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当代美孚方言黎族经济变迁研究:基于海南西方村的田野调查
作者:张鹏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6-01
ISBN:9787520375887
定价:¥8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当代美孚方言黎族经济变迁研究——基于海南西方村的田野调查》通过梳理历史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展现了西方村美孚方言黎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变迁。作者尝试通过构建经济生产、经济交换、经济角色、经济生活的四要素框架,使“经济变迁”概念进一步明确化和可操作化。
作者简介
张鹏,回族,山东聊城人,法学(民族学专业)博士。主要从事南方民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先后参与“海南黎族村落社会文化变迁研究——基于东方市西方村的调查”“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当代学校教育传承研究”“滇桂黔石漠化区中药材特色产业精准脱贫研究”等国家、省部级课题。
目录
导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一)少数民族村落经济变迁研究
(二)黎族经济研究
(三)理论范式
三 研究内容及基本思路
(一)研究内容
(二)基本思路
四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五 田野调查情况
第一章 西方村美孚方言黎族
一 黎族历史与文化
(一)族源族称
(二)支系与分布
(三)建制沿革
二 美孚方言黎族
(一)称谓及由来
(二)体质特征
(三)民族服饰
(四)民风民俗
三 西方村介绍
(一)自然环境
(二)人口状况
(三)生计方式
(四)生活状况
(五)教育状况
(六)社区组织
第二章 经济生产:从“计划”走向“市场”
一 计划经济时期农业经济初步发展
(一)黎族传统稻作农业的生产方式
(二)计划经济时期解决了温饱问题
(三)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集体化生产
(四)生产技术推广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五)水利设施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二 市场经济时期经济结构实现调整
(一)市场化改革推动了第一产业多元化
(二)市场化改革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
(三)市场化改革催生了打工经济
小结
第三章 经济交换:从“内”走向“外”
一 经济内部交换发挥了整合作用
(一)互惠
(二)互惠对个体整合的作用
(三)再分配
(四)再分配对群体整合的作用
二 经济外部交换改变了消费结构
(一)市场交换增加了生产、生活消费支出
(二)市场交换丰富了娱乐消费
(三)市场交换改变了仪式消费方式
(四)市场交换对消费观念产生影响
小结
第四章 经济角色:从“生产者”走向“经济人”
一 “生产者”适应了市场体制
(一)“生产者”市场意识增强
(二)“生产者”产权意识提高
(三)“生产者”重视生产技术应用
二 “中间人”发现了生财之道
(一)“中间人”原是民间宗教信仰的代言人
(二)“中间人”成为土地租赁的代理人
三“经济人”实现了价值投资
(一)“经济人”的政治(宗族)背景为资本积累提供了便利
(二)“经济人”的合伙人为资本发展提供了帮助
(三)“经济人”的市场历练为投资方向提供了经验
小结
第五章 经济生活:从“传统”走向“现代”
一 衣着服饰在模仿借鉴中变革、传承
(一)衣着方式普通化
(二)文身习俗基本摒弃
(三)黎锦技艺继续传承
二 饮食方式传统与现代结合
(一)饮食结构多样化
(二)饮食器具现代化
(三)饮食习俗变迁体现的观念变化
三 居住方式以现代建筑为主
(一)传统建筑方式逐渐成为历史
(二)砖瓦房、楼房成为主要建筑方式
(三)附属建筑结构变迁中的观念变化
四 交通与通信方式基本现代化
(一)外部交通环境的改善带来更大便利
(二)内部交通环境的建设仍然需要努力
(三)现代交通、通信工具成为生活必备品
小结
第六章 西方村经济变迁的影响因素
一 制度因素主导了经济变迁
(一)土地制度改革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农垦制度为经济发展带来双重影响
二 环境因素制约了经济发展
(一)自然生态不利于农业生产
(二)宗族社会限制了对外交往
(三)人口增长过快造成资源匮乏
三 教育因素限制了劳动力素质提升
(一)教育基础薄弱
(二)学生受教育意识不强
(三)家庭对待子女受教育持放任自流的态度
小结
总结与讨论
一 西方村经济变迁的特征
(一)变迁过程符合海南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变迁的一般规律
(二)变迁过程主要源自外部政策推动
(三)变迁过程体现出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适应
二 西方村经济变迁的启示
(一)经济发展既需要外源推动也需要内源自觉
(二)经济发展需要发挥生产组织的作用
(三)经济发展需要重视村落人际关系的重构
三 西方村经济变迁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民生工程项目的监督和落买
(二)切实解决村落土地权属纠纷
(三)加大金融惠民政策支持力度
(四)引导村民克服经济生产的依赖心理
参考文献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一)少数民族村落经济变迁研究
(二)黎族经济研究
(三)理论范式
三 研究内容及基本思路
(一)研究内容
(二)基本思路
四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五 田野调查情况
第一章 西方村美孚方言黎族
一 黎族历史与文化
(一)族源族称
(二)支系与分布
(三)建制沿革
二 美孚方言黎族
(一)称谓及由来
(二)体质特征
(三)民族服饰
(四)民风民俗
三 西方村介绍
(一)自然环境
(二)人口状况
(三)生计方式
(四)生活状况
(五)教育状况
(六)社区组织
第二章 经济生产:从“计划”走向“市场”
一 计划经济时期农业经济初步发展
(一)黎族传统稻作农业的生产方式
(二)计划经济时期解决了温饱问题
(三)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集体化生产
(四)生产技术推广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五)水利设施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二 市场经济时期经济结构实现调整
(一)市场化改革推动了第一产业多元化
(二)市场化改革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
(三)市场化改革催生了打工经济
小结
第三章 经济交换:从“内”走向“外”
一 经济内部交换发挥了整合作用
(一)互惠
(二)互惠对个体整合的作用
(三)再分配
(四)再分配对群体整合的作用
二 经济外部交换改变了消费结构
(一)市场交换增加了生产、生活消费支出
(二)市场交换丰富了娱乐消费
(三)市场交换改变了仪式消费方式
(四)市场交换对消费观念产生影响
小结
第四章 经济角色:从“生产者”走向“经济人”
一 “生产者”适应了市场体制
(一)“生产者”市场意识增强
(二)“生产者”产权意识提高
(三)“生产者”重视生产技术应用
二 “中间人”发现了生财之道
(一)“中间人”原是民间宗教信仰的代言人
(二)“中间人”成为土地租赁的代理人
三“经济人”实现了价值投资
(一)“经济人”的政治(宗族)背景为资本积累提供了便利
(二)“经济人”的合伙人为资本发展提供了帮助
(三)“经济人”的市场历练为投资方向提供了经验
小结
第五章 经济生活:从“传统”走向“现代”
一 衣着服饰在模仿借鉴中变革、传承
(一)衣着方式普通化
(二)文身习俗基本摒弃
(三)黎锦技艺继续传承
二 饮食方式传统与现代结合
(一)饮食结构多样化
(二)饮食器具现代化
(三)饮食习俗变迁体现的观念变化
三 居住方式以现代建筑为主
(一)传统建筑方式逐渐成为历史
(二)砖瓦房、楼房成为主要建筑方式
(三)附属建筑结构变迁中的观念变化
四 交通与通信方式基本现代化
(一)外部交通环境的改善带来更大便利
(二)内部交通环境的建设仍然需要努力
(三)现代交通、通信工具成为生活必备品
小结
第六章 西方村经济变迁的影响因素
一 制度因素主导了经济变迁
(一)土地制度改革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农垦制度为经济发展带来双重影响
二 环境因素制约了经济发展
(一)自然生态不利于农业生产
(二)宗族社会限制了对外交往
(三)人口增长过快造成资源匮乏
三 教育因素限制了劳动力素质提升
(一)教育基础薄弱
(二)学生受教育意识不强
(三)家庭对待子女受教育持放任自流的态度
小结
总结与讨论
一 西方村经济变迁的特征
(一)变迁过程符合海南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变迁的一般规律
(二)变迁过程主要源自外部政策推动
(三)变迁过程体现出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适应
二 西方村经济变迁的启示
(一)经济发展既需要外源推动也需要内源自觉
(二)经济发展需要发挥生产组织的作用
(三)经济发展需要重视村落人际关系的重构
三 西方村经济变迁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民生工程项目的监督和落买
(二)切实解决村落土地权属纠纷
(三)加大金融惠民政策支持力度
(四)引导村民克服经济生产的依赖心理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