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装备综合保障理论与应用
作者:徐廷学 等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8-01
ISBN:9787121416675
定价:¥13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系统、全面地阐述装备综合保障理论与应用的专著。书中介绍了国内外装备综合保障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深入研究了装备综合保障理论、技术与方法,提出了装备综合保障应用实施措施。全书共10章,主要内容涉及装备综合保障总论,装备综合保障理论基础,装备保障性分析,面向任务的装备保障性要求及确定,装备保障规划与设计,保障系统的建立、运行及优化,保障性试验与评价,装备综合保障建模与仿真,装备综合保障管理,装备综合保障应用实施措施。
作者简介
徐廷学,男,1962年3月生,河南驻马店人,海军航空工程学院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博士。现为海军航空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武器系统运用与保障工程、装备可靠性与维修工程、装备综合保障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擅长复杂系统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评估与验证,尤其是对武器装备综合保障工程实施有丰富的经验。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军队重点项目5项,累计主持各类科研项目20多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7部,获授权国防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项。先后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0多项。
目录
第1章 装备综合保障总论\t1
1.1 装备保障与装备综合保障的形成\t1
1.1.1 装备、作战单元及装备体系的内涵\t1
1.1.2 装备保障的基本概念及分类\t2
1.1.3 装备保障的重要性\t5
1.1.4 装备综合保障的形成\t6
1.2 装备系统保障性的基本概念\t7
1.2.1 装备系统的组成\t7
1.2.2 装备系统保障性的定义\t9
1.2.3 保障性与作战适用性的关系\t9
1.2.4 保障性与可靠性、维修性的关系\t10
1.2.5 保障资源\t11
1.2.6 保障系统\t11
1.3 装备综合保障的基本概念、作用及特点\t11
1.3.1 装备综合保障的概念\t12
1.3.2 装备综合保障的目标与主要任务\t13
1.3.3 装备综合保障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t14
1.3.4 装备综合保障的作用与特点\t16
1.4 装备综合保障的组成要素\t18
1.4.1 装备综合保障要素的概念\t19
1.4.2 装备综合保障要素的进一步说明\t19
1.5 装备寿命周期各阶段的综合保障工作要点\t20
1.5.1 论证阶段的综合保障工作要点\t21
1.5.2 方案阶段的综合保障工作要点\t21
1.5.3 工程研制阶段的综合保障工作要点\t21
1.5.4 设计定型阶段的综合保障工作要点\t22
1.5.5 生产及部署阶段的综合保障工作要点\t22
1.5.6 使用阶段的综合保障工作要点\t22
1.5.7 退役处理阶段的综合保障工作要点\t22
1.6 装备综合保障与相关专业工程的关系\t23
1.7 装备综合保障与保障性的关系\t24
1.8 装备综合保障与装备技术保障的关系\t24
1.9 装备综合保障的发展趋势\t25
第2章 装备综合保障理论基础\t28
2.1 可靠性理论基础\t28
2.1.1 可靠性和故障的概念\t28
2.1.2 可靠性的分类\t29
2.1.3 可靠度函数和故障分布函数\t31
2.1.4 故障密度函数\t32
2.1.5 故障率\t33
2.1.6 平均寿命及可靠寿命\t38
2.1.7 可靠性的主要参数\t39
2.1.8 系统可靠性\t41
2.1.9 软件可靠性\t43
2.2 维修性理论基础\t48
2.2.1 维修性的概念\t48
2.2.2 固有维修性与使用维修性\t48
2.2.3 维修度函数\t49
2.2.4 维修性参数\t49
2.3 测试性理论基础\t51
2.3.1 测试的概念\t51
2.3.2 测试系统的组成\t51
2.3.3 测试性的概念\t52
2.3.4 测试性参数\t53
2.4 可用性与战备完好性理论基础\t56
2.4.1 可用性\t56
2.4.2 战备完好性\t60
2.5 装备系统效能理论基础\t61
2.5.1 效能的概念\t61
2.5.2 系统效能的概念\t62
2.5.3 系统效能的评估模型\t62
2.5.4 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模型\t64
2.6 装备系统工程理论基础\t66
2.6.1 装备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t66
2.6.2 装备系统工程的任务和目标\t67
2.6.3 装备系统工程的方法与工作内容\t67
第3章 装备保障性分析\t72
3.1 装备保障性分析的基本概念\t72
3.2 装备保障性分析的目标与要求\t73
3.2.1 装备保障性分析的目标\t73
3.2.2 装备保障性分析的要求\t74
3.3 装备保障性分析的任务\t74
3.4 装备保障性分析的方法\t75
3.4.1 装备保障性分析的一般步骤\t75
3.4.2 装备保障性分析的工作项目\t75
3.4.3 装备保障性分析的过程\t79
3.5 装备保障性分析记录\t80
3.5.1 装备保障性分析记录的内涵\t81
3.5.2 装备保障性分析记录的范围\t81
3.5.3 装备保障性分析记录的用途\t82
3.5.4 GJB 3837的主要内容\t82
3.6 装备保障性分析的相关分析技术\t84
3.6.1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t85
3.6.2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分析\t94
3.6.3 维修级别分析\t108
3.6.4 使用与维修工作任务分析\t112
3.6.5 生存性分析\t115
3.6.6 费用―效能分析\t117
第4章 面向任务的装备保障性要求及确定\t126
4.1 联合作战及其对装备保障的新要求\t126
4.1.1 联合作战的概念及特点\t126
4.1.2 联合作战对装备保障的新要求\t127
4.2 装备作战任务需求与作战使命任务分析\t128
4.2.1 装备作战任务需求分析\t128
4.2.2 装备作战使命任务分析\t130
4.3 装备保障性要求分类及内容\t130
4.3.1 装备保障性要求分类及相关概念\t130
4.3.2 装备保障性定性要求\t133
4.3.3 装备保障性定量要求\t137
4.4 装备保障性要求确定的一般原则、依据与转换方法\t140
4.4.1 确定保障性要求的一般原则\t140
4.4.2 确定保障性要求的依据\t142
4.4.3 使用要求向合同要求的转换方法\t142
4.5 面向任务的装备保障性要求的确定程序与方法\t144
4.5.1 预研时进行装备系统作战任务需求分析\t144
4.5.2 预研或论证阶段前期初步提出装备保障性要求\t146
4.5.3 论证阶段初步确定装备保障性要求\t147
4.5.4 方案阶段正式确定装备保障性要求\t150
4.5.5 工程研制与生产阶段实现和验证装备保障性要求\t151
4.5.6 使用阶段进一步验证装备保障性要求\t151
第5章 装备保障规划与设计\t152
5.1 规划保障\t152
5.1.1 规划保障有关术语及其内容\t152
5.1.2 规划保障的分析过程\t156
5.1.3 保障方案的确定与优化\t158
5.1.4 保障计划的制订\t163
5.2 保障性设计特性的设计\t165
5.3 保障资源的规划与设计\t166
5.3.1 保障资源需求确定\t166
5.3.2 人力和人员规划\t169
5.3.3 供应保障的规划\t172
5.3.4 保障设备的规划与设计\t180
5.3.5 技术资料的规划与编制\t182
5.3.6 训练和训练保障的规划与设计\t197
5.3.7 计算机资源保障的规划与管理\t205
5.3.8 保障设施的规划与设计\t210
5.3.9 包装、装卸、储存和运输的规划与设计\t215
第6章 保障系统的建立、运行与优化\t220
6.1 保障系统的建立\t220
6.1.1 保障系统建立的时机\t220
6.1.2 保障系统建立的方法\t221
6.1.3 保障系统建立的具体工作\t222
6.1.4 装备部署保障\t226
6.2 装备保障系统的运行与完善\t232
6.2.1 明确使用与保障数据的种类\t232
6.2.2 确定使用与保障数据的收集过程\t233
6.2.3 制订使用与保障抽样数据的收集计划\t234
6.2.4 制定使用与保障数据收集的组织和管理措施\t234
6.2.5 进行数据整理\t236
6.2.6 进行保障系统评价与完善\t236
6.3 装备保障系统的优化与改进\t237
第7章 保障性试验与评价\t239
7.1 保障性试验与评价的内涵、目的及分类\t239
7.1.1 保障性试验与评价的内涵\t239
7.1.2 保障性试验与评价的目的\t240
7.1.3 保障性试验与评价的特点\t240
7.1.4 保障性试验与评价的分类\t241
7.2 保障性试验与评价规划\t244
7.2.1 提出保障性试验与评价规划要求\t244
7.2.2 制订保障性试验与评价计划\t245
7.2.3 确定保障性试验条件\t246
7.3 保障性设计特性试验与评价\t246
7.3.1 可靠性试验与评价\t247
7.3.2 维修性试验与评定\t254
7.4 保障系统及其资源试验与评价\t257
7.4.1 保障系统及其资源试验与评价的原则\t258
7.4.2 保障系统及其资源试验与评价的程序\t258
7.4.3 保障系统及其资源试验与评价的内容\t259
7.4.4 保障系统试验与评价项目\t259
7.4.5 人力与人员试验与评价项目\t259
7.4.6 供应保障试验与评价项目\t259
7.4.7 训练和训练保障试验与评价项目\t260
7.4.8 保障设备试验与评价项目\t260
7.4.9 技术资料试验与评价项目\t260
7.4.10 计算机资源保障试验与评价项目\t261
7.4.11 保障设施试验与评价项目\t261
7.4.12 包装储运试验与评价项目\t261
7.5 保障性综合特性试验与评价\t262
7.5.1 保障性综合特性试验与评价方式\t262
7.5.2 使用可用度试验与评价\t263
第8章 装备综合保障建模与仿真\t265
8.1 建模与仿真概述\t265
8.1.1 系统建模\t265
8.1.2 系统仿真\t267
8.1.3 建模与仿真的作用及意义\t268
8.2 装备综合保障建模与仿真理论及应用\t270
8.2.1 离散事件系统建模的概念\t270
8.2.2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方法\t272
8.2.3 装备综合保障建模与仿真基本原理及应用\t273
8.3 国内外装备综合保障建模与仿真的发展\t282
8.3.1 国外建模与仿真技术发展情况\t282
8.3.2 国外典型综合保障仿真模型\t283
8.3.3 我军装备综合保障建模与仿真的发展\t288
8.4 装备综合保障建模案例\t289
8.4.1 军械装备综合保障模型概述\t289
8.4.2 军械物资供应保障模型构建\t290
8.4.3 军械装备维修保障模型构建\t301
第9章 装备综合保障管理\t308
9.1 装备综合保障管理的作用与方法\t308
9.1.1 装备综合保障管理的作用\t308
9.1.2 装备综合保障管理的方法\t309
9.2 装备综合保障管理机构及职责\t310
9.2.1 订购方综合保障管理机构及其职责\t310
9.2.2 承制方综合保障管理机构及其职责\t311
9.2.3 综合保障联合管理机构及其职责\t311
9.3 装备综合保障专业人员配备\t312
9.3.1 综合保障规划与管理人员配备\t312
9.3.2 系统分析与保障性分析人员配备\t312
9.3.3 保障资源设计或采购人员配备\t313
9.3.4 部署期间的装备保障及技术服务人员配备\t313
9.4 装备综合保障规划\t313
9.4.1 装备综合保障计划及其制订\t314
9.4.2 装备综合保障工作计划及其制订\t316
9.5 装备综合保障的监督与控制\t318
9.5.1 装备综合保障的进度控制\t318
9.5.2 装备综合保障评审\t319
9.5.3 对转承制方和供应方的监督与控制\t320
9.6 装备综合保障风险管理\t321
9.6.1 风险和风险管理的内涵\t321
9.6.2 综合保障风险管理的目的与要求\t322
9.6.3 综合保障风险管理的程序与方法\t323
9.7 装备综合保障信息管理\t325
9.7.1 装备综合保障信息管理的作用\t326
9.7.2 装备综合保障信息收集的内容和重点\t326
9.7.3 装备综合保障信息管理的方法\t327
9.8 装备综合保障经费管理\t327
9.8.1 推行装备寿命周期费用可承受策略\t328
9.8.2 落实装备综合保障工作所需费用\t329
9.8.3 实施费用控制的奖励政策\t330
第10章 装备综合保障应用实施措施\t331
10.1 严格遵循装备综合保障应用实施原则\t331
10.2 全面推进装备综合保障工作\t332
10.2.1 大力提高对装备综合保障工作的认识\t332
10.2.2 充分发挥军方的主导作用\t332
10.2.3 狠抓落实,抓好开局\t332
10.2.4 建章立制,法规保证\t333
10.2.5 完善在研和现役装备综合保障工作\t333
10.2.6 加强引进装备的综合保障工作\t334
10.2.7 落实装备综合保障经费\t335
10.3 适时进行装备综合保障监督检查\t335
10.3.1 对提出保障性要求和将其纳入设计的检查\t336
10.3.2 对保障性分析的检查\t336
10.3.3 对研制保障资源和建立保障系统的检查\t337
10.3.4 对保障性试验与评价的检查\t337
10.3.5 对综合保障计划的检查\t338
10.3.6 对装备综合保障工作计划的检查\t338
10.3.7 对部署保障计划的检查\t338
10.3.8 对综合保障联合管理机构的检查\t339
10.3.9 对订购装备的检查\t339
10.3.10 对引进装备的综合保障工作的检查\t340
10.3.11 对使用中装备综合保障工作的检查\t340
参考文献\t341
1.1 装备保障与装备综合保障的形成\t1
1.1.1 装备、作战单元及装备体系的内涵\t1
1.1.2 装备保障的基本概念及分类\t2
1.1.3 装备保障的重要性\t5
1.1.4 装备综合保障的形成\t6
1.2 装备系统保障性的基本概念\t7
1.2.1 装备系统的组成\t7
1.2.2 装备系统保障性的定义\t9
1.2.3 保障性与作战适用性的关系\t9
1.2.4 保障性与可靠性、维修性的关系\t10
1.2.5 保障资源\t11
1.2.6 保障系统\t11
1.3 装备综合保障的基本概念、作用及特点\t11
1.3.1 装备综合保障的概念\t12
1.3.2 装备综合保障的目标与主要任务\t13
1.3.3 装备综合保障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t14
1.3.4 装备综合保障的作用与特点\t16
1.4 装备综合保障的组成要素\t18
1.4.1 装备综合保障要素的概念\t19
1.4.2 装备综合保障要素的进一步说明\t19
1.5 装备寿命周期各阶段的综合保障工作要点\t20
1.5.1 论证阶段的综合保障工作要点\t21
1.5.2 方案阶段的综合保障工作要点\t21
1.5.3 工程研制阶段的综合保障工作要点\t21
1.5.4 设计定型阶段的综合保障工作要点\t22
1.5.5 生产及部署阶段的综合保障工作要点\t22
1.5.6 使用阶段的综合保障工作要点\t22
1.5.7 退役处理阶段的综合保障工作要点\t22
1.6 装备综合保障与相关专业工程的关系\t23
1.7 装备综合保障与保障性的关系\t24
1.8 装备综合保障与装备技术保障的关系\t24
1.9 装备综合保障的发展趋势\t25
第2章 装备综合保障理论基础\t28
2.1 可靠性理论基础\t28
2.1.1 可靠性和故障的概念\t28
2.1.2 可靠性的分类\t29
2.1.3 可靠度函数和故障分布函数\t31
2.1.4 故障密度函数\t32
2.1.5 故障率\t33
2.1.6 平均寿命及可靠寿命\t38
2.1.7 可靠性的主要参数\t39
2.1.8 系统可靠性\t41
2.1.9 软件可靠性\t43
2.2 维修性理论基础\t48
2.2.1 维修性的概念\t48
2.2.2 固有维修性与使用维修性\t48
2.2.3 维修度函数\t49
2.2.4 维修性参数\t49
2.3 测试性理论基础\t51
2.3.1 测试的概念\t51
2.3.2 测试系统的组成\t51
2.3.3 测试性的概念\t52
2.3.4 测试性参数\t53
2.4 可用性与战备完好性理论基础\t56
2.4.1 可用性\t56
2.4.2 战备完好性\t60
2.5 装备系统效能理论基础\t61
2.5.1 效能的概念\t61
2.5.2 系统效能的概念\t62
2.5.3 系统效能的评估模型\t62
2.5.4 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模型\t64
2.6 装备系统工程理论基础\t66
2.6.1 装备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t66
2.6.2 装备系统工程的任务和目标\t67
2.6.3 装备系统工程的方法与工作内容\t67
第3章 装备保障性分析\t72
3.1 装备保障性分析的基本概念\t72
3.2 装备保障性分析的目标与要求\t73
3.2.1 装备保障性分析的目标\t73
3.2.2 装备保障性分析的要求\t74
3.3 装备保障性分析的任务\t74
3.4 装备保障性分析的方法\t75
3.4.1 装备保障性分析的一般步骤\t75
3.4.2 装备保障性分析的工作项目\t75
3.4.3 装备保障性分析的过程\t79
3.5 装备保障性分析记录\t80
3.5.1 装备保障性分析记录的内涵\t81
3.5.2 装备保障性分析记录的范围\t81
3.5.3 装备保障性分析记录的用途\t82
3.5.4 GJB 3837的主要内容\t82
3.6 装备保障性分析的相关分析技术\t84
3.6.1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t85
3.6.2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分析\t94
3.6.3 维修级别分析\t108
3.6.4 使用与维修工作任务分析\t112
3.6.5 生存性分析\t115
3.6.6 费用―效能分析\t117
第4章 面向任务的装备保障性要求及确定\t126
4.1 联合作战及其对装备保障的新要求\t126
4.1.1 联合作战的概念及特点\t126
4.1.2 联合作战对装备保障的新要求\t127
4.2 装备作战任务需求与作战使命任务分析\t128
4.2.1 装备作战任务需求分析\t128
4.2.2 装备作战使命任务分析\t130
4.3 装备保障性要求分类及内容\t130
4.3.1 装备保障性要求分类及相关概念\t130
4.3.2 装备保障性定性要求\t133
4.3.3 装备保障性定量要求\t137
4.4 装备保障性要求确定的一般原则、依据与转换方法\t140
4.4.1 确定保障性要求的一般原则\t140
4.4.2 确定保障性要求的依据\t142
4.4.3 使用要求向合同要求的转换方法\t142
4.5 面向任务的装备保障性要求的确定程序与方法\t144
4.5.1 预研时进行装备系统作战任务需求分析\t144
4.5.2 预研或论证阶段前期初步提出装备保障性要求\t146
4.5.3 论证阶段初步确定装备保障性要求\t147
4.5.4 方案阶段正式确定装备保障性要求\t150
4.5.5 工程研制与生产阶段实现和验证装备保障性要求\t151
4.5.6 使用阶段进一步验证装备保障性要求\t151
第5章 装备保障规划与设计\t152
5.1 规划保障\t152
5.1.1 规划保障有关术语及其内容\t152
5.1.2 规划保障的分析过程\t156
5.1.3 保障方案的确定与优化\t158
5.1.4 保障计划的制订\t163
5.2 保障性设计特性的设计\t165
5.3 保障资源的规划与设计\t166
5.3.1 保障资源需求确定\t166
5.3.2 人力和人员规划\t169
5.3.3 供应保障的规划\t172
5.3.4 保障设备的规划与设计\t180
5.3.5 技术资料的规划与编制\t182
5.3.6 训练和训练保障的规划与设计\t197
5.3.7 计算机资源保障的规划与管理\t205
5.3.8 保障设施的规划与设计\t210
5.3.9 包装、装卸、储存和运输的规划与设计\t215
第6章 保障系统的建立、运行与优化\t220
6.1 保障系统的建立\t220
6.1.1 保障系统建立的时机\t220
6.1.2 保障系统建立的方法\t221
6.1.3 保障系统建立的具体工作\t222
6.1.4 装备部署保障\t226
6.2 装备保障系统的运行与完善\t232
6.2.1 明确使用与保障数据的种类\t232
6.2.2 确定使用与保障数据的收集过程\t233
6.2.3 制订使用与保障抽样数据的收集计划\t234
6.2.4 制定使用与保障数据收集的组织和管理措施\t234
6.2.5 进行数据整理\t236
6.2.6 进行保障系统评价与完善\t236
6.3 装备保障系统的优化与改进\t237
第7章 保障性试验与评价\t239
7.1 保障性试验与评价的内涵、目的及分类\t239
7.1.1 保障性试验与评价的内涵\t239
7.1.2 保障性试验与评价的目的\t240
7.1.3 保障性试验与评价的特点\t240
7.1.4 保障性试验与评价的分类\t241
7.2 保障性试验与评价规划\t244
7.2.1 提出保障性试验与评价规划要求\t244
7.2.2 制订保障性试验与评价计划\t245
7.2.3 确定保障性试验条件\t246
7.3 保障性设计特性试验与评价\t246
7.3.1 可靠性试验与评价\t247
7.3.2 维修性试验与评定\t254
7.4 保障系统及其资源试验与评价\t257
7.4.1 保障系统及其资源试验与评价的原则\t258
7.4.2 保障系统及其资源试验与评价的程序\t258
7.4.3 保障系统及其资源试验与评价的内容\t259
7.4.4 保障系统试验与评价项目\t259
7.4.5 人力与人员试验与评价项目\t259
7.4.6 供应保障试验与评价项目\t259
7.4.7 训练和训练保障试验与评价项目\t260
7.4.8 保障设备试验与评价项目\t260
7.4.9 技术资料试验与评价项目\t260
7.4.10 计算机资源保障试验与评价项目\t261
7.4.11 保障设施试验与评价项目\t261
7.4.12 包装储运试验与评价项目\t261
7.5 保障性综合特性试验与评价\t262
7.5.1 保障性综合特性试验与评价方式\t262
7.5.2 使用可用度试验与评价\t263
第8章 装备综合保障建模与仿真\t265
8.1 建模与仿真概述\t265
8.1.1 系统建模\t265
8.1.2 系统仿真\t267
8.1.3 建模与仿真的作用及意义\t268
8.2 装备综合保障建模与仿真理论及应用\t270
8.2.1 离散事件系统建模的概念\t270
8.2.2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方法\t272
8.2.3 装备综合保障建模与仿真基本原理及应用\t273
8.3 国内外装备综合保障建模与仿真的发展\t282
8.3.1 国外建模与仿真技术发展情况\t282
8.3.2 国外典型综合保障仿真模型\t283
8.3.3 我军装备综合保障建模与仿真的发展\t288
8.4 装备综合保障建模案例\t289
8.4.1 军械装备综合保障模型概述\t289
8.4.2 军械物资供应保障模型构建\t290
8.4.3 军械装备维修保障模型构建\t301
第9章 装备综合保障管理\t308
9.1 装备综合保障管理的作用与方法\t308
9.1.1 装备综合保障管理的作用\t308
9.1.2 装备综合保障管理的方法\t309
9.2 装备综合保障管理机构及职责\t310
9.2.1 订购方综合保障管理机构及其职责\t310
9.2.2 承制方综合保障管理机构及其职责\t311
9.2.3 综合保障联合管理机构及其职责\t311
9.3 装备综合保障专业人员配备\t312
9.3.1 综合保障规划与管理人员配备\t312
9.3.2 系统分析与保障性分析人员配备\t312
9.3.3 保障资源设计或采购人员配备\t313
9.3.4 部署期间的装备保障及技术服务人员配备\t313
9.4 装备综合保障规划\t313
9.4.1 装备综合保障计划及其制订\t314
9.4.2 装备综合保障工作计划及其制订\t316
9.5 装备综合保障的监督与控制\t318
9.5.1 装备综合保障的进度控制\t318
9.5.2 装备综合保障评审\t319
9.5.3 对转承制方和供应方的监督与控制\t320
9.6 装备综合保障风险管理\t321
9.6.1 风险和风险管理的内涵\t321
9.6.2 综合保障风险管理的目的与要求\t322
9.6.3 综合保障风险管理的程序与方法\t323
9.7 装备综合保障信息管理\t325
9.7.1 装备综合保障信息管理的作用\t326
9.7.2 装备综合保障信息收集的内容和重点\t326
9.7.3 装备综合保障信息管理的方法\t327
9.8 装备综合保障经费管理\t327
9.8.1 推行装备寿命周期费用可承受策略\t328
9.8.2 落实装备综合保障工作所需费用\t329
9.8.3 实施费用控制的奖励政策\t330
第10章 装备综合保障应用实施措施\t331
10.1 严格遵循装备综合保障应用实施原则\t331
10.2 全面推进装备综合保障工作\t332
10.2.1 大力提高对装备综合保障工作的认识\t332
10.2.2 充分发挥军方的主导作用\t332
10.2.3 狠抓落实,抓好开局\t332
10.2.4 建章立制,法规保证\t333
10.2.5 完善在研和现役装备综合保障工作\t333
10.2.6 加强引进装备的综合保障工作\t334
10.2.7 落实装备综合保障经费\t335
10.3 适时进行装备综合保障监督检查\t335
10.3.1 对提出保障性要求和将其纳入设计的检查\t336
10.3.2 对保障性分析的检查\t336
10.3.3 对研制保障资源和建立保障系统的检查\t337
10.3.4 对保障性试验与评价的检查\t337
10.3.5 对综合保障计划的检查\t338
10.3.6 对装备综合保障工作计划的检查\t338
10.3.7 对部署保障计划的检查\t338
10.3.8 对综合保障联合管理机构的检查\t339
10.3.9 对订购装备的检查\t339
10.3.10 对引进装备的综合保障工作的检查\t340
10.3.11 对使用中装备综合保障工作的检查\t340
参考文献\t341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