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家庭中成药使用大全
作者:戴德银,代升平,周铣 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8-01
ISBN:9787122389794
定价:¥4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中成药不但在医疗机构广泛使用,城乡居民家庭自备的中成药也不少。为了使中成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可控地使用,特编写《家庭中成药使用大全》。本书以病名查询中成药的方式,对各系统常见病筛选出常用的中成药2000余种,每一种中成药论述了药物组成、功能与主治、用法用量,并在每一章节前有重要提示,部分中成药还论述了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本书适于城乡家庭、社区服务中心和中医药爱好者用药参阅,也可供各级医务人员或中成药生产、研究人员以及医科院校毕业生、实习生参考。
作者简介
暂缺《家庭中成药使用大全》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用中成药
第一节 感冒 1
一、风寒感冒 1
(一)风寒表实证 1
(二)风寒表虚证 2
(三)风寒夹湿证 2
二、风热感冒 3
三、秋燥表证 9
四、暑湿感冒 9
五、虚证感冒 11
第二节 外感发热 11
第三节 咳嗽 12
一、风寒咳嗽 12
二、痰湿咳嗽 14
三、肺热咳嗽 15
四、肺虚咳嗽 19
五、其他止咳化痰中成药 21
第四节 哮喘 21
一、实喘 22
二、虚喘 24
第五节 肺结核 25
第二章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用中成药
第一节 冠心病 27
第二节 病毒性心肌炎 34
第三节 心律失常 35
第四节 高血压 36
第五节 肺源性心脏病 38
第六节 心力衰竭 39
第七节 脑卒中、脑血栓形成及后遗症 39
第八节 高脂血症 46
第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用中成药
第一节 肝脏疾病 49
一、急慢性肝炎 49
二、肝硬化腹水 54
第二节 胆囊炎、胆结石 55
第三节 胃肠疾病 57
一、腹痛、胃痛 57
(一)寒邪犯胃 57
(二)肝气犯胃 58
(三)气滞血瘀 60
(四)食积胃肠 62
(五)湿热中阻 62
(六)胃阴亏虚 62
(七)脾胃虚寒 63
二、消化不良 65
(一)食积胃肠 65
(二)肝胃气滞 67
(三)脾胃虚弱 71
(四)寒湿中阻 72
三、腹泻 73
(一)实证(湿热下注) 73
(二)虚证 75
四、便秘 77
(一)实证 77
(二)虚证 78
五、虫证 79
第四章 神经与精神系统疾病用中成药
第一节 头痛 81
一、外感头痛 81
二、内伤头痛 82
第二节 眩晕 84
第三节 失眠 85
第四节 抑郁、焦虑 90
第五节 癫痫 90
第六节 老年痴呆 92
第五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用中成药
第一节 糖尿病 93
第二节 甲状腺疾病 96
第六章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用中成药
第一节 前列腺疾病 97
第二节 泌尿系感染 99
第三节 慢性肾炎、肾衰竭 102
第四节 泌尿系结石 104
第五节 性功能障碍 106
第七章 血液系统疾病用中成药
第一节 贫血 110
第二节 白细胞减少症 113
第三节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13
第四节 出血症 114
第八章 肿瘤用中成药
第一节 抗癌中成药 118
第二节 抗癌辅助用中成药 122
第九章 妇(产)科疾病用中成药
第一节 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不调) 126
一、下焦虚寒 126
二、血热证 126
三、气血亏虚 127
四、血瘀证 129
五、肝肾不足 131
六、肝郁气滞 131
第二节 崩漏 132
第三节 痛经 133
第四节 妇科感染(炎)症 134
一、内服药 135
二、外用药 137
第五节 乳腺增生及妇科癥瘕包块 138
一、子宫肌瘤(妇科癥瘕包块) 138
二、乳腺增生 139
第六节 不孕不育症 141
第七节 先兆性流产 141
第八节 产后恶露不绝 143
第九节 产后缺乳 144
第十节 更年期综合征 145
第十章 儿科疾病用中成药
第一节 小儿咳嗽 146
一、痰热证 146
二、肺脾气虚 149
第二节 小儿感冒与咽痛 150
一、小儿感冒 150
(一)风寒感冒 150
(二)风热感冒 150
(三)食积感冒 152
二、小儿咽痛 153
第三节 小儿高热惊风 154
第四节 小儿多汗 157
第五节 小儿遗尿 157
第六节 小儿贫血 157
第七节 小儿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158
第八节 小儿厌食、食积、消化不良 158
第九节 小儿腹泻 163
第十一章 外科与皮肤病用中成药
第一节 疮疡 166
第二节 痤疮(粉刺) 167
第三节 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 168
第四节 癣病 169
第五节 白癜风 170
第六节 银屑病 171
第七节 脱发、白发 171
第八节 脉管炎 172
第九节 瘰疬痰核(淋巴结结核) 173
第十节 烧烫伤、冻疮、瘢痕疙瘩 174
第十一节 面神经麻痹 175
第十二节 痔及肛周疾病 176
第十二章 骨伤科用中成药
第一节 跌打损伤、骨折筋伤 179
第二节 颈椎病 184
第三节 腰痛 185
第四节 骨质增生、骨性关节炎 186
第五节 骨质疏松症 187
第六节 风湿/类风湿病(痹证) 187
一、风寒湿痹 187
二、风湿热痹 194
三、其他痹证 196
第七节 痿证 198
第十三章 五官科疾病用中成药
第一节 眼科疾病 200
一、感染性眼病 200
(一)内服药 200
(二)外用药 201
二、非感染性眼病 202
(一)内服药 202
(二)外用药 204
第二节 耳科疾病 205
一、耳鸣耳聋 205
二、感染性耳病 205
第三节 鼻科疾病 206
第四节 咽喉病 208
一、急慢喉瘖、声音嘶哑 208
二、急慢性咽炎(咽痛)、扁桃体炎 209
第五节 口腔病 212
一、口腔溃疡、口腔炎 212
二、牙科疾病 213
第十四章 补益类用中成药
第一节 气虚证 215
第二节 阴虚证 215
第三节 血虚证 216
第四节 阳虚证 217
第十五章 急症(证)用中成药
第一节 闭证 220
一、高热惊厥 220
二、中风痰厥 223
第二节 脱证 223
第三节 中暑 224
第四节 中毒、虫蛇咬伤 225
第一节 感冒 1
一、风寒感冒 1
(一)风寒表实证 1
(二)风寒表虚证 2
(三)风寒夹湿证 2
二、风热感冒 3
三、秋燥表证 9
四、暑湿感冒 9
五、虚证感冒 11
第二节 外感发热 11
第三节 咳嗽 12
一、风寒咳嗽 12
二、痰湿咳嗽 14
三、肺热咳嗽 15
四、肺虚咳嗽 19
五、其他止咳化痰中成药 21
第四节 哮喘 21
一、实喘 22
二、虚喘 24
第五节 肺结核 25
第二章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用中成药
第一节 冠心病 27
第二节 病毒性心肌炎 34
第三节 心律失常 35
第四节 高血压 36
第五节 肺源性心脏病 38
第六节 心力衰竭 39
第七节 脑卒中、脑血栓形成及后遗症 39
第八节 高脂血症 46
第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用中成药
第一节 肝脏疾病 49
一、急慢性肝炎 49
二、肝硬化腹水 54
第二节 胆囊炎、胆结石 55
第三节 胃肠疾病 57
一、腹痛、胃痛 57
(一)寒邪犯胃 57
(二)肝气犯胃 58
(三)气滞血瘀 60
(四)食积胃肠 62
(五)湿热中阻 62
(六)胃阴亏虚 62
(七)脾胃虚寒 63
二、消化不良 65
(一)食积胃肠 65
(二)肝胃气滞 67
(三)脾胃虚弱 71
(四)寒湿中阻 72
三、腹泻 73
(一)实证(湿热下注) 73
(二)虚证 75
四、便秘 77
(一)实证 77
(二)虚证 78
五、虫证 79
第四章 神经与精神系统疾病用中成药
第一节 头痛 81
一、外感头痛 81
二、内伤头痛 82
第二节 眩晕 84
第三节 失眠 85
第四节 抑郁、焦虑 90
第五节 癫痫 90
第六节 老年痴呆 92
第五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用中成药
第一节 糖尿病 93
第二节 甲状腺疾病 96
第六章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用中成药
第一节 前列腺疾病 97
第二节 泌尿系感染 99
第三节 慢性肾炎、肾衰竭 102
第四节 泌尿系结石 104
第五节 性功能障碍 106
第七章 血液系统疾病用中成药
第一节 贫血 110
第二节 白细胞减少症 113
第三节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13
第四节 出血症 114
第八章 肿瘤用中成药
第一节 抗癌中成药 118
第二节 抗癌辅助用中成药 122
第九章 妇(产)科疾病用中成药
第一节 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不调) 126
一、下焦虚寒 126
二、血热证 126
三、气血亏虚 127
四、血瘀证 129
五、肝肾不足 131
六、肝郁气滞 131
第二节 崩漏 132
第三节 痛经 133
第四节 妇科感染(炎)症 134
一、内服药 135
二、外用药 137
第五节 乳腺增生及妇科癥瘕包块 138
一、子宫肌瘤(妇科癥瘕包块) 138
二、乳腺增生 139
第六节 不孕不育症 141
第七节 先兆性流产 141
第八节 产后恶露不绝 143
第九节 产后缺乳 144
第十节 更年期综合征 145
第十章 儿科疾病用中成药
第一节 小儿咳嗽 146
一、痰热证 146
二、肺脾气虚 149
第二节 小儿感冒与咽痛 150
一、小儿感冒 150
(一)风寒感冒 150
(二)风热感冒 150
(三)食积感冒 152
二、小儿咽痛 153
第三节 小儿高热惊风 154
第四节 小儿多汗 157
第五节 小儿遗尿 157
第六节 小儿贫血 157
第七节 小儿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158
第八节 小儿厌食、食积、消化不良 158
第九节 小儿腹泻 163
第十一章 外科与皮肤病用中成药
第一节 疮疡 166
第二节 痤疮(粉刺) 167
第三节 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 168
第四节 癣病 169
第五节 白癜风 170
第六节 银屑病 171
第七节 脱发、白发 171
第八节 脉管炎 172
第九节 瘰疬痰核(淋巴结结核) 173
第十节 烧烫伤、冻疮、瘢痕疙瘩 174
第十一节 面神经麻痹 175
第十二节 痔及肛周疾病 176
第十二章 骨伤科用中成药
第一节 跌打损伤、骨折筋伤 179
第二节 颈椎病 184
第三节 腰痛 185
第四节 骨质增生、骨性关节炎 186
第五节 骨质疏松症 187
第六节 风湿/类风湿病(痹证) 187
一、风寒湿痹 187
二、风湿热痹 194
三、其他痹证 196
第七节 痿证 198
第十三章 五官科疾病用中成药
第一节 眼科疾病 200
一、感染性眼病 200
(一)内服药 200
(二)外用药 201
二、非感染性眼病 202
(一)内服药 202
(二)外用药 204
第二节 耳科疾病 205
一、耳鸣耳聋 205
二、感染性耳病 205
第三节 鼻科疾病 206
第四节 咽喉病 208
一、急慢喉瘖、声音嘶哑 208
二、急慢性咽炎(咽痛)、扁桃体炎 209
第五节 口腔病 212
一、口腔溃疡、口腔炎 212
二、牙科疾病 213
第十四章 补益类用中成药
第一节 气虚证 215
第二节 阴虚证 215
第三节 血虚证 216
第四节 阳虚证 217
第十五章 急症(证)用中成药
第一节 闭证 220
一、高热惊厥 220
二、中风痰厥 223
第二节 脱证 223
第三节 中暑 224
第四节 中毒、虫蛇咬伤 22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