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理论创新、科研方法及治学感悟
作者:陈正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6-01
ISBN:9787030691521
定价:¥18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分为三篇及附录。第一篇(第l章和第2章)系统介绍作者及其学术团队在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本构模型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对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及其工程应用的新进展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若干建议;第二篇(第3章至第5章)对土力学的理论模型和科研方法进行系统论述,总结作者在加强学术团队创新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阐述知行合一理念的形成及对发展岩土力学理论体系的思考;第三篇(第6章和第7章)是作者的学术奋斗生涯和治学感悟。书末附录主要介绍第十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的盛况和办会经验、非饱和土与特殊土专业委员会的章程及开展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部分同行专家对作者学术成果的评价。本书可供从事岩土力学与工程的教学、科研人员及研究生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暂缺《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理论创新、科研方法及治学感悟》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篇 理论创新
第1章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本构模型研究
1.1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发展简述
1.2 主要瓶颈与研究方法
1.3 岩土力学的公理化理论体系
1.3.1 基本思路和理论基础
1.3.2 基本定律
1.3.3 本构原理
1.3.4 应用
1.4 非饱和土的应力理论
1.4.1 非饱和土的有效应力
1.4.2 非饱和土的应力状态变量
1.4.3 应力状态变量与有效应力的比较
1.5 非饱和土固结的混合物理论
1.5.1 背景与特色
1.5.2 基本假设和场方程
1.5.3 本构关系和封闭方程组
1.5.4 增量线性化控制方程组
1.5.5 一维固结问题的理论解答
1.5.6 二维固结问题
1.5.7 非饱和土固结的混合物理论的特色、发展及应用
1.5.8 混合物理论在岩土力学中的应用
1.6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本构模型
1.6.1 非饱和土的增量非线性本构模型
1.6.2 非饱和土的弹塑性模型
1.6.3 湿陷性黄土的结构模型
1.6.4 膨胀土的本构模型
1.6.5 持水特性的本构模型
1.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t
第2章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及其工程应用研究的新进展
2.1 引言
2.2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持水特性
2.2.1 传统土-水特征曲线
2.2.2 广义土-水特征曲线和滞后性
2.3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水气运移特性
2.3.1 渗气特性
2.3.2 渗水特性
2.4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结构性
2.5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强度特性
2.5.1 研发的新设备
2.5.2 温度和冻融循环对强度的影响
2.5.3 原状黄土与重塑黄土的强度特性及屈服特性
2.5.4 膨胀土和红黏土的强度特性
2.5.5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三维强度理论
2.6 非饱和土的应力理论
2.6.1 湿吸力和吸应力
2.6.2 吸力的各向异性效应
2.6.3 有效应力和应力状态变量的新表述及验证
2.7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本构模型
2.7.1 对非饱和土非线性模型的修正
2.7.2 非饱和土的弹塑性模型与结构性模型
2.7.3 多因素耦合的弹塑性本构模型
2.8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解析方法和数值分析
2.9 缓冲/回填材料的研究新进展
2.9.1 缓冲/回填材料的持水特性
2.9.2 缓冲/回填材料的渗水性和渗气性
2.9.3 缓冲/回填材料的变形强度特性
2.9.4 模型试验、多场耦合模型及数值分析
2.10 冻土及冻融循环研究新进展
2.11 黄土研究的新进展
2.11.1 原状黄土的土压力
2.11.2 黄土的增湿变形特性与蠕变特性
2.11.3 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现场浸水试验和离心模型试验及现场复合地基浸水试验
2.11.4 黄土边坡和地铁
2.12 膨胀土研究的新进展
2.12.1 膨胀土的胀缩性和超固结特性
2.12.2 膨胀土边坡
2.13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动力特性及地质灾害研究新进展
2.13.1 动力特性
2.13.2 地质灾害
2.14 红黏土、盐渍土、冰水堆积物、垃圾土、文物土、分散性土、珊瑚砂和红砂土的研究新进展
2.14.1 红黏土
2.14.2 盐渍土及冰水堆积物
2.14.3 垃圾土、文物土、分散性土
2.14.4 珊瑚砂和红砂土
2.15 研究成果的工程应用新进展
2.15.1 理论研究成果的工程应用
2.15.2 实用技术和方法
2.1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t
第二篇 科研方法
第3章 土力学的理论模型与科研方法
3.1 对理论模型的认识
3.1.1 理论的定义及作用
3.1.2 理论的结构
3.1.3 建模原则、理论与方法、过程与路线及修正模型的方法
3.1.4 评价理论模型真伪优劣的标准
3.2 理论建模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
3.3 土力学创新研究的方法
3.3.1 开拓新领域,仪器是先导
3.3.2 揭示新认识,试验最重要
3.3.3 创立新理论,为学须精深
3.3.4 博采众长,搜炼古今
3.3.5 重视计算,综合判断
3.3.6 简化是艺术,关键抓大头
3.3.7 学问重在做,实践出真知
3.3.8 勇啃硬骨头,十年磨一剑
3.3.9 交流促创新,良机须抓紧
3.3.10 创新育英才,目标要高远
3.4 结语
参考文献\t
第4章 关于加强学术团队创新文化建设的思考
4.1 严谨治学,追求卓越
4.1.1 科研工作的基本纲领
4.1.2 理论建模三原则
4.1.3 理论建模四要领
4.1.4 创新研究十策
4.2 团队的喜与忧及对研究生的要求
4.2.1 喜
4.2.2 忧
4.2.3 如何做
4.2.4 对研究生的要求
4.3 学术团队面临的新形势与四点要求
4.3.1 形势喜人,前途光明
4.3.2 对学术团队的四点要求
4.4 对学术团队的六点新要求
4.5 关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工作总结
4.6 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经验和技巧
参考文献\t
第5章 发展理论,知行合一
5.1 《学报》对创新的引领作用
第1章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本构模型研究
1.1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发展简述
1.2 主要瓶颈与研究方法
1.3 岩土力学的公理化理论体系
1.3.1 基本思路和理论基础
1.3.2 基本定律
1.3.3 本构原理
1.3.4 应用
1.4 非饱和土的应力理论
1.4.1 非饱和土的有效应力
1.4.2 非饱和土的应力状态变量
1.4.3 应力状态变量与有效应力的比较
1.5 非饱和土固结的混合物理论
1.5.1 背景与特色
1.5.2 基本假设和场方程
1.5.3 本构关系和封闭方程组
1.5.4 增量线性化控制方程组
1.5.5 一维固结问题的理论解答
1.5.6 二维固结问题
1.5.7 非饱和土固结的混合物理论的特色、发展及应用
1.5.8 混合物理论在岩土力学中的应用
1.6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本构模型
1.6.1 非饱和土的增量非线性本构模型
1.6.2 非饱和土的弹塑性模型
1.6.3 湿陷性黄土的结构模型
1.6.4 膨胀土的本构模型
1.6.5 持水特性的本构模型
1.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t
第2章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及其工程应用研究的新进展
2.1 引言
2.2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持水特性
2.2.1 传统土-水特征曲线
2.2.2 广义土-水特征曲线和滞后性
2.3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水气运移特性
2.3.1 渗气特性
2.3.2 渗水特性
2.4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结构性
2.5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强度特性
2.5.1 研发的新设备
2.5.2 温度和冻融循环对强度的影响
2.5.3 原状黄土与重塑黄土的强度特性及屈服特性
2.5.4 膨胀土和红黏土的强度特性
2.5.5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三维强度理论
2.6 非饱和土的应力理论
2.6.1 湿吸力和吸应力
2.6.2 吸力的各向异性效应
2.6.3 有效应力和应力状态变量的新表述及验证
2.7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本构模型
2.7.1 对非饱和土非线性模型的修正
2.7.2 非饱和土的弹塑性模型与结构性模型
2.7.3 多因素耦合的弹塑性本构模型
2.8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解析方法和数值分析
2.9 缓冲/回填材料的研究新进展
2.9.1 缓冲/回填材料的持水特性
2.9.2 缓冲/回填材料的渗水性和渗气性
2.9.3 缓冲/回填材料的变形强度特性
2.9.4 模型试验、多场耦合模型及数值分析
2.10 冻土及冻融循环研究新进展
2.11 黄土研究的新进展
2.11.1 原状黄土的土压力
2.11.2 黄土的增湿变形特性与蠕变特性
2.11.3 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现场浸水试验和离心模型试验及现场复合地基浸水试验
2.11.4 黄土边坡和地铁
2.12 膨胀土研究的新进展
2.12.1 膨胀土的胀缩性和超固结特性
2.12.2 膨胀土边坡
2.13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动力特性及地质灾害研究新进展
2.13.1 动力特性
2.13.2 地质灾害
2.14 红黏土、盐渍土、冰水堆积物、垃圾土、文物土、分散性土、珊瑚砂和红砂土的研究新进展
2.14.1 红黏土
2.14.2 盐渍土及冰水堆积物
2.14.3 垃圾土、文物土、分散性土
2.14.4 珊瑚砂和红砂土
2.15 研究成果的工程应用新进展
2.15.1 理论研究成果的工程应用
2.15.2 实用技术和方法
2.1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t
第二篇 科研方法
第3章 土力学的理论模型与科研方法
3.1 对理论模型的认识
3.1.1 理论的定义及作用
3.1.2 理论的结构
3.1.3 建模原则、理论与方法、过程与路线及修正模型的方法
3.1.4 评价理论模型真伪优劣的标准
3.2 理论建模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
3.3 土力学创新研究的方法
3.3.1 开拓新领域,仪器是先导
3.3.2 揭示新认识,试验最重要
3.3.3 创立新理论,为学须精深
3.3.4 博采众长,搜炼古今
3.3.5 重视计算,综合判断
3.3.6 简化是艺术,关键抓大头
3.3.7 学问重在做,实践出真知
3.3.8 勇啃硬骨头,十年磨一剑
3.3.9 交流促创新,良机须抓紧
3.3.10 创新育英才,目标要高远
3.4 结语
参考文献\t
第4章 关于加强学术团队创新文化建设的思考
4.1 严谨治学,追求卓越
4.1.1 科研工作的基本纲领
4.1.2 理论建模三原则
4.1.3 理论建模四要领
4.1.4 创新研究十策
4.2 团队的喜与忧及对研究生的要求
4.2.1 喜
4.2.2 忧
4.2.3 如何做
4.2.4 对研究生的要求
4.3 学术团队面临的新形势与四点要求
4.3.1 形势喜人,前途光明
4.3.2 对学术团队的四点要求
4.4 对学术团队的六点新要求
4.5 关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工作总结
4.6 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经验和技巧
参考文献\t
第5章 发展理论,知行合一
5.1 《学报》对创新的引领作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