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周代金文六种(共6册)

周代金文六种(共6册)

作者:吕金柱,汪凯 编

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0-01

ISBN:9787550320420

定价:¥18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周代金文六种(一)》:大盂鼎是西周青铜器中相当著名的一件,不但体型硕大,器形完整,而且铭文也比较重要。它记载了西周早期周康王对盂的训戒之辞,铭文追述文王、武王的功绩,勉励盂效法先祖,辅佐王室,并赐给盂命服、车马等物,是研究西周早期历史的重要资料。清末金石名家吴大激在《宪斋集古录》中记载:“是鼎于道光初年出眉县礼村沟岸中”,但是,眉县并无礼村,礼村在今岐山县京当乡贺家村,村东西都有沟,与鼎出沟岸中的传说相合。当时,一同出土的共有三件大鼎。除了大盂鼎外,小盂鼎已经下落不明,仅有拓本传世,第三件鼎更是不知其详。大、小盂鼎的主人都是盂,不过二者的体积有别。大盂鼎的体积要比小盂鼎大,所以称为大盂鼎。大盂鼎出土以后,先被岐山富户宋金鉴收藏,他还对大盂鼎的铭文作了释文。后来,大盂鼎被岐山县令周庚盛夺去,流于京师。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宋金鉴晋京会试,进士及第后,点了翰林,便以三千两白银将大盂鼎购回,运至岐山老家。同治年间,宋氏家道衰落,宋家后人宋允寿将大盂鼎运往西安,以七百两的价格卖给时在左宗棠幕中的袁保恒。袁保恒又将大盂鼎献给了左宗棠。《周代金文六种(二)》:1976年,陕西扶风县法门乡庄白村一号窖藏出土铜器103件,其中有铭文的共74件。从铭文分析,这是一个古老的史官家族,即微史家族,在周王室东迁的时候,在其故居附近留下的铜器窖藏。所以这窖藏被称为“微史家族窖藏铜器群”。史墙盘是该窖藏所出众多青铜器中比较重要的一件。内底有铭文18行284字,铭文分为两大部分,首部分歌颂先王和在世的周恭王的美德和功勋,第二部分颂扬祖先和父亲的功德,同时表示了对周王的忠诚和感激。这是一件周恭王时期的标准器,是西周铜器断代的标尺,具有重要的考古学价值。史墙盘现藏陕西扶风周原博物馆。《周代金文六种(三》:道光末年,毛公鼎在陕西岐山出土。陕西古董商苏亿年将它运至京师出售,被爱好收藏的金石学家陈介祺以壹千两白银的价格购得。毛公鼎是西周宣王时期的青铜器,铭文记载了周王对毛公的册命及赏赐。它虽然体型不大,内容也并不特别,但是器型精美,而且铭文共32行多达500字(有2字失铸),是已知周代金文中铭文很长的一件,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所以,陈介祺购藏毛公鼎后,秘而不宣,知者寥寥。陈介祺将所藏金石悉数椎拓流传,唯独于毛公鼎不肯示人,仅有数人有幸得到拓本。即使连吴大激这样的金石至交,也无从得到一张完整的拓片。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陈咏仁如约将毛公鼎捐献给当时的南京政府,归原“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收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公鼎被带去台湾,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被安放在青铜展厅非常显着的位置。《周代金文六种(四》:据清人记载,散氏盘是乾隆年问在陕西凤翔县出土的。腹内底部有铭文357字,是一篇土地转让契约,记西周时期矢、散两个小国之间土地纠纷的裁决结果并举行盟誓的事情,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与盟誓制度的重要史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国民党退守台湾,散氏盘随其他珍品一起被运往了台湾,成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一件青铜珍藏。《周代金文六种(五》:清道光年问,陕西宝鸡虢川司出土一件西周晚期的青铜器,是为虢季子白盘。此盘长137。2厘米,宽86。5厘米,高39。5厘米,重450公斤,是目前所见非常大的青铜水器。盘内底部有铭文8行111字,讲述了周宣王时期,虢季子白参与一次抗击西北少数民族猃狁的战争,因为立下功劳而受到周王赏赐的事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氏后人将之捐献给国家。此盘曾藏于故宫博物院,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周代金文六种(六》
作者简介
  吕金柱,浙江金华人,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书法系主任,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汪凯,江苏泗阳人,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刻字委员会副主任,常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常州市“六个一批”人才。
目录
《周代金文六种(一)》
《周代金文六种(二)》
《周代金文六种(三)》
《周代金文六种(四)》
《周代金文六种(五)》
《周代金文六种(六)》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