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生态民族学评论(第二辑)
作者:祁进玉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12-01
ISBN:9787520161596
定价:¥13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生态民族学(第二辑)》简介本辑计划收录30篇左右的相关论文,主要涉及三个议题:地方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发展(讨论地方环境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生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讨论地方生物资源多样性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以及环境、生态与地方性知识发现(讨论具有地方性特点的环境保护知识)。收录文章的研究范围以国内民族地区的相关案例研究为主,主要是东北、北方、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实地研究,少量涉及国外地区的实证研究。本论文辑致力于民族学与生态学、环境学、动物学、植物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和应用,重点挖掘和整理地方性知识,总结民族地区的特殊经验,突出地方特色,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学术智慧和地方案例。
作者简介
参考第一辑主编简介。祁进玉,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后,现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民族学系主任、东北亚民族文化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族群性与文化研究,宗教、生态与教育人类学等。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3年入选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支持计划。中国民族学会常务理事兼常务副秘书长;中国民族学学会东北亚民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韩国庆南大学极东问题研究所访问学者(2010.6-9)、美国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12.7-2013.7)、韩国东北亚历史财团海外研究学者(2014.12-2015.2)。在《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宗教学研究》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七十余篇;专著《群体身份与多元认同——基于三个土族社区的人类学对比研究》(2008)获第十一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国家民委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历史记忆与认同重构:土族民族识别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学苑出版社,2015,获2016年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编著《文化研究导论》(2013)、主编《东北亚民族文化评论》等论文集8部。主持国家软科学和国家社科基金各1项,省部级科研课题6项;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
目录
·地方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发展·
生态移民、民族互嵌聚居与居民低碳意愿的成长——基于浙江省龙游县汉畲民族聚居地的案例研究 蒋尉
额尔古纳河右岸地区俄罗斯族农牧经济文化类型——一种被忽视的经济文化类型 唐戈
精准扶贫语境下民族地区产业选择失当及对策研究 吴合显
从生态移民到再回森林: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的生存发展 林航
消费意识与三江源生态文明理念培育初探 文忠祥 辛总秀
论旅游业对绿洲生态文化体系的促进作用——以新疆吐鲁番为例 史映蕊
·生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气候与乾隆朝金川战役的关系及清廷的应对——基于清代档案史料的考察 王惠敏
青海和内蒙古牧民对草原政策与管理的认知对比初步研究 彭奎
蒙古族“五畜和谐共生”思想内涵及其生态价值 张银花 张建华
鄂伦春族神话中的人与自然关系探析 张慧平
鄂伦春族狩猎文化变迁的人类学反思 方征 王延
“脱嵌型”治理与农田水利管理困境——内蒙古河套灌区吴县的实证研究 赵素燕
山崇拜与神山文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贡献——以青海省藏区神山为例 赵海凤 等
·环境、生态与地方性知识·
藏文古籍《拔协》中关于西藏灾害史的记载及其分析 苏发祥 索太吉
The Traditional Knowledge in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the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in Tibetan Village, Eastern Himalayas China Lun Yin, Misiani Zachary, Yanyan Zheng
地方性知识与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以侗款为例 商万里 崔朝辅
东北民族萨满教的女神崇拜及其现代意义——兼与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相比较 李春尧
科尔沁沙地半农半牧区生态复合体的特点与机制——以内蒙古库伦旗海斯嘎查近30年变迁为例 韩·满都拉 王清
作为地方性知识的法律若干问题简析——以蒙古族传统生态法制为视角 朝克图
河湟文化中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流共生 马婧杰
蒙古族本土生态知识体系及其价值探索 包美丽 次仁卓玛
·会议简讯·
2018中国民族学学会生态民族学专委会成立暨“生态文明建设的跨学科探讨”高端论坛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召开 祁进玉 郭跃
生态移民、民族互嵌聚居与居民低碳意愿的成长——基于浙江省龙游县汉畲民族聚居地的案例研究 蒋尉
额尔古纳河右岸地区俄罗斯族农牧经济文化类型——一种被忽视的经济文化类型 唐戈
精准扶贫语境下民族地区产业选择失当及对策研究 吴合显
从生态移民到再回森林: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的生存发展 林航
消费意识与三江源生态文明理念培育初探 文忠祥 辛总秀
论旅游业对绿洲生态文化体系的促进作用——以新疆吐鲁番为例 史映蕊
·生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气候与乾隆朝金川战役的关系及清廷的应对——基于清代档案史料的考察 王惠敏
青海和内蒙古牧民对草原政策与管理的认知对比初步研究 彭奎
蒙古族“五畜和谐共生”思想内涵及其生态价值 张银花 张建华
鄂伦春族神话中的人与自然关系探析 张慧平
鄂伦春族狩猎文化变迁的人类学反思 方征 王延
“脱嵌型”治理与农田水利管理困境——内蒙古河套灌区吴县的实证研究 赵素燕
山崇拜与神山文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贡献——以青海省藏区神山为例 赵海凤 等
·环境、生态与地方性知识·
藏文古籍《拔协》中关于西藏灾害史的记载及其分析 苏发祥 索太吉
The Traditional Knowledge in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the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in Tibetan Village, Eastern Himalayas China Lun Yin, Misiani Zachary, Yanyan Zheng
地方性知识与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以侗款为例 商万里 崔朝辅
东北民族萨满教的女神崇拜及其现代意义——兼与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相比较 李春尧
科尔沁沙地半农半牧区生态复合体的特点与机制——以内蒙古库伦旗海斯嘎查近30年变迁为例 韩·满都拉 王清
作为地方性知识的法律若干问题简析——以蒙古族传统生态法制为视角 朝克图
河湟文化中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流共生 马婧杰
蒙古族本土生态知识体系及其价值探索 包美丽 次仁卓玛
·会议简讯·
2018中国民族学学会生态民族学专委会成立暨“生态文明建设的跨学科探讨”高端论坛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召开 祁进玉 郭跃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