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统一高考与应试体制
作者:陈彬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4-01
ISBN:9787520182850
定价:¥12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应试体制的出现一方面与激烈的教育竞争及相应的社会分层秩序、教育体系的变迁有关,另一方面与高考的“统一性”有内在关联。本书以一个地区的教育系统为例,深入分析并呈现了围绕统一高考而形成的系统化的应试体制,即政府和学校以升学率为基础的资源配置及经济激励,以学科和考点为基础的知识、教师和学生的分类过程,严格、精确、高效的时间管理以及师生高强度的应试规训。应试体制与统一高考相互强化,成为目前中国高考改革重要的约束条件。弱化高考的“统一”面向、放权于高校是消解应试体制的可能出路。
作者简介
陈彬莉,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讲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硕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儿童社会学,具体研究领域为教育不平等(阶层、城乡、性别等)、高考制度改革、以及阶层与家庭儿童养育实践等。研究成果发表于《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中国研究》、《思想战线》、《教育学报》等学术刊物。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北师大自主科研以及世界银行等资助的多个研究课题。讲授的课程有《转型时期的中国教育与社会》、《社会研究方法》、《儿童、青少年与家庭社会工作》等。
目录
绪论
第一部分高考与高考制度
第一章高考研究现状
第一节如何认识高考制度
第二节组织形式:由统一高考的存废之争演变为分类考试
第三节考核内容和录取制度改革研究
第四节高考制度的运行后果
第五节比较视野中的高考制度
小结
第二章理论述评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功能论视角:社会流动机制
第二节冲突论视角: 地位再生产机制
第三节地位获得和教育获得经验研究的启示
第四节研究框架与方法
第二部分应试体制的结构基础
第三章1949年以前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
第一节新教育之萌芽与发展
第二节中华民国时期大学入学选拔制度
第三节中华民国时期的教育与社会
小结
第四章1949~1976年的高考制度
第一节两种不同的教育哲学
第二节大学入学选拔制度
第三节国家教育模式
第四节教育与社会流动
小结
第五章1977年至今的统一高考制度
第一节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高考制度
第二节转型时期教育的社会流动作用
第三节竞争性教育体系
小结
第三部分应试体制的运行机制
第六章地位再生产机制:资源配置
第一节被调查点基本情况
第二节政府主导下的资源配置体制
第三节学校声望地位以及市场机制驱动下的资源流动
第四节以升学率为指标的学校地位差异
小结
第七章地位生产机制:等级教育市场上的应试趋同行为
第一节以升学率为基础的教育“锦标赛”
第二节关键资源的效率配置机制
第三节效率取向资源配置方式的扩散:乡镇初中的分层教学
第四节学业分类过程
第五节复读经济
小结
第八章结论以及相关讨论
第一节结论
第二节统一高考改革的讨论
第三节本书的不足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部分高考与高考制度
第一章高考研究现状
第一节如何认识高考制度
第二节组织形式:由统一高考的存废之争演变为分类考试
第三节考核内容和录取制度改革研究
第四节高考制度的运行后果
第五节比较视野中的高考制度
小结
第二章理论述评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功能论视角:社会流动机制
第二节冲突论视角: 地位再生产机制
第三节地位获得和教育获得经验研究的启示
第四节研究框架与方法
第二部分应试体制的结构基础
第三章1949年以前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
第一节新教育之萌芽与发展
第二节中华民国时期大学入学选拔制度
第三节中华民国时期的教育与社会
小结
第四章1949~1976年的高考制度
第一节两种不同的教育哲学
第二节大学入学选拔制度
第三节国家教育模式
第四节教育与社会流动
小结
第五章1977年至今的统一高考制度
第一节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高考制度
第二节转型时期教育的社会流动作用
第三节竞争性教育体系
小结
第三部分应试体制的运行机制
第六章地位再生产机制:资源配置
第一节被调查点基本情况
第二节政府主导下的资源配置体制
第三节学校声望地位以及市场机制驱动下的资源流动
第四节以升学率为指标的学校地位差异
小结
第七章地位生产机制:等级教育市场上的应试趋同行为
第一节以升学率为基础的教育“锦标赛”
第二节关键资源的效率配置机制
第三节效率取向资源配置方式的扩散:乡镇初中的分层教学
第四节学业分类过程
第五节复读经济
小结
第八章结论以及相关讨论
第一节结论
第二节统一高考改革的讨论
第三节本书的不足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