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明杂剧史

明杂剧史

作者:徐子方 著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1-01

ISBN:9787201166452

定价:¥74.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明杂剧史》是一部明杂剧史专著。作者运用系统论和心态史学、艺术美学等科学方法,对杂剧入明以后的发展状况作了系统、全面的分析,提出了明杂剧发展规律是由民间进入宫廷、再由宫廷转入文人书斋等重要观点。《明杂剧史》中对明代杂剧的分期问题,对明代教坊司和钟鼓司等宫廷剧场,以及“家乐”等文人剧场及其发展皆作了有创见性的论述,对徐渭、汪道昆、孟称舜等戏曲名家名作也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作者简介
  徐子方,男,1955年生,江苏灌云人,文学博士,教授。现为东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人文社科学部委员、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东南大学戏曲小说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并任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散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俗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水浒学会常务理事,《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委员会副主任,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文化部艺术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评议专家等。主要从事戏曲史论、艺术史论和中国古典文学等领域的研究。出版专著十余部,发表专题论文一百五十余篇。
目录
绪论
一、明杂剧的历史地位和研究现状
二、把握明杂剧历史进程的关键:两次重大转变
第一章 明初社会变革及其后果
第一节 元明易代与汉家大一统的重建
第二节 励精图治和集权专制——自信、自负社会心态之形成
第三节 复归正统,翦除异端——明初思想统制之利弊
第二章 剧场:从世俗到宫廷
第一节 勾栏庙台:残存的历史记忆
第二节 教坊司及其演变
第三节 钟鼓司和内廷戏剧演出
第三章 陪侍顾问、文人御用——明初杂剧的时代归属
第一节 宫廷应制的文艺侍从
第二节 贾仲明及其杂剧
第三节 《西游记》杂剧与杨景贤
第四节 《娇红记》杂剧及其他
第四章 “大一统”气派与内廷杂剧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空前规模的神话赋形
第三节 系统壮阔的历史再现
第四节 规范化了的整体艺术气势
第五章 韬光养晦与藩王剧作
第一节 处境尴尬的“天潢贵胄”
第二节 朱权及其杂剧创作
第三节 《太和正音谱》
第四节 朱宪炜——藩王杂剧的余波
第六章 杂剧的精神贵族——朱有墩
第一节 生活经历与创作概况
第二节 节令与贺寿:雍容的藩府气象
第三节 历史与现实:人伦的沧桑大道
第四节 妓女与宗教:良苦的教化用心
第五节 创作风格:继承与革新
第七章 南北曲的兴衰交替
第一节 定型化、僵化与杂剧的自我封闭
第二节 市俗土壤失落与观众萎缩
第三节 北剧南曲之画地相角
第四节 整体艺术气势与“广陵散”——北曲终成绝响
第八章 明中叶后社会发展与文化转型
第一节 弘治以后政治t昆乱及社会演变
第二节 回归自我:心学的特殊功能
第三节 向往自由:文人的心态转向
第九章 “家乐”盛行与文人剧
第一节 “家乐”——特殊的小剧场
第二节 关于文人剧的话题
第三节 “以代百尺扫愁之帚”——李开先及其院本创作
第四节 冯惟敏及其杂剧
第十章 王九思和康海
第一节 王九思的生平和创作
第二节 《杜甫游春》杂剧
第三节 康海的生平和杂剧创作
第四节 《中山狼》杂剧
第十一章 明中期杂剧
第一节 南杂剧——文人剧的成熟标志
第二节 杨慎和许潮
第三节 陈与郊、王衡和叶宪祖
第四节 王骥德和吕天成
第五节 明中期其他杂剧作家
第十二章 徐渭
第一节 生平及创作概况
第二节 《四声猿》杂剧
第三节 《歌代啸》及其争论
第四节 风格及其影响
第十三章 汪道昆及其杂剧创作
第一节 生平及创作思想
第二节 《大雅堂杂剧》及其他
第三节 创作风格与剧诗风范
第四节 程士廉和《小雅四纪》
第十四章 明后期杂剧及其演变
第一节 社会思潮“归正”与杂剧新趋向
第二节 沈躁及其昆曲杂剧
第三节 凌潆初和沈自征
第四节 卓人月和徐士俊
第五节 《盛明杂剧》和《远山堂剧品》
第十五章 孟称舜及其剧作
第一节 生平及创作道路
第二节 编剧理论及美学思想
第三节 《桃花人面》杂剧
第四节 《英雄成败》及其他
第十六章 明末杂剧钩沉
第一节 茅维和来集之
第二节 黄方胤和傅一臣
第三节 叶小纨及其杂剧《鸳鸯梦》
第四节 无名氏杂剧
余论
主要参考书目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