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作者:杜清运,任福,唐旭,胡石元,程洋 著
出版社:测绘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6-01
ISBN:9787503042775
定价:¥7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以可持续发展为引,以理论和实践支撑为目标,分动因、框架、对象、关系、容量、潜力、决策、应用及技术九个部分对双评价进行了介绍。以我国自然资源管理形势与需求为背景阐述了双评价的实践地位,基于系统思维对双评价体系框架进行了抽象归纳,按照业务逻辑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特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适宜性特征、区域自然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承载压力,以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等的概念内涵、数据关系、评价过程和结果表达进行了梳理,从业务数据衔接角度概括了双评价成果在自然资源环境监测、国土空间规划等领域的应用,总结了双评价的信息技术需求,并以实例介绍了双评价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应用。
作者简介
杜清运,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珞珈杰出学者。1987年7月获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工学硕士后留校,先后赴德国斯图加特和美国加州大学进修及访问学者。长期从事数字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工作,研究兴趣包括理论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科学理论、新媒体地图、移动地理计算等。先后国家科技进步奖一项,省部级奖十五项,获得国家发明3项,发表SCI论文36篇,其他论文近200多篇。获得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测绘局跨世纪很好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很好人才支持计划”。曾担任靠前制图协会理论地图学委员会主席,现任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地图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地理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担任《武汉大学学报》等杂志编委,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自然科学基金、测绘科技进步奖等评审专家。现任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等。 任福,武汉大学教授,系主任。 唐旭,武汉大学副教授。 胡石元,武汉大学教授。 程洋,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副总架构师。
目录
章 动因:自然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1
§1.1 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化背景…………………………………………… 1
§1.2 我国自然资源环境的挑战…………………………………………… 11
§1.3 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要求…………………………………………… 25
§1.4 国土空间规划的评价支撑…………………………………………… 33
第2章 框架:双评价的系统认知及体系框架…………………………………… 43
§2.1 评价系统的基础认知思维…………………………………………… 43
§2.2 评价任务内容与业务逻辑…………………………………………… 49
§2.3 评价系统要素与数据体系…………………………………………… 55
§2.4 评价基本方法与模型框架…………………………………………… 70
第3章 对象:自然资源实物性状与环境特征…………………………………… 80
§3.1 自然资源类型及环境要素界定……………………………………… 80
§3.2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实物性状……………………………………… 94
§3.3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特征…………………………………… 103
§3.4 自然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及指标…………………………………… 121
§3.5 自然资源类型与环境特征分区…………………………………… 130
第4章 关系: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特征………………………………… 138
§4.1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概念剖析……………………………… 138
§4.2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适宜性特征………………………………… 144
§4.3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适宜性评价………………………………… 153
§4.4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适宜性分区………………………………… 167
第5章 容量:区域自然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 172
§5.1 自然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概念剖析……………………………… 172
§5.2 供需关系测度的自然资源承载能力……………………………… 179
§5.3 环境质量标准测度的环境承载能力……………………………… 199
§5.4 区域自然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210
§5.5 自然环境与环境承载能力水平分区……………………………… 213
第6章 潜力:区域自然资源与环境承载压力………………………………… 217
§6.1 自然资源与环境承载压力概念剖析……………………………… 217
§6.2 供需矛盾测度的自然资源承载压力……………………………… 219
§6.3 环境质量状况测度的环境承载压力……………………………… 232
§6.4 区域自然资源与环境承载压力评价……………………………… 237
§6.5 自然资源与环境承载压力程度分区……………………………… 240
第7章 决策:区域国土空间的开发适宜方向………………………………… 244
§7.1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概念剖析…………………………………… 244
§7.2 国土空间开发的多层次决策体系………………………………… 247
§7.3 区域国土空间开发的适宜性评价………………………………… 249
§7.4 区域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方向分区………………………………… 265
第8章 应用:自然资源监测与国土空间规划………………………………… 270
§8.1 双评价的数据成果及应用方向…………………………………… 270
§8.2 自然资源与环境监测的需求指引………………………………… 275
§8.3 国土空间规划决策的数据基础…………………………………… 283
§8.4 其他自然资源管理工程的应用…………………………………… 293
第9章 技术:双评价信息技术需求与系统建设……………………………… 297
§9.1 双评价工作的信息技术需求……………………………………… 297
§9.2 双评价信息系统设计与软件开发………………………………… 300
§9.3 基于信息系统的双评价任务实施………………………………… 319
参考文献…………………………………………………………………………… 329
附录A 自然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相关指标……………………………… 338
附录B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相关指标…………………………………… 400
§1.1 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化背景…………………………………………… 1
§1.2 我国自然资源环境的挑战…………………………………………… 11
§1.3 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要求…………………………………………… 25
§1.4 国土空间规划的评价支撑…………………………………………… 33
第2章 框架:双评价的系统认知及体系框架…………………………………… 43
§2.1 评价系统的基础认知思维…………………………………………… 43
§2.2 评价任务内容与业务逻辑…………………………………………… 49
§2.3 评价系统要素与数据体系…………………………………………… 55
§2.4 评价基本方法与模型框架…………………………………………… 70
第3章 对象:自然资源实物性状与环境特征…………………………………… 80
§3.1 自然资源类型及环境要素界定……………………………………… 80
§3.2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实物性状……………………………………… 94
§3.3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特征…………………………………… 103
§3.4 自然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及指标…………………………………… 121
§3.5 自然资源类型与环境特征分区…………………………………… 130
第4章 关系: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特征………………………………… 138
§4.1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概念剖析……………………………… 138
§4.2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适宜性特征………………………………… 144
§4.3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适宜性评价………………………………… 153
§4.4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适宜性分区………………………………… 167
第5章 容量:区域自然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 172
§5.1 自然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概念剖析……………………………… 172
§5.2 供需关系测度的自然资源承载能力……………………………… 179
§5.3 环境质量标准测度的环境承载能力……………………………… 199
§5.4 区域自然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210
§5.5 自然环境与环境承载能力水平分区……………………………… 213
第6章 潜力:区域自然资源与环境承载压力………………………………… 217
§6.1 自然资源与环境承载压力概念剖析……………………………… 217
§6.2 供需矛盾测度的自然资源承载压力……………………………… 219
§6.3 环境质量状况测度的环境承载压力……………………………… 232
§6.4 区域自然资源与环境承载压力评价……………………………… 237
§6.5 自然资源与环境承载压力程度分区……………………………… 240
第7章 决策:区域国土空间的开发适宜方向………………………………… 244
§7.1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概念剖析…………………………………… 244
§7.2 国土空间开发的多层次决策体系………………………………… 247
§7.3 区域国土空间开发的适宜性评价………………………………… 249
§7.4 区域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方向分区………………………………… 265
第8章 应用:自然资源监测与国土空间规划………………………………… 270
§8.1 双评价的数据成果及应用方向…………………………………… 270
§8.2 自然资源与环境监测的需求指引………………………………… 275
§8.3 国土空间规划决策的数据基础…………………………………… 283
§8.4 其他自然资源管理工程的应用…………………………………… 293
第9章 技术:双评价信息技术需求与系统建设……………………………… 297
§9.1 双评价工作的信息技术需求……………………………………… 297
§9.2 双评价信息系统设计与软件开发………………………………… 300
§9.3 基于信息系统的双评价任务实施………………………………… 319
参考文献…………………………………………………………………………… 329
附录A 自然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相关指标……………………………… 338
附录B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相关指标…………………………………… 400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