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岩溶工程地质学

岩溶工程地质学

作者:韩行瑞,郭密文 著

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10-01

ISBN:9787562548669

定价:¥16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是有关岩溶工程地质的学术性专著,总结和反映了我国岩溶工程地质实践与研究成果,吸收了国外**理念和研究成果。全书共10章,内容包括绪论,岩溶发育及岩溶水文地质特征,岩溶场地岩土工程勘察,岩溶场地工程地质评价,岩溶地基工程处理技术,岩溶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隧道岩溶涌水预报与处治,岩溶区公路、铁路改扩建工程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处治,岩溶地下水库工程地质,岩溶泉域地下水的人工补给及泉水复流工程。本书理论先进,学科体系完整,理论与实践结合,方法与实例相配合,是从事岩溶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设计、施工及水资源开发、环境安全保护等各方面科技人员以及有关岩溶专业的师生和科研人员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暂缺《岩溶工程地质学》作者简介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岩溶及岩溶水的分布
1.2 岩溶工程地质特征及研究内容
1.2.1 岩溶工程地质的特点
1.2.2 岩溶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1.3 岩溶工程地质学的发展
1.3.1 中国岩溶工程地质学的发展
1.3.2 国外岩溶工程地质学的发展
1.4 本书研究理念与学科体系
第2章 岩溶发育及岩溶水文地质特征
2.1 概述
2.2 碳酸盐岩溶解理论
2.2.1 岩溶动力系统理论
2.2.2 灰岩与白云岩溶蚀差异性研究
2.2.3 岩溶分异作用
2.3 硫酸盐岩岩溶发育特征
2.3.1 硫酸盐岩的分布
2.3.2 硫酸盐岩溶蚀作用
2.3.3 硫酸盐岩-碳酸盐岩复合岩溶作用——以中国华北地区为例
2.4 岩溶含水层中通道-管道-溶隙系统的发育理论
2.4.1 概述
2.4.2 溶隙-管道-通道系统形成演化模式研究
2.4.3 典型地质构造条件下岩溶管道裂隙系统发育特征
2.5 岩溶的埋藏类型
2.6 深岩溶问题
2.6.1 蓄水构造与深岩溶
2.6.2 倒虹吸深岩溶
2.6.3 岩溶含水层与岩溶含水层系统
第3章 岩溶场地岩土工程勘察
3.1 岩溶场地岩土工程勘察的若干特点
3.1.1 建设场地岩土工程勘察主要工作流程
3.1.2 岩溶场地岩土工程勘察的若干特点
3.1.3 各阶段岩溶场地勘察的关注重点
3.2 岩溶场地勘察的主要方法
3.2.1 航空摄影
3.2.2 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
3.2.3 地球物理勘探
3.2.4 工程地质勘探及测试
3.2.5 岩溶场地的地下水勘察
3.3 岩溶场地勘察成果整理
3.3.1 岩溶勘察资料整理的关注重点
3.3.2 岩溶勘察报告的主要内容
第4章 岩溶场地工程地质评价
4.1 岩溶场地地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4.1.1 岩溶场地覆盖层的工程地质问题
4.1.2 岩溶化基岩的工程地质特征
4.1.3 岩溶场地地下水的主要工程特点
4.2 岩溶场地的岩土工程评价
4.2.1 岩溶场地的区段划分
4.2.2 岩溶地基稳定性的定性评价
4.2.3 地基稳定性的半定量评价
4.3 地基稳定性的数值模拟评价
4.3.1 常用数值计算方法
4.3.2 覆盖岩溶临空面稳定性评价
4.3.3 高层建筑结构与岩溶地基、基础的共同作用分析
第5章 岩溶地基工程处理技术
5.1 岩溶地基工程处理的基本原则
5.2 褥垫层法
5.2.1 褥垫层法简介
5.2.2 工程实例
5.3 跨越法
5.3.1 跨越法简介
5.3.2 应用实例
5.4 注浆法
5.4.1 注浆法简介
5.4.2 工程实例
5.5 充填法
5.5.1 充填法简介
5.5.2 泡沫轻质土充填
5.5.3 工程实例
5.6 桩基法
5.6.1 桩基法基本条件
5.6.2 桩基设计与施工
5.6.3 应用实例
5.7 复合地基
5.7.1 应用思路简介
5.7.2 复合地基施工工艺
5.7.3 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案例
5.8 其他处理方法
5.8.1 其他处理方法简介
5.8.2 多种方法的组合应用
第6章 岩溶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
6.1 概述
6.2 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
6.2.1 自然地理
6.2.2 地质环境
6.3 岩溶发育特征
6.3.1 岩溶埋藏特征及分类
6.3.2 隐伏岩溶主要形态类型
6.3.3 岩溶发育的分带性
6.4 水文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条件
6.4.1 松散岩类孔隙水
6.4.2 基岩裂隙水
6.4.3 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
6.5 深圳市典型岩溶区地下空间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6.5.1 理论指导及技术路线
6.5.2 城市地下空间岩溶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评判系统
6.5.3 基于城市地下空间岩溶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专家评判系统的层次分析法(AHP)
6.5.4 各种地下岩溶形态工程地质问题风险评价
6.6 典型地段岩溶地下空间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评价
6.6.1 河谷的干流河床、河漫滩及I级阶地前缘区
6.6.2 河谷两岸冲洪积平原区
6.6.3 河谷两岸的丘陵谷地区
6.6.4 低山丘陵区矿山式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6.7 结论及建议
6.8 结语
6.8.1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建议
6.8.2 岩溶地基处理原则及岩溶地基加固处理建议
第7章 隧道岩溶涌水预报与处治
7.1 概述
7.2 我国典型岩溶隧道的岩溶水文地质及涌水特征
7.3 理论指导及工作方法——隧道岩溶涌水专家评判系统的建立与发展
7.3.1 理论导向,经验判断,探测验证,实测定量
7.3.2 隧道岩溶涌水的基本规律及评判要素
7.3.3 岩溶隧道涌水专家评判系统的执行
7.3.4 隧道岩溶涌水量预测预报的原则与方法
7.3.5 岩溶隧道外水压力的预测与确定
7.3.6 基于“隧道岩溶涌水专家评判系统”的层次分析技术(AHP)
7.3.7 物理模拟
7.4 典型隧道岩溶涌水预报与处治
7.4.1 八字岭隧道岩溶涌水预测与施工处治
7.4.2 龙潭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