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挤压性围岩隧道变形破坏特性及控制技术
作者:张丕界,张旭东,熊春庚,李俊,唐达昆 编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4-01
ISBN:9787568924160
定价:¥8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强挤压软岩大变形地质极大地影响隧道的开挖和掘进。《挤压性围岩隧道变形破坏特性及控制技术》以兰渝铁路隧道为工程依托,针对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开挖断面大,结构特殊,地应力极高,围岩稳定性差,挤压变形量大、速度快、持续时间长”等工程难点,以炭质板岩挤压性围岩隧道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监测、试验研究、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工程试验等多种研究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挤压性围岩隧道工程地质特征与变形力学机制,推导了考虑含水损伤的炭质板岩蠕变本构模型与“围岩·支护系统”黏弹性模型,并建立了挤压性围岩隧道稳定性综合控制技术体系。《挤压性围岩隧道变形破坏特性及控制技术》可供隧道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参考,也可作为相关研究生课程的教材。
作者简介
暂缺《挤压性围岩隧道变形破坏特性及控制技术》作者简介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工程特点及难点
1.3 国内外同类技术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2 挤压性围岩隧道工程地质特征分析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隧道围岩地质赋存情况
2.3 围岩物理力学性质
2.4 地应力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
2.5 隧道场址区地应力场分析
2.6 小结
3 挤压性围岩隧道变形力学机制分析
3.1 挤压性围岩隧道变形破坏特征
3.2 挤压性围岩变形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3.3 挤压性围岩变形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3.4 挤压性围岩隧道变形破坏力学机制分析
3.5 小结
4 炭质板岩蠕变本构模型
4.1 引言
4.2 岩石流变基本力学模型
4.3 炭质板岩蠕变模型
4.4 考虑含水损伤的非线性黏弹塑性模型
4.5 非线性黏弹塑性模型二次开发与验证
4.6 薄层炭质板岩蠕变参数反演分析
4.7 地下水影响下的围岩稳定性分析
4.8 小结
5 炭质板岩隧道“围岩,支护系统”黏弹性分析
5.1 引言
5.2 “围岩-支护系统”黏弹性分析
5.3 隧道开挖围岩的蠕变演化规律
5.4 小结
6 挤压性围岩隧道的稳定性综合控制技术
6.1 挤压性围岩隧道的稳定性控制理念
6.2 挤压性围岩隧道稳定性控制技术简述
6.3 双支洞挑顶施工技术
6.4 大跨段多重锁固支护施工技术
6.5 大跨与连拱过渡段的施工技术
6.6 渐变收缩型小净距隧道施工技术
6.7 双连拱“背靠背”施工技术
6.8 二衬缓冲层及仰拱增强支护技术
6.9 小结
7 工程应用
7.1 引言
7.2 工程概况
7.3 工程应用一:大跨段多重锁固支护施工
7.4 工程应用二:大跨段预应力锚索试验
7.5 工程应用三:双连拱段“背靠背”施工
7.6 工程应用四:小净距段对拉锚杆试验
7.7 工程应用效果与评价
参考文献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工程特点及难点
1.3 国内外同类技术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2 挤压性围岩隧道工程地质特征分析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隧道围岩地质赋存情况
2.3 围岩物理力学性质
2.4 地应力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
2.5 隧道场址区地应力场分析
2.6 小结
3 挤压性围岩隧道变形力学机制分析
3.1 挤压性围岩隧道变形破坏特征
3.2 挤压性围岩变形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3.3 挤压性围岩变形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3.4 挤压性围岩隧道变形破坏力学机制分析
3.5 小结
4 炭质板岩蠕变本构模型
4.1 引言
4.2 岩石流变基本力学模型
4.3 炭质板岩蠕变模型
4.4 考虑含水损伤的非线性黏弹塑性模型
4.5 非线性黏弹塑性模型二次开发与验证
4.6 薄层炭质板岩蠕变参数反演分析
4.7 地下水影响下的围岩稳定性分析
4.8 小结
5 炭质板岩隧道“围岩,支护系统”黏弹性分析
5.1 引言
5.2 “围岩-支护系统”黏弹性分析
5.3 隧道开挖围岩的蠕变演化规律
5.4 小结
6 挤压性围岩隧道的稳定性综合控制技术
6.1 挤压性围岩隧道的稳定性控制理念
6.2 挤压性围岩隧道稳定性控制技术简述
6.3 双支洞挑顶施工技术
6.4 大跨段多重锁固支护施工技术
6.5 大跨与连拱过渡段的施工技术
6.6 渐变收缩型小净距隧道施工技术
6.7 双连拱“背靠背”施工技术
6.8 二衬缓冲层及仰拱增强支护技术
6.9 小结
7 工程应用
7.1 引言
7.2 工程概况
7.3 工程应用一:大跨段多重锁固支护施工
7.4 工程应用二:大跨段预应力锚索试验
7.5 工程应用三:双连拱段“背靠背”施工
7.6 工程应用四:小净距段对拉锚杆试验
7.7 工程应用效果与评价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