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高等职业教育混合式学习模式创新设计
作者:王欣欣 著
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7-01
ISBN:9787512143296
定价:¥6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然而,高等职业教育由于其自身特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高等职业教育混合式学习模式创新设计》针对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中存在的学生学习动机不足问题,设计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体系。《高等职业教育混合式学习模式创新设计》以当代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动机为研究起点,提出在外部学习动机不足的情况下,需要以内部动机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原动力,在基于学生内部动机的主要组成元素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以学生个性化目标体系构建和实现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创新设计目标;提出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质是为学生创造期待的、梦想的学习体验,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了学生期待的学习元体验,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和学习的本质过程分析,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学习体系;并对学校组建创新团队和实施教师激励提出了建议。《高等职业教育混合式学习模式创新设计》适合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师和相关研究人员阅读。
作者简介
王欣欣,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密云分校经济管理系管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管理学硕士。研究领域:供应链管理、创新管理。十五年管理类专业课程一线教学经验,多次获校级评优课奖项。曾获密云区教学能手、创新标兵、校先进个人、优秀指导教师等称号。先后考取了电子商务师、经济师、商务管理师、会计资格证等证书,主编了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管理学原理》、《网络营销与案例分析》、《现代物流管理》等书,参与多项市、校级级科研课题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目录
第1章 高等职业教育的使命及关键问题
第2章 动机分析
2.1 学习动机
2.1.1 内部动机
2.1.2 外部动机
2.2 高职学生学习动机构成分析
2.2.1 高职学生外部学习动机分析
2.2.2 高职学生内部学习动机分析
2.2.3 学校教育的目标
第3章 因材施教
3.1 学校教学模式的演变
3.1.1 学徒制
3.1.2 标准化的工厂生产模式
3.1.3 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3.2 模块构架和整体构架
3.2.1 整体构架
3.2.2 模块构架
3.2.3 当前学校教育的整体构架阻碍了个性化教学
3.3 商业模式对学校教育创新的启示
3.3.1 商业模式的构成
3.3.2 三种商业模式
3.3.3 借鉴协调网络模式实现因材施教
3.3.4 学校实现协调网络模式的关键
第4章 通过创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4.1 创新
4.2 创造用户期待的体验
4.3 通过创新提升内部学习动机
第5章 多元智能理论对混合式教学的启示
5.1 智能的一元化观点
5.2 多元智能理论
5.2.1 智能的类型
5.2.2 多元智能理论的结论
5.3 多元智能理论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启示
5.3.1 教育的目标:为理解而教
5.3.2 什么是“理解”
5.3.3 “为理解而教”的教学模式
第6章 学习的本质过程——知识创造
6.1 知识管理
6.2 知识作为竞争性资源的新关注
6.3 高等职业教学体系须塑造学生知识管理能力
6.4 知识两分法:形式知识和暗默知识
6.5 知识创造:暗默知识与形式知识间的相互作用
6.5.1 知识转换的四种模式
6.5.2 知识创造的螺旋
6.6 知识创造的螺旋对混合式学习体系设计的启示
第7章 学生期待的元体验
7.1 高职学生的日常行为及所占时间比例
7.1.1 问卷结果及分析
7.1.2 大规模访谈结果及分析
7.2 学生日常行为动机分析
7.3 学生期待的元体验
第8章 “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学习体系构建
8.1 混合式学习的必要性
8.2 混合式学习设计的关键思想
8.3 “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学习体系构建元素
8.3.1 个性化目标体系构建
8.3.2 适应性的混合式学习环境
8.4 混合式学习教学过程设计
8.4.1 环境分析
8.4.2 教学活动设计
8.5 学习评价的设计、反馈
8.5.1 学生参与
8.5.2 评价工具
8.6 探究性社群
8.6.1 探究性社群的要素
8.6.2 探究性社群的功能
第9章 混合式学习示例
9.1 计划项目混合式学习设计基本信息
9.1.1 课时安排
9.1.2 计划项目工作任务
9.1.3 内容组织
9.2 学习组织形式
9.3 教师的作用
9.4 课程设计过程
9.4.1 学习目标设定
9.4.2 准备工作
9.4.3 面对面学习过程
9.4.4 总结反馈,自身问题反思
9.5 课程内容系统性的保障
第10章 组建创新团队
10.1 团队设计的框架
10.1.1 职能型团队
10.1.2 轻量级团队
10.1.3 重量级团队
10.1.4 自治型团队
10.2 在学校中应用团队类型框架
10.2.1 混合式学习的职能型团队
10.2.2 混合式学习的轻量级团队
10.2.3 混合式学习的重量级团队
10.2.4 混合式学习的自治型团队
10.3 综合运用多种类型的团队
第11章 塑造文化
11.1 文化
11.2 与混合式学习匹配的校园文化特质
11.2.1 自主管理意识
11.2.2 责任意识
11.2.3 岗位能力意识
11.2.4 灵活性
11.3 如何塑造文化
11.4 文化的传播方式
11.4.1 故事
11.4.2 仪式
第12章 教师和学生的转变
12.1 教师的角色定位转变
12.2 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职业挑战
12.3 融入对教师的激励
12.3.1 创造更广泛的教学机会
12.3.2 给教师更大的自主性
12.3.3 建立适宜的教学团队
12.3.4 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化分工
12.3.5 对教师的进步及时反馈
12.4 高职学校教师激励实施过程
12.4.1 高职学校教师激励问题分析
12.4.2 高职学校教师激励过程及动机分析
12.4.3 基于工作价值认同的高职学校教师激励模型
12.4.4 通过组织文化创新强化教师工作价值认同
12.4.5 提升学生认知智能
结语
参考文献
第2章 动机分析
2.1 学习动机
2.1.1 内部动机
2.1.2 外部动机
2.2 高职学生学习动机构成分析
2.2.1 高职学生外部学习动机分析
2.2.2 高职学生内部学习动机分析
2.2.3 学校教育的目标
第3章 因材施教
3.1 学校教学模式的演变
3.1.1 学徒制
3.1.2 标准化的工厂生产模式
3.1.3 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3.2 模块构架和整体构架
3.2.1 整体构架
3.2.2 模块构架
3.2.3 当前学校教育的整体构架阻碍了个性化教学
3.3 商业模式对学校教育创新的启示
3.3.1 商业模式的构成
3.3.2 三种商业模式
3.3.3 借鉴协调网络模式实现因材施教
3.3.4 学校实现协调网络模式的关键
第4章 通过创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4.1 创新
4.2 创造用户期待的体验
4.3 通过创新提升内部学习动机
第5章 多元智能理论对混合式教学的启示
5.1 智能的一元化观点
5.2 多元智能理论
5.2.1 智能的类型
5.2.2 多元智能理论的结论
5.3 多元智能理论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启示
5.3.1 教育的目标:为理解而教
5.3.2 什么是“理解”
5.3.3 “为理解而教”的教学模式
第6章 学习的本质过程——知识创造
6.1 知识管理
6.2 知识作为竞争性资源的新关注
6.3 高等职业教学体系须塑造学生知识管理能力
6.4 知识两分法:形式知识和暗默知识
6.5 知识创造:暗默知识与形式知识间的相互作用
6.5.1 知识转换的四种模式
6.5.2 知识创造的螺旋
6.6 知识创造的螺旋对混合式学习体系设计的启示
第7章 学生期待的元体验
7.1 高职学生的日常行为及所占时间比例
7.1.1 问卷结果及分析
7.1.2 大规模访谈结果及分析
7.2 学生日常行为动机分析
7.3 学生期待的元体验
第8章 “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学习体系构建
8.1 混合式学习的必要性
8.2 混合式学习设计的关键思想
8.3 “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学习体系构建元素
8.3.1 个性化目标体系构建
8.3.2 适应性的混合式学习环境
8.4 混合式学习教学过程设计
8.4.1 环境分析
8.4.2 教学活动设计
8.5 学习评价的设计、反馈
8.5.1 学生参与
8.5.2 评价工具
8.6 探究性社群
8.6.1 探究性社群的要素
8.6.2 探究性社群的功能
第9章 混合式学习示例
9.1 计划项目混合式学习设计基本信息
9.1.1 课时安排
9.1.2 计划项目工作任务
9.1.3 内容组织
9.2 学习组织形式
9.3 教师的作用
9.4 课程设计过程
9.4.1 学习目标设定
9.4.2 准备工作
9.4.3 面对面学习过程
9.4.4 总结反馈,自身问题反思
9.5 课程内容系统性的保障
第10章 组建创新团队
10.1 团队设计的框架
10.1.1 职能型团队
10.1.2 轻量级团队
10.1.3 重量级团队
10.1.4 自治型团队
10.2 在学校中应用团队类型框架
10.2.1 混合式学习的职能型团队
10.2.2 混合式学习的轻量级团队
10.2.3 混合式学习的重量级团队
10.2.4 混合式学习的自治型团队
10.3 综合运用多种类型的团队
第11章 塑造文化
11.1 文化
11.2 与混合式学习匹配的校园文化特质
11.2.1 自主管理意识
11.2.2 责任意识
11.2.3 岗位能力意识
11.2.4 灵活性
11.3 如何塑造文化
11.4 文化的传播方式
11.4.1 故事
11.4.2 仪式
第12章 教师和学生的转变
12.1 教师的角色定位转变
12.2 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职业挑战
12.3 融入对教师的激励
12.3.1 创造更广泛的教学机会
12.3.2 给教师更大的自主性
12.3.3 建立适宜的教学团队
12.3.4 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化分工
12.3.5 对教师的进步及时反馈
12.4 高职学校教师激励实施过程
12.4.1 高职学校教师激励问题分析
12.4.2 高职学校教师激励过程及动机分析
12.4.3 基于工作价值认同的高职学校教师激励模型
12.4.4 通过组织文化创新强化教师工作价值认同
12.4.5 提升学生认知智能
结语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