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支气管哮喘何权瀛2020观点
作者:何权瀛 著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5-01
ISBN:9787518975204
定价:¥16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大家对支气管哮喘是再熟悉不过了,几乎每一位呼吸科医师,甚至内科医师都会诊治哮喘,这样说来,诊治哮喘应当是没有什么问题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呼吸界同道对哮喘的关注不亚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994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国家心脏、肺和血液研究所(National Heart,Lung,and Blood Institute,NHLBI)与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共同努力下,17个国家的30多位专家组成小组,制定了关于哮喘管理和预防的全球策略,并出版了名为《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的“标准”。1993年,我国制定并发表了《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严重度分级及疗效判断标准(修正方案)》,这实际上就是我国的第一份哮喘诊治指南,标志着我国的哮喘防治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此后多次修订。几年来,我国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呼吸界同道不断推出各种科研项目,发表的各类科研论文更是雨后春笋般涌现。在这令人欣喜的现状背后,我们还必须看到现实的严峻形势:首先,据新调研结果显示,我国成人中哮喘的患病率为4.2%,目前我国成人哮喘患者人数达4570万,其中只有28.8%的患者在流行病学调研前被明确诊断,愈七成患者尚处于不知情、未治疗状态。其次,已经明确诊断的哮喘患者的临床控制水平仍不尽如人意。据报道,我国大中城市哮喘患者达到完全控制的只占28. 5%。从这些数据中足以看到哮喘防控中的缺陷——哮喘尚未被控制,更不用说治愈。我们仍需努力。 笔者于1970年毕业自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1979—1982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攻读医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呼吸病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抚今追昔,自认乏善可陈,也发表过一些与哮喘相关的科研论文,但屡屡掩卷思索,仍觉得不够深入和系统,深感自己在哮喘防治领域中做的工作还不够多。与哮喘缘起于1993年,笔者奉朱元珏教授之命起草了《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严重度分级及疗效判断标准(修正方案)》。之后,曾作为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的组员参加过一些工作,后来中华医学会规定一个人不能同时兼任两个学组的成员(笔者当时正担任睡眠呼吸障碍学组组长),只好抱憾退出哮喘学组,集中精力做好睡眠呼吸障碍学组的工作。这些年来,如果说还对哮喘防控做过一些工作的话,笔者只有两件事尚堪告慰于世人: (1)接受林江涛教授的邀请,多次参加全国哮喘巡讲。先是从省会和直辖市级医院讲起,后来转到二级城市,如唐山、秦皇岛等地。笔者现已记不清共做了多少次巡讲,也没有必要去统计这些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笔者悉心总结哮喘诊疗经验后形成的巡讲内容,对提高我国基层医师对哮喘疾病的认知水平、规范哮喘的诊治操作发挥了一些作用。 (2)1993年,笔者开始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举办哮喘患者学习班,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形成了哮喘专病门诊、哮喘宣教中心和哮喘患者协会“三位一体”的哮喘防控模式。此项工作在我国开创了哮喘患者教育管理的先河,收到了明确和肯定的效果,深受患者好评,也一直坚持到现在。 在平时的医疗实践中,尤其是面对每位哮喘患者时,笔者会经常思考一些有关哮喘防控的疑问。在阅读有关哮喘诊治的中、外科学文献时,笔者也会静心推敲一些有关哮喘诊治的问题。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尤其在医疗实践中,科学贵在求异求新,千士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大家达成共识的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真理有时会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现在有一种不良风气,即学术浮躁,学者们整天在追求所谓的“新进展”,对一些基本问题却缺乏认真的思考,尤其是一些年资较低的医师,明明对某些问题心存疑虑或者有不同看法,但就是不愿意讲出来或者不敢提出来,他们也有理由:一是说出来怕人家笑话;二是怕触犯所谓“长者”和“权威”。长此以往,这些年轻人的棱角会逐渐被磨光,最后成为一枚圆润的鹅卵石。 2016年,笔者接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邀请,撰写并出版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何权瀛2016观点》。2019年,内容更加丰富和全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何权瀛2019观点》正式与读者见面。同年,笔者在《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上发表过一篇题为《支气管哮喘临床诊治:现状与未来》的文章,对目前国内、外哮喘防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其后笔者与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编辑谈起此事,他们对于这些问题很感兴趣,并建议笔者再动笔撰写《支气管哮喘何权瀛 2020观点》。起初笔者并没有应允,近年来我国先后出版过几本有关支气管哮喘的专著,如人民卫生出版社曾经出版过《哮喘病学》(李明华、殷凯生、蔡映云主编)和《支气管哮喘——基础与临床》(钟南山主编),笔者还是有一点自知之明,总觉得再出一本“某某某观点”之书缺乏底气,后来经过半年多辗转,特别是后来整理了一下自己有关哮喘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结果,最后还是鼓起勇气,不揣浅薄,下定决心撰写《支气管哮喘何权瀛2020观点》,这便是即将奉献给各位同道的这本书。
作者简介
何权瀛,197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1982年获得医学硕士学位,1992年赴日本自治医科大学研修。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是国内公认的知名呼吸病专家和呼吸病学科带头人。长期致力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疾病的防治研究。 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顾问、北京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医师协会呼吸内科专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资深会员,《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医学与哲学》《中国社区医师》杂志顾问、副主编,此外还在《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等20余种杂志担任常务编委或编委。 主编医学专著16部,参编医学著作30余部,医学科普丛书3本,发表论文606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项、卫生部科研基金3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1项,先后获得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华预防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1名,博士研究生17名。
目录
目 录
从哮喘的复杂病因出发,认为哮喘是一种临床综合征 / 001
1. 引发哮喘的危险因素:宿主因素 / 002
2. 引发哮喘的危险因素:环境因素 / 006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与支气管哮喘 / 023
所谓激素抵抗性哮喘,可能是一场误会 / 033
3. 激素抵抗性哮喘相关的若干问题 / 035
Th1/Th2细胞失衡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 / 052
4. Th1细胞和Th2细胞失衡学说是哮喘的主要机制 / 054
5. 淋巴细胞在哮喘免疫功能失调时的特征 / 055
6. 对Th1/Th2细胞失衡学说的争议 / 057
支气管哮喘表型的研究 / 068
7. 哮喘的临床表型分型 / 068
8. 哮喘的气道炎症表型 / 070
9. 哮喘内在表型或分子分型 / 071
哮喘气道重塑研究与治疗中面临的各种挑战 / 078
10. 气道重塑是支气管哮喘重要的病理改变 / 078
哮喘药物研发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 091
11. 治疗哮喘的新的ICS、LABA、LAMA及其联合制剂 / 092
12. 治疗哮喘的靶向药物 / 094
13. 治疗哮喘的其他药物 / 099
14. 哮喘药物研发工作的总结与展望 / 100
哮喘动物模型研究的价值及其存在的问题 / 109
15. 哮喘动物模型在哮喘研究中的价值 / 109
16. 哮喘动物模型存在的问题 / 111
17. 哮喘动物模型面临的挑战 / 119
18. 哮喘动物模型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 126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长期教育和管理: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哮喘教育管理模式为例 / 139
19. 哮喘教育的内容、注意事项与目标 / 143
20. 创建“三位一体”的哮喘教育管理模式 / 146
21. 关于哮喘患者教育和管理的几点思考 / 159
22. “三位一体”哮喘患者教育和管理模式的7个“一” / 164
支气管哮喘的二级预防 / 172
对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的一些思考 / 190
23. 对ACOS的诊治标准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 191
24. ACOS在诊治过程中作为一个综合征的必要性有待商榷 / 193
25. 哮喘和COPD视为一个疾病实体,可能会模糊两种疾病之间的
界限 / 194
26. ACOS之我见 / 195
人工智能与支气管哮喘 / 205
27. 人工智能发展大事记 / 207
28. 人工智能技术在哮喘诊断和评估及管理中的初步应用情况 / 209
附录1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哮喘患者教育大事记 / 218
附录2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支气管哮喘患者协会章程 / 220
附录3 哮喘病患者的心声 / 222
附录4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支气管哮喘患者协会留念 / 228
出版者后记 / 239
从哮喘的复杂病因出发,认为哮喘是一种临床综合征 / 001
1. 引发哮喘的危险因素:宿主因素 / 002
2. 引发哮喘的危险因素:环境因素 / 006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与支气管哮喘 / 023
所谓激素抵抗性哮喘,可能是一场误会 / 033
3. 激素抵抗性哮喘相关的若干问题 / 035
Th1/Th2细胞失衡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 / 052
4. Th1细胞和Th2细胞失衡学说是哮喘的主要机制 / 054
5. 淋巴细胞在哮喘免疫功能失调时的特征 / 055
6. 对Th1/Th2细胞失衡学说的争议 / 057
支气管哮喘表型的研究 / 068
7. 哮喘的临床表型分型 / 068
8. 哮喘的气道炎症表型 / 070
9. 哮喘内在表型或分子分型 / 071
哮喘气道重塑研究与治疗中面临的各种挑战 / 078
10. 气道重塑是支气管哮喘重要的病理改变 / 078
哮喘药物研发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 091
11. 治疗哮喘的新的ICS、LABA、LAMA及其联合制剂 / 092
12. 治疗哮喘的靶向药物 / 094
13. 治疗哮喘的其他药物 / 099
14. 哮喘药物研发工作的总结与展望 / 100
哮喘动物模型研究的价值及其存在的问题 / 109
15. 哮喘动物模型在哮喘研究中的价值 / 109
16. 哮喘动物模型存在的问题 / 111
17. 哮喘动物模型面临的挑战 / 119
18. 哮喘动物模型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 126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长期教育和管理: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哮喘教育管理模式为例 / 139
19. 哮喘教育的内容、注意事项与目标 / 143
20. 创建“三位一体”的哮喘教育管理模式 / 146
21. 关于哮喘患者教育和管理的几点思考 / 159
22. “三位一体”哮喘患者教育和管理模式的7个“一” / 164
支气管哮喘的二级预防 / 172
对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的一些思考 / 190
23. 对ACOS的诊治标准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 191
24. ACOS在诊治过程中作为一个综合征的必要性有待商榷 / 193
25. 哮喘和COPD视为一个疾病实体,可能会模糊两种疾病之间的
界限 / 194
26. ACOS之我见 / 195
人工智能与支气管哮喘 / 205
27. 人工智能发展大事记 / 207
28. 人工智能技术在哮喘诊断和评估及管理中的初步应用情况 / 209
附录1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哮喘患者教育大事记 / 218
附录2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支气管哮喘患者协会章程 / 220
附录3 哮喘病患者的心声 / 222
附录4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支气管哮喘患者协会留念 / 228
出版者后记 / 239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