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河北省重要地质遗迹(精)
作者:张兆祎
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9-01
ISBN:9787562548263
定价:¥39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全国重要地质遗迹调查成果之一,全面展示了河北省重要地质遗迹类型、分布及特征,从构造地质演化和地貌形成与演变过程两个视角,系统解读了地质遗迹(景观)形成的物质条件及其成因,在总结地质遗迹时空分布特征与规律的基础上,对全省重要地质遗迹进行了自然区划,对其典型性、稀有性、完整性等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科普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等进行了评述,采取单因素和综合两种方式对全省重要地质遗迹进行评价,提出了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议,为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地质遗迹(景观)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可供从事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地质公园建设和管理、地质旅游研学开发等工作人员使用,也可作为科研和相关院校师生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暂缺《河北省重要地质遗迹(精)》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 河北省自然地理与人文历史
第一节 现代自然地理
一、地理位置
二、行政区划
三、地形地貌
四、海洋资源
五、水系
六、气候
第二节 人文历史
一、历史时期行政区沿革
二、独特的人文历史
第三节 古地理与古文明
一、冀北山间盆地更新世古湖泊与史前古文明
二、太行山东麓冲积扇群与历史时期古文明
第二章 地质遗迹形成的地学背景
第一节 区域地貌演化与地质遗迹的形成
一、独特的地貌格局与位置
二、区域地貌特征
三、区域地貌格局的形成及演化过程
四、坝体的隆升与坝上高原地貌的形成
五、太行山的隆升与夷平面的解体及其特色地貌的形成
六、河北平原的形成与渤海的出现
第二节 区域构造演化与地质遗迹的形成
一、太古宙—古元古代陆块的形成、克拉通化与地质遗迹
二、中新元古代陆块裂陷、拼合统一结晶基底形成与地质遗迹
三、古生代构造演化与地质遗迹
四、中生代构造演化与地质遗迹
五、新生代构造演化与地质遗迹
第三章 基础地质类地质遗迹分述
第一节 重要地层剖面
一、层型(典型)剖面
二、地质事件剖面
第二节 重要岩石剖面
一、太古宙岩石剖面——陆核的形成与地壳多阶段生长
二、新太古代末期岩石剖面——华北初步克拉通化
三、古元古代岩石剖面——从陆内裂解到最终克拉通化的完成
四、中、新元古代岩石剖面——一拉到底的中一新元古代
五、古生代岩石剖面——消失的古亚洲洋
六、中生代岩石剖面——被破坏的华北克拉通
七、新生代岩石剖面——大陆裂谷与玄武岩
第三节 重要地质构造行迹
一、不整合界面与构造运动
二、褶皱与变形
三、重要断裂与大型推覆构造
四、蛇绿岩——板块运动的证据
五、古海底“黑烟囱”构造
第四节 重要化石及古人类遗存
一、重要化石及古生物遗迹
二、晚侏罗世燕辽生物群
三、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化石
四、第四纪古人类与古文化遗存
五、泥河湾动物群化石产地及古人类(古文化)遗址群
第五节 重要岩矿石、宝石产地及矿业遗址
一、典型矿床露头
二、典型矿物岩石命名地
三、矿业遗址
第四章 地貌景观与地质灾害类地质遗迹分述
第一节 喀斯特地貌景观
一、独特的大理岩构造峰林地貌
二、喀斯特峰丛
三、喀斯特溶洞景观
四、喀斯特穿洞景观
五、喀斯特峡谷景观
第二节 碎屑岩地貌景观
一、嶂石岩地貌
二、丹霞地貌
第三节 变质岩地貌景观
第四节 侵入岩地貌景观
第五节 火山岩地貌景观
一、十山九无头——火山机构地貌
二、火山熔岩地貌
三、火山碎屑岩地貌
第六节 构造地貌景观
一、会飞的山峰——飞来峰
二、山地夷平面、山麓剥蚀面和山地溶蚀面
三、峡谷
四、断层崖和断层三角面
第七节 古冰川遗迹、古湖泊—古河道及沙漠地貌
一、古冰川遗迹
二、古湖泊及古河道地貌
三、沙漠地貌
第八节 水体地貌景观
一、河流(景观带)
二、坝上高原湖泊和湿地
三、燕山—太行山山地河流湿地
四、河北平原湖泊、潭和湿地
五、瀑布
六、泉
第九节 海岸地貌景观
一、海蚀地貌
二、海积地貌
第十节 地震与地质灾害遗迹
一、地震遗迹
二、地质灾害遗迹
第五章 地质遗迹分类与评价
第一节 地质遗迹分类
一、国内外地质遗迹分类方法
二、河北省地质遗迹分类
三、对河北省地质遗迹分类中部分问题的说明
第二节 地质遗迹评价
一、评价原则
二、评价依据及标准
三、评价方法
四、定级标准
五、评价结果
第六章 地质遗迹区划与空间分布特征
第一节 区划原则与方法
一、地质遗迹自然区划原则
二、地质遗迹区划方法
第二节 地质遗迹自然区划
一、内蒙古高原南缘(坝上高原)地质遗迹区(Ⅰ)
二、阴山—燕山地质遗迹区(Ⅱ)
三、太行山地质遗迹区(Ⅲ)
四、华北(河北)平原地质遗迹区(Ⅳ)
第三节 地质遗迹空间分布特征
第七章 地质遗迹保护与利用
第一节 河北省地质遗迹保护现状
一、地质公园
二、矿山公园
三、自然保护区(含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
四、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中的地质遗迹
第二节 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建议
一、地质遗迹保护规划的原则和方法
二、地质遗迹分级、分区保护规划建议
三、地质遗迹分类保护建议
第三节 地质遗迹开发与利用建议
一、河北省世界级地质遗迹的开发利用
二、河北省地质公园、矿山公园的发展与开发利用
三、引导推广创建地质文化村(镇)
主要参考文献
附表
第一节 现代自然地理
一、地理位置
二、行政区划
三、地形地貌
四、海洋资源
五、水系
六、气候
第二节 人文历史
一、历史时期行政区沿革
二、独特的人文历史
第三节 古地理与古文明
一、冀北山间盆地更新世古湖泊与史前古文明
二、太行山东麓冲积扇群与历史时期古文明
第二章 地质遗迹形成的地学背景
第一节 区域地貌演化与地质遗迹的形成
一、独特的地貌格局与位置
二、区域地貌特征
三、区域地貌格局的形成及演化过程
四、坝体的隆升与坝上高原地貌的形成
五、太行山的隆升与夷平面的解体及其特色地貌的形成
六、河北平原的形成与渤海的出现
第二节 区域构造演化与地质遗迹的形成
一、太古宙—古元古代陆块的形成、克拉通化与地质遗迹
二、中新元古代陆块裂陷、拼合统一结晶基底形成与地质遗迹
三、古生代构造演化与地质遗迹
四、中生代构造演化与地质遗迹
五、新生代构造演化与地质遗迹
第三章 基础地质类地质遗迹分述
第一节 重要地层剖面
一、层型(典型)剖面
二、地质事件剖面
第二节 重要岩石剖面
一、太古宙岩石剖面——陆核的形成与地壳多阶段生长
二、新太古代末期岩石剖面——华北初步克拉通化
三、古元古代岩石剖面——从陆内裂解到最终克拉通化的完成
四、中、新元古代岩石剖面——一拉到底的中一新元古代
五、古生代岩石剖面——消失的古亚洲洋
六、中生代岩石剖面——被破坏的华北克拉通
七、新生代岩石剖面——大陆裂谷与玄武岩
第三节 重要地质构造行迹
一、不整合界面与构造运动
二、褶皱与变形
三、重要断裂与大型推覆构造
四、蛇绿岩——板块运动的证据
五、古海底“黑烟囱”构造
第四节 重要化石及古人类遗存
一、重要化石及古生物遗迹
二、晚侏罗世燕辽生物群
三、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化石
四、第四纪古人类与古文化遗存
五、泥河湾动物群化石产地及古人类(古文化)遗址群
第五节 重要岩矿石、宝石产地及矿业遗址
一、典型矿床露头
二、典型矿物岩石命名地
三、矿业遗址
第四章 地貌景观与地质灾害类地质遗迹分述
第一节 喀斯特地貌景观
一、独特的大理岩构造峰林地貌
二、喀斯特峰丛
三、喀斯特溶洞景观
四、喀斯特穿洞景观
五、喀斯特峡谷景观
第二节 碎屑岩地貌景观
一、嶂石岩地貌
二、丹霞地貌
第三节 变质岩地貌景观
第四节 侵入岩地貌景观
第五节 火山岩地貌景观
一、十山九无头——火山机构地貌
二、火山熔岩地貌
三、火山碎屑岩地貌
第六节 构造地貌景观
一、会飞的山峰——飞来峰
二、山地夷平面、山麓剥蚀面和山地溶蚀面
三、峡谷
四、断层崖和断层三角面
第七节 古冰川遗迹、古湖泊—古河道及沙漠地貌
一、古冰川遗迹
二、古湖泊及古河道地貌
三、沙漠地貌
第八节 水体地貌景观
一、河流(景观带)
二、坝上高原湖泊和湿地
三、燕山—太行山山地河流湿地
四、河北平原湖泊、潭和湿地
五、瀑布
六、泉
第九节 海岸地貌景观
一、海蚀地貌
二、海积地貌
第十节 地震与地质灾害遗迹
一、地震遗迹
二、地质灾害遗迹
第五章 地质遗迹分类与评价
第一节 地质遗迹分类
一、国内外地质遗迹分类方法
二、河北省地质遗迹分类
三、对河北省地质遗迹分类中部分问题的说明
第二节 地质遗迹评价
一、评价原则
二、评价依据及标准
三、评价方法
四、定级标准
五、评价结果
第六章 地质遗迹区划与空间分布特征
第一节 区划原则与方法
一、地质遗迹自然区划原则
二、地质遗迹区划方法
第二节 地质遗迹自然区划
一、内蒙古高原南缘(坝上高原)地质遗迹区(Ⅰ)
二、阴山—燕山地质遗迹区(Ⅱ)
三、太行山地质遗迹区(Ⅲ)
四、华北(河北)平原地质遗迹区(Ⅳ)
第三节 地质遗迹空间分布特征
第七章 地质遗迹保护与利用
第一节 河北省地质遗迹保护现状
一、地质公园
二、矿山公园
三、自然保护区(含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
四、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中的地质遗迹
第二节 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建议
一、地质遗迹保护规划的原则和方法
二、地质遗迹分级、分区保护规划建议
三、地质遗迹分类保护建议
第三节 地质遗迹开发与利用建议
一、河北省世界级地质遗迹的开发利用
二、河北省地质公园、矿山公园的发展与开发利用
三、引导推广创建地质文化村(镇)
主要参考文献
附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