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华文化史
作者: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4-01
ISBN:9787208169838
定价:¥19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跌宕起伏,绚丽多姿,历久而弥新。本书以宏大的构思、新颖的理论、丰富的内容和严谨而优美的文笔,全景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生成机制和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上编从地理背景、经济土壤、社会结构等方面分析了中华文化的生成机制,重理论而又多有丰富史料的佐证;下编勾画了自远古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段内中华文化自发生到一统、多元、隆盛、内省、融合、陈暮开新、烂熟式微、蜕变新生的发展历程,多描述而又不乏精辟议论的概括。
作者简介
冯天瑜 ,湖北红安人,1942年出生。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中国传统文化中心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从事中国文化史及近代史、区域史研究。何晓明,湖北武汉人,1951年出生。湖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周积明,浙江镇海人,1949年出生。湖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文化史、社会史、清代思想史、中国近代史研究。
目录
目录(上)
新版序I
题记I
导论1
一、 文化史的研究对象1
二、 文化:一个向广延度和深刻度拓展的概念3
三、 文化的实质性内蕴13
四、 文化结构15
五、 文化史在历史学科中地位的确立和发展22
上编中华文化生态
第一章“文化生态”界说3
一、 地球——人类创造文化的载体3
二、 人对环境的能动作用与环境对人的制约4
三、 文化生态学:文化学与生态学结合的产物7
四、 自然场与社会场·文化生态三层次8
五、 中华民族在古代和近代面对的两组文化生态类型10
六、 中华文化生态概述14
第二章中华文化的地理背景17
第一节地理环境:文化创造的自然基础17
一、 在地理与文化关系问题上的两种极端之论18
二、 “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失误21
三、 历史的及文化的研究必须重视对地理环境的考察23
四、 物质生产构成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文化发展的中介24
五、 地理环境为文化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性,而人文因素是转变为现实性的选择动力26
第二节中华文化多样化发展和文化中心转移的地理前提28
一、 中华文化拥有一个较之其他古文化更为辽阔的发展基地28
二、 气候类型完备,地形、地貌、流域繁复32
三、 复杂的地理形势是中华文化多样化发展的空间条件33
四、 辽阔的疆域为中华文化中心转移提供纵深腹地36
第三节中华文化圈的周边环境42
一、 东亚陆海关系的特点42
二、 东西方海洋观比较46
三、 中国古代海洋事业的成就与局限50
四、 明清“海禁”及其在近代的突破54
五、 东亚内陆方向的地理障壁55
第四节东亚地理环境对文化传播的影响59
一、 文化传播的功能59
二、 东亚大陆的地理独立性与中华文化发生期的独自完成及其双重意义64
三、 中国人突破隔绝状态的努力74
第三章中华文化植根的经济土壤78
第一节农耕与游牧:东亚大陆的两种经济类型78
一、 东亚农耕区80
二、 东亚游牧区86
三、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88
四、 长城:东亚农耕经济区的人工屏障92
五、 农耕人的“世界主义”98
六、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互补与融汇99
第二节中国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主要形态101
一、 殷商、西周——土地国有及公社所有,集体劳作
的自然经济阶段102
二、 东周、秦汉至明清——土地私有、个体劳作的自然经济阶段105
三、 城乡经济的同一性,城市对乡村的经济依赖113
四、 生活资料生产与人口再生产比例的周期性失调116
五、 中国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120
第三节中华农业文明的若干特征134
一、 务实精神135
二、 循环论·恒久意识·变易观136
三、 中庸之道与注重自然节奏140
四、 尚农·重农141
五、 专制主义与民本主义相反相成144
六、 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149
第四章中华文化依托的社会结构152
第一节宗法社会153
一、 宗法制度的由来:氏族社会血缘纽带解体不充分153
二、 宗法制度的确立156
三、 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定势159
第二节专制政体167
一、 欧亚专制政体的差异167
二、 中国君主专制政体的特点169
三、 中国“封建制度”辨析179
第三节 宗法—专制社会结构下的伦理—政治型文化范式183
一、 社会结构的宗法特征,导致中华文化形成宗法伦理型范式184
二、 社会结构的专制特征,导致中华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193
三、 内圣与外王:伦理—政治型文化范式的架构201
余论208
一、 文化圈的网络关系208
二、 文化生态诸层面组成生态综合体,共同提供文化发展的基础210
三、 中华文化内外结构的和谐性及结构与功能的统一212
四、 中华文化史分期刍议215
下编中华文化历程
第一章上古:中华文化的多元发生225
第一节“人猿相揖别”225
一、 盘古和女娲的传说225
二、 中国人起源226
第二节草莽开辟228
一、 “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229
二、 生命之火229
三、 艰难创物230
第三节质朴的精神之花233
一、 原始艺术233
二、 原始宗教234
第四节“群之可聚,相与利之”237
一、 群:人的社会化特征237
二、 从母系氏族到父系家庭238
三、 私有制与国家起源240
第五节中华文化的多元发生242
一、 满天星斗:考古学依据242
二、 混血的龙244
第二章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248
第一节巫史勃兴249
一、 中华民族的第一代文化人249
二、 巫史文化的影响252
第二节文字创制254
一、 陶符:文字起源254
二、 甲骨文与“六书”256
三、 钟鼎文259
第三节青铜时代260
一、 技艺与器用261
二、 从制式纹样看时代精神263
第四节宗天、尚鬼、嗜酒264
一、 神鬼震慑下的殷人264
二、 嗜酒风习267
第五节“天命靡常”,敬德保民268
一、 殷鉴之下268
二、 “宜民宜人”之为“德”269
三、 宗法建构271
第六节神奇的八卦与《周易》272
一、 占筮与八卦272
二、 《周易》——“神秘的殿堂”275
第三章春秋战国:“轴心时代”277
第一节 士的崛起278
一、 时代的孕育278
二、 众星璀璨280
三、 群体品格282
第二节 学的转移286
一、 官学的衰落与私学的兴起286
二、 私学繁荣的象征——稷下学宫288
第三节 民本思潮289
一、 “天道远,人道迩”290
二、 “民为贵,君为轻”295
第四节 百家争鸣298
一、 儒的醇厚299
二、 墨的谨严303
三、 道的超逸306
四、 法的冷峻311
五、 阴阳的流转315
六、 “和而不同”318
第五节 区域文化格局的形成324
一、 齐鲁文化324
二、 楚文化326
三、 吴越文化329
四、 巴蜀文化331
五、 秦文化333
六、 三晋文化336
第四章 秦汉:统一的帝国与一统的文化340
第一节 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基本形成340
一、 “达其志,通其欲”的漫长历程340
二、 统治思想与思想统治342
三、 一统的文化345
第二节 从崇尚黄老到独尊儒术348
一、 新的抉择348
二、 黄老学说的盛衰349
三、 尊儒兴学,制度教化352
四、 独尊与独创354
第三节 礼文化的完善358
一、 “礼”文化理论359
二、 “礼”文化制度361
第四节 经学与谶纬366
一、 儒学的经学化366
二、 经学的谶纬化370
三、 “疾虚妄”的清新之风371
四、 “无可奈何花落去”373
第五节 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形成375
一、 佛陀东来376
二、 道教创立379
第六节 闳阔的文化精神381
一、 气势恢宏的建筑与雕塑382
二、 壁画与帛画383
三、 “铺采摛文”、“夸丽风骇”的汉赋384
四、 “史家之绝唱”386
五、 文化典籍的整理387
六、 农、医、天、算传统科技的成熟388
七、 全方位的对外文化交流390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394
第一节 动乱时世394
第二节 分化中的生长396
一、 儒的裂变396
二、 仙道丕显412
三、 佛光流照417
四、 多元激荡426
第三节 胡汉文化的碰撞429
一、 文化类型冲突429
二、 无法抗拒的化合431
第四节 文化的自觉437
一、 文学的自我发现437
二、 史与经的分途440
三、 科技的非实用趋向441
新版序I
题记I
导论1
一、 文化史的研究对象1
二、 文化:一个向广延度和深刻度拓展的概念3
三、 文化的实质性内蕴13
四、 文化结构15
五、 文化史在历史学科中地位的确立和发展22
上编中华文化生态
第一章“文化生态”界说3
一、 地球——人类创造文化的载体3
二、 人对环境的能动作用与环境对人的制约4
三、 文化生态学:文化学与生态学结合的产物7
四、 自然场与社会场·文化生态三层次8
五、 中华民族在古代和近代面对的两组文化生态类型10
六、 中华文化生态概述14
第二章中华文化的地理背景17
第一节地理环境:文化创造的自然基础17
一、 在地理与文化关系问题上的两种极端之论18
二、 “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失误21
三、 历史的及文化的研究必须重视对地理环境的考察23
四、 物质生产构成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文化发展的中介24
五、 地理环境为文化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性,而人文因素是转变为现实性的选择动力26
第二节中华文化多样化发展和文化中心转移的地理前提28
一、 中华文化拥有一个较之其他古文化更为辽阔的发展基地28
二、 气候类型完备,地形、地貌、流域繁复32
三、 复杂的地理形势是中华文化多样化发展的空间条件33
四、 辽阔的疆域为中华文化中心转移提供纵深腹地36
第三节中华文化圈的周边环境42
一、 东亚陆海关系的特点42
二、 东西方海洋观比较46
三、 中国古代海洋事业的成就与局限50
四、 明清“海禁”及其在近代的突破54
五、 东亚内陆方向的地理障壁55
第四节东亚地理环境对文化传播的影响59
一、 文化传播的功能59
二、 东亚大陆的地理独立性与中华文化发生期的独自完成及其双重意义64
三、 中国人突破隔绝状态的努力74
第三章中华文化植根的经济土壤78
第一节农耕与游牧:东亚大陆的两种经济类型78
一、 东亚农耕区80
二、 东亚游牧区86
三、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88
四、 长城:东亚农耕经济区的人工屏障92
五、 农耕人的“世界主义”98
六、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互补与融汇99
第二节中国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主要形态101
一、 殷商、西周——土地国有及公社所有,集体劳作
的自然经济阶段102
二、 东周、秦汉至明清——土地私有、个体劳作的自然经济阶段105
三、 城乡经济的同一性,城市对乡村的经济依赖113
四、 生活资料生产与人口再生产比例的周期性失调116
五、 中国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120
第三节中华农业文明的若干特征134
一、 务实精神135
二、 循环论·恒久意识·变易观136
三、 中庸之道与注重自然节奏140
四、 尚农·重农141
五、 专制主义与民本主义相反相成144
六、 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149
第四章中华文化依托的社会结构152
第一节宗法社会153
一、 宗法制度的由来:氏族社会血缘纽带解体不充分153
二、 宗法制度的确立156
三、 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定势159
第二节专制政体167
一、 欧亚专制政体的差异167
二、 中国君主专制政体的特点169
三、 中国“封建制度”辨析179
第三节 宗法—专制社会结构下的伦理—政治型文化范式183
一、 社会结构的宗法特征,导致中华文化形成宗法伦理型范式184
二、 社会结构的专制特征,导致中华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193
三、 内圣与外王:伦理—政治型文化范式的架构201
余论208
一、 文化圈的网络关系208
二、 文化生态诸层面组成生态综合体,共同提供文化发展的基础210
三、 中华文化内外结构的和谐性及结构与功能的统一212
四、 中华文化史分期刍议215
下编中华文化历程
第一章上古:中华文化的多元发生225
第一节“人猿相揖别”225
一、 盘古和女娲的传说225
二、 中国人起源226
第二节草莽开辟228
一、 “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229
二、 生命之火229
三、 艰难创物230
第三节质朴的精神之花233
一、 原始艺术233
二、 原始宗教234
第四节“群之可聚,相与利之”237
一、 群:人的社会化特征237
二、 从母系氏族到父系家庭238
三、 私有制与国家起源240
第五节中华文化的多元发生242
一、 满天星斗:考古学依据242
二、 混血的龙244
第二章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248
第一节巫史勃兴249
一、 中华民族的第一代文化人249
二、 巫史文化的影响252
第二节文字创制254
一、 陶符:文字起源254
二、 甲骨文与“六书”256
三、 钟鼎文259
第三节青铜时代260
一、 技艺与器用261
二、 从制式纹样看时代精神263
第四节宗天、尚鬼、嗜酒264
一、 神鬼震慑下的殷人264
二、 嗜酒风习267
第五节“天命靡常”,敬德保民268
一、 殷鉴之下268
二、 “宜民宜人”之为“德”269
三、 宗法建构271
第六节神奇的八卦与《周易》272
一、 占筮与八卦272
二、 《周易》——“神秘的殿堂”275
第三章春秋战国:“轴心时代”277
第一节 士的崛起278
一、 时代的孕育278
二、 众星璀璨280
三、 群体品格282
第二节 学的转移286
一、 官学的衰落与私学的兴起286
二、 私学繁荣的象征——稷下学宫288
第三节 民本思潮289
一、 “天道远,人道迩”290
二、 “民为贵,君为轻”295
第四节 百家争鸣298
一、 儒的醇厚299
二、 墨的谨严303
三、 道的超逸306
四、 法的冷峻311
五、 阴阳的流转315
六、 “和而不同”318
第五节 区域文化格局的形成324
一、 齐鲁文化324
二、 楚文化326
三、 吴越文化329
四、 巴蜀文化331
五、 秦文化333
六、 三晋文化336
第四章 秦汉:统一的帝国与一统的文化340
第一节 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基本形成340
一、 “达其志,通其欲”的漫长历程340
二、 统治思想与思想统治342
三、 一统的文化345
第二节 从崇尚黄老到独尊儒术348
一、 新的抉择348
二、 黄老学说的盛衰349
三、 尊儒兴学,制度教化352
四、 独尊与独创354
第三节 礼文化的完善358
一、 “礼”文化理论359
二、 “礼”文化制度361
第四节 经学与谶纬366
一、 儒学的经学化366
二、 经学的谶纬化370
三、 “疾虚妄”的清新之风371
四、 “无可奈何花落去”373
第五节 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形成375
一、 佛陀东来376
二、 道教创立379
第六节 闳阔的文化精神381
一、 气势恢宏的建筑与雕塑382
二、 壁画与帛画383
三、 “铺采摛文”、“夸丽风骇”的汉赋384
四、 “史家之绝唱”386
五、 文化典籍的整理387
六、 农、医、天、算传统科技的成熟388
七、 全方位的对外文化交流390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394
第一节 动乱时世394
第二节 分化中的生长396
一、 儒的裂变396
二、 仙道丕显412
三、 佛光流照417
四、 多元激荡426
第三节 胡汉文化的碰撞429
一、 文化类型冲突429
二、 无法抗拒的化合431
第四节 文化的自觉437
一、 文学的自我发现437
二、 史与经的分途440
三、 科技的非实用趋向441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