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离散、认同与融合:印度尼西亚华人表演艺术的文化语境与演出形态
作者:蔡宗德 著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6-01
ISBN:9787503964169
定价:¥6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离散、认同与融合:印度尼西亚华人表演艺术的文化语境与演出形态》一书,是蔡宗德教授经过二十余年扎实的田野考察后,奉献给学界的研究成果。该著作为汉语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界并不多见的“海外民族志”作业,自有其独具特色的贡献。自20世纪90年代起,伴随以认同为核心的“新话语”所引发的“学术氛围转向”,离散(diaspora)这一原特定于描述犹太人背并离乡散居于世界各地,并与受难史相关的词汇,也成为民族音乐学界继以“文化适应”讨论移民或少数族裔等话题之后的另一个学术热点与理论概念。其总体背景与全球化视野中如何关注人与音乐的跨区域、跨国流动以及多元文化的发展、杂糅等景观相关,也与后殖民主义思潮的写作视角相关。人群之流动,必然引发其原在故国的历史来源与移人侨居国之间的关系。移民的身份及其边界在记忆、情感与想象中不断面对差异性而抉择,这些经历是历史的也是实践性的。相关于此的研究,也不再是面对某地、某事、某人的单一性叙事,而有了个人、“家园”、民族国家和跨国结构之间复杂的互动。
作者简介
蔡宗德,美国马里兰大学民族音乐学哲学博士。台南艺术大学民族音乐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教务长与音像艺术学院院长。国际传统音乐学会东南亚表演艺术研究小组(PASEA-ICTM)执行委员。因长期从事印度尼西亚爪哇音乐文化研究,对印度尼西亚文化发展有所贡献,2017年荣获印度尼西亚梭罗宫廷颁赠亲王(Kangjeng Aria Projonagoro)爵位;曾任国际传统音乐学会台湾分会会长、台湾宗教学会副理事长、台湾东南亚研究学会理事、台湾民族音乐学会理事等职。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校外研究员,斯洛文尼亚卢比亚纳大学(University of Ljubljana,Slovenia)、云南大学、武汉音乐学院、厦门工学院客座教授。长期活跃于国际学术舞台,专长为东南亚音乐、中亚/西亚音乐、海外华人音乐、台湾戏曲音乐、医疗民族音乐学、应用民族音乐学、音乐文化资产研究等领域。
目录
绪论
上篇 印度尼西亚华人离散社群与表演艺术演出环境
第一章 印度尼西亚华人移民历史、社会结构与文化认同
一、印度尼西亚华人移民历史与排华运动
二、印度尼西亚华人离散社群结构
三、印度尼西亚华人的民族与文化认同
第二章 印度尼西亚社会文化脉络下的华人表演艺术发展与对策
一、印度尼西亚华人的表演艺术历史发展
二、客居异乡的表演艺术文化认同
三、表演艺术作为印度尼西亚华人内部社经脉络的建构
四、政治环境影响下的华人表演艺术文化对策
第三章 印度尼西亚华人传统表演艺术类型与创新融合
一、舞龙舞狮
二、传统华人民俗音乐:闽南南音与八音/大鼓吹
三、印度尼西亚华人华乐团
四、华人戏曲与偶戏
五、融合下的印度尼西亚华人特有表演艺术形态
第四章 华人在印度尼西亚传统表演艺术中的生存环境与文化实践
一、华人表演艺术家的生存环境
二、华人在传统印度尼西亚表演艺术文化上的投入
三、几位华人在表演艺术文化上的实践
四、印度尼西亚华人对表演艺术文化的态度与期待
下篇 印度尼西亚华人表演艺术形态与发展
第五章 印度尼西亚爪哇华语流行歌曲卡拉OK的演出场域、曲目来源与社会功能
一、爪哇地区华语流行音乐卡拉OK的发展历程
二、爪哇地区华语流行歌曲卡拉OK的演唱场域
三、华语卡拉OK比赛方式与评分标准
四、爪哇地区流行的华语卡拉OK曲目来源
五、爪哇地区华人学唱华语卡拉OK的方式
六、华语卡拉OK在爪哇华人社群中的功能与意义
第六章 印度尼西亚华人布袋戏的历史环境、演出形态与社会意义
一、印度尼西亚华人布袋戏发展的历史与社会环境
二、印度尼西亚与华人文化的桥梁:操偶师的养成
三、现今华人布袋戏的演出形态
四、布袋戏后场音乐的类型与演变
五、印度尼西亚华人对于布袋戏的文化认同与发展推广
第七章 印度尼西亚爪哇华人皮影戏的没落与再生
参考文献
索引
上篇 印度尼西亚华人离散社群与表演艺术演出环境
第一章 印度尼西亚华人移民历史、社会结构与文化认同
一、印度尼西亚华人移民历史与排华运动
二、印度尼西亚华人离散社群结构
三、印度尼西亚华人的民族与文化认同
第二章 印度尼西亚社会文化脉络下的华人表演艺术发展与对策
一、印度尼西亚华人的表演艺术历史发展
二、客居异乡的表演艺术文化认同
三、表演艺术作为印度尼西亚华人内部社经脉络的建构
四、政治环境影响下的华人表演艺术文化对策
第三章 印度尼西亚华人传统表演艺术类型与创新融合
一、舞龙舞狮
二、传统华人民俗音乐:闽南南音与八音/大鼓吹
三、印度尼西亚华人华乐团
四、华人戏曲与偶戏
五、融合下的印度尼西亚华人特有表演艺术形态
第四章 华人在印度尼西亚传统表演艺术中的生存环境与文化实践
一、华人表演艺术家的生存环境
二、华人在传统印度尼西亚表演艺术文化上的投入
三、几位华人在表演艺术文化上的实践
四、印度尼西亚华人对表演艺术文化的态度与期待
下篇 印度尼西亚华人表演艺术形态与发展
第五章 印度尼西亚爪哇华语流行歌曲卡拉OK的演出场域、曲目来源与社会功能
一、爪哇地区华语流行音乐卡拉OK的发展历程
二、爪哇地区华语流行歌曲卡拉OK的演唱场域
三、华语卡拉OK比赛方式与评分标准
四、爪哇地区流行的华语卡拉OK曲目来源
五、爪哇地区华人学唱华语卡拉OK的方式
六、华语卡拉OK在爪哇华人社群中的功能与意义
第六章 印度尼西亚华人布袋戏的历史环境、演出形态与社会意义
一、印度尼西亚华人布袋戏发展的历史与社会环境
二、印度尼西亚与华人文化的桥梁:操偶师的养成
三、现今华人布袋戏的演出形态
四、布袋戏后场音乐的类型与演变
五、印度尼西亚华人对于布袋戏的文化认同与发展推广
第七章 印度尼西亚爪哇华人皮影戏的没落与再生
参考文献
索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