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1978—2018年司法秩序的国家方案与地方图景
作者:葛天博 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10-01
ISBN:9787308206358
定价:¥5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1978-2018年,社会秩序建设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其中,通过司法改革促进新型司法秩序的建设是国家始终不变的旋律。围绕司法秩法的建构,理想的国家方案与现实的地方图景之间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与冲突。司法改革是司法秩序建构的手段之一,司法秩序的改革遇到了改革的司法秩序。国家管理体制在纵向上的层级结构,导致了理想司法秩序与现实司法秩序的分而治之。诸多影响司法秩序建构的问题,未能通过司法改革获得解决,司法改革的某些举措反倒加剧了冲突。《1978-2018年司法秩序的国家方案与地方图景》包括绪论、主体内容与后记三个部分。
作者简介
葛天博,生于1971年,男,安徽濉溪人。2011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获法理学博士学位。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后。现任长江师范学院副教授、重庆市政治学会常务理事、涪陵区法学会副会长,并被西南政法大学人权教育与研究中心聘为兼职研究员。先后发表论文近50篇,出版专著《司法基础理论范畴探析》《司法中的人民利益:司法治理的选择与实践研究》,主持、参与省部级以上社科规划项目3项。教学中长期运用Seminar教学法、翻转式教学法,自创课题项目分组研究式教学法。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司法秩序的司法改革
第一节 秩序与司法秩序
第二节 司法秩序建构的理想图景与现实冲突
第三节 司法秩序与司法改革
第二章 经济秩序转轨与“案多人少”的形成一
第一节 计划经济秩序中社会纠纷处理范式
第二节 市场经济秩序中社会纠纷处理范式
第三节 两种经济秩序中社会纠纷处理范式比较
第四节 经济秩序转轨与“案多人少”的初步形成
第三章 社会秩序规制与人权保障的加强
第一节 社会秩序失范的形成与表现
第二节 “严打”整治的政策支持与问题衍生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修改与刑事审判公正
第四章 依法执政建设与司法保障的调整
第一节 《行政诉讼法》实施与司法治理模式的开启
第二节 行政受案范围与行政判决类型
第三节 行政判决执行难与判决既判力公信
第四节 司法地方化与省一级人财物统管改革
第五章 审判秩序调整与司法责任的落实
第一节 司法行政化与“以审判为中心”改革
第二节 立案登记制与法官员额制改革
第三节 公检法分工负责与法官责任制建设
第四节 涉诉信访与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设立
第五节 法律解释的司法竞争与指导性案例的地方性
第六章 司法规律初探与司法改革的症结
第一节 社会主义司法规律:双轨科层结构下合政策性职权主义
第二节 争议与共识:四十年司法理论研究
第三节 国家法院地方管理:司法改革困境的症结
第七章 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后理想司法秩序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司法秩序的动力、机制与正义输出
第二节 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与法治正义输出的共向
第三节 社会矛盾结构转变与法治转型耦合的进路
第四节 从“治”法到“法”治:新政法关系的秩序建构
第五节 建构国家司法与社会司法协同的司法模式
第六节 矛盾纠纷多元多层解决体系的建构
结论
后记
第一章 司法秩序的司法改革
第一节 秩序与司法秩序
第二节 司法秩序建构的理想图景与现实冲突
第三节 司法秩序与司法改革
第二章 经济秩序转轨与“案多人少”的形成一
第一节 计划经济秩序中社会纠纷处理范式
第二节 市场经济秩序中社会纠纷处理范式
第三节 两种经济秩序中社会纠纷处理范式比较
第四节 经济秩序转轨与“案多人少”的初步形成
第三章 社会秩序规制与人权保障的加强
第一节 社会秩序失范的形成与表现
第二节 “严打”整治的政策支持与问题衍生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修改与刑事审判公正
第四章 依法执政建设与司法保障的调整
第一节 《行政诉讼法》实施与司法治理模式的开启
第二节 行政受案范围与行政判决类型
第三节 行政判决执行难与判决既判力公信
第四节 司法地方化与省一级人财物统管改革
第五章 审判秩序调整与司法责任的落实
第一节 司法行政化与“以审判为中心”改革
第二节 立案登记制与法官员额制改革
第三节 公检法分工负责与法官责任制建设
第四节 涉诉信访与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设立
第五节 法律解释的司法竞争与指导性案例的地方性
第六章 司法规律初探与司法改革的症结
第一节 社会主义司法规律:双轨科层结构下合政策性职权主义
第二节 争议与共识:四十年司法理论研究
第三节 国家法院地方管理:司法改革困境的症结
第七章 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后理想司法秩序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司法秩序的动力、机制与正义输出
第二节 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与法治正义输出的共向
第三节 社会矛盾结构转变与法治转型耦合的进路
第四节 从“治”法到“法”治:新政法关系的秩序建构
第五节 建构国家司法与社会司法协同的司法模式
第六节 矛盾纠纷多元多层解决体系的建构
结论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