东省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持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得省市级奖励10余项,出版著作《中国传统文化选讲》(人民出版社2017)、《青灯的趣味》(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等10余部,在CSSCI来源期刊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书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
目录
引言
第一章从人道主义、个人主义到“个人化写作”
第一节个人主义话语的依附性生存
第二节人道主义的苦难展示与启蒙话语
第三节走向世俗的人道主义与个人的自我本质化
第四节远离公共生活的个人化写作与个人的非历史化
第二章80年代的现代化、“现代派”文学与90年代的现代性之
关联
第一节文学的“现代”:一个中国文学无法回避的超级词汇
第二节文学的幻象:“改革”的意识形态与现代化的想象
第三节现代化叙事的流变:从改革文学到“现代派”小说
第四节文学现代性的纷争:从现代到后现代
第三章“寻根”:回到文明自身
第一节韩少功:从文化批判到抵抗现代性
第二节王安忆:从小鲍庄到大上海
第三节阿城:知识结构与文化构成
第四章先锋小说:嬗变中的延续
第五章跨越80和90年代的新写实小说
第一节新写:叙事策略的谱系寻踪
第二节新实:主题意蕴的范式转型
第三节新义:价值观念的源流嬗变
第六章莫言的文学坚守及对20世纪中国历史与现实的穿越
第一节演绎故事:历史与现实的主体性穿越
第二节铺排情节:文本肌理组织的布局衍化
第三节叙述语言:审美赋型载体的怪味探寻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从人道主义、个人主义到“个人化写作”
第一节个人主义话语的依附性生存
第二节人道主义的苦难展示与启蒙话语
第三节走向世俗的人道主义与个人的自我本质化
第四节远离公共生活的个人化写作与个人的非历史化
第二章80年代的现代化、“现代派”文学与90年代的现代性之
关联
第一节文学的“现代”:一个中国文学无法回避的超级词汇
第二节文学的幻象:“改革”的意识形态与现代化的想象
第三节现代化叙事的流变:从改革文学到“现代派”小说
第四节文学现代性的纷争:从现代到后现代
第三章“寻根”:回到文明自身
第一节韩少功:从文化批判到抵抗现代性
第二节王安忆:从小鲍庄到大上海
第三节阿城:知识结构与文化构成
第四章先锋小说:嬗变中的延续
第五章跨越80和90年代的新写实小说
第一节新写:叙事策略的谱系寻踪
第二节新实:主题意蕴的范式转型
第三节新义:价值观念的源流嬗变
第六章莫言的文学坚守及对20世纪中国历史与现实的穿越
第一节演绎故事:历史与现实的主体性穿越
第二节铺排情节:文本肌理组织的布局衍化
第三节叙述语言:审美赋型载体的怪味探寻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