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汉传佛教与亚洲城市生活

汉传佛教与亚洲城市生活

作者:刘懿凤,[新加坡] 许源泰 编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6-01

ISBN:9787518810741

定价:¥19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为“佛教与亚洲城市生活——纪念新加坡开埠20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内容围绕“汉传佛教与亚洲城市生活”这一宗教史、亚洲文明史上的重要议题展开,探讨以城市为背景的汉传佛教发展以及其与各阶层民众之间的互动,共分为“汉传佛教信仰在亚洲城市的弘传”“汉传佛教寺院与亚洲城市空间结构”“汉传佛教信仰与亚洲城市市民的精神生活”“汉传佛教寺院与亚洲城市日常生活”“汉传佛教僧众与亚洲城市市民的交往与互动”等五大主题,分享有关亚洲城市经验与观点。
作者简介
  刘懿凤,1988年生于上海。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全球史研究院讲师。2011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德语文学学士、汉语言文学学士(第二专业),2013年获复旦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2019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2019-2021年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近现代佛教、佛教观念史与社会生活史、禅宗。出版专著《近代江南丛林的神圣建构以来果振兴扬州高旻寺为例》,论文见于《世界宗教文化》《宗教研究》《佛学研究》、Studies in Chinese Religions、TheVoice of Dhamna等期刊。
目录
总序
序言
致辞
中古城市生活与宗教:以《洛阳伽蓝记》为核心——基于经典社会学理论的反思
中国古代佛寺与民众的日常公共生活空间
中古史上的“飞行皇帝”
通天帝国——武则天神都的佛教空间结构
宋代江南地区城市空间中的接待寺
浅谈佛教对唐宋时期妇女婚姻家庭生活的影响
明代寺院经济研究——以南京八大寺公田租税纠纷与诉讼为中心的考察
憨山德清“乙未之狱”——由“动”归“静”的转折
运河、盐商与帝王——“文化江南”场域中的扬州高旻寺
龟城内外——清初成都佛教的恢复
民国城市寺僧的分布、构成与弘法模式——以上海为例
太虚大师、谭云山与印度——台湾档案中新材料所反映的近代佛教史实
汉传佛教寺院与东南亚华人社会
身份危机与生存困境中的精神世界——以建国前的新加坡汉传佛教僧俗移民为例
信仰、文化与族群——1898年至1920年新加坡双林寺的观念世界与人际网络
以诗弘法——大乘佛教与早期新加坡华文旧体诗
试论越南入世佛教的新近发展与精神观照——以“调适性”理论为进路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