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语言变革与汉语小说的现代生成(1898-1937)
作者:陈迪强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12-01
ISBN:9787520375634
定价:¥12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晚清至民国的语言变革导致汉语小说出现内、外两种变迁。一是从文言、白话并存,到白话小说成为正宗;二是新词汇及汉语欧化,小说形态及修辞方式发生变迁。汉语小说的“五四变法”是语言格局调整下的自我融合与更生,应在古典传统、西方经验与五四以来小说实践的三维视野中认识其“现代”生成。本书前四章按着清末、民初和五四三个时段历时性地研究汉语小说的现代性“变法”。第一章在明确古代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文白并存以及各自的美学特征的基础上,以清末白话文运动和小说界革命为背景,考察了当时的白话小说倡导和创作。第二章考察民国初年文言小说的回潮及其原因。第三章、第四章考察了五四时期汉语小说在语言、思想、艺术上的巨大变革。第五章对于汉语小说的断裂性和连续性进行了思辨性讨论。在论述过程中,涉及到许多重要问题,如方言小说在清末的兴衰、文言小说在民初的回潮和在五四之后的逐步消逝、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与国语运动的密切关系。作者对于这些问题都作了认真的研究,结论令人信服。
作者简介
陈迪强,男,湖北襄阳人,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大连外国语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与教学。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或《新华文摘》论点摘编;主持完成教育部、省部级课题多项。
目录
序 对于汉语小说现代性生成过程的扎实考察 钱振纲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汉语小说”及其“现代”
二 历史与现状: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型与语言问题
三 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清末“白话文运动”中的“新小说”
第一节 中国小说文白并存的历史源流
一 中国古代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两大系统概述
二 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不同的美学意蕴
三 “文白”两大系统在清末民初的延续
第二节 清末民初关于小说语言的认同与分歧
一 “白话文运动”和“小说界革命”:清末下层启蒙运动的一体两面
二 “小说之正格为白话”
三 “易俗语而为文言”
第三节 “言文一致”与方言小说:清末小说中的“方言”问题
一 “何若一返方言”:言文一致·方言·小说
二 清末方言小说的“生面别开”:吴语小说和京语小说
三 “另为一种言语”:方言化、通俗性及艺术性
第二章 民国初年文言小说兴盛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民国初年:文言小说兴盛的原因及特点
一 清末民初文言小说的大繁荣
二 文言小说兴盛的原因分析
三 民初文言小说语言的传统与新变
第二节 小说的辞章化?——民初骈体小说及其语言论
一 骈文与骈体小说
二 民初骈体小说的繁盛及原因
三 骈体小说语言论——以《玉梨魂》为中心
四 骈体小说语言的局限与启示
第三章 五四文学革命与汉语小说格局的异动
第一节 五四的前夜
一 1914年:“新小说”的终结
二 1914-1916年主要小说杂志的语言状况
三 新文学作家的“旧”作
第二节 五四白话文运动的语言策略与机制——与晚清的白话文运动相比较
一 路径:与国语运动合流
二 本质:与思想革命的融合
三 态度:一元论和断裂论
四 时势:民国建立的政治变迁
第三节 从“国语教科书”到新文学的“实绩”——五四文学革命中的白话小说定位与局限
一 作为“国语教科书”的旧白话小说
二 “笔墨总嫌不干净”的旧白话小说
三 “新体白话小说”的自我建构与问题
第四节 新体白话小说的全面兴起与文言小说的消退——以1917-1925年的小说期刊为考察对象
一 1918-1925年新体白话小说的全面兴起
二 1917-1925年旧派小说杂志的转轨
第五节 民国中后期文言小说的消逝及文学史意义
一 历史余响:五四之后的文言小说及文言小说家
二 “向死而生”:文言小说消亡的深层原因及“新生”
第四章 “新白话”的生成与小说修辞方式的转变——清末至五四白话小说内部的嬗变
第一节 清末至五四白话短篇小说的关键词变迁——以“人”“故乡”“爱情”为例
一 “国民”之“自由”到“人”之“觉悟”——清末至五四短篇小说中“人”的语义变化
二 “故乡”的发现:“乡愁”的现代性书写
三 从“姻缘”到“爱情”与“恋爱”
第二节 五四小说中的欧化文法
一 “改造旧白话”与欧化文法
二 清末至五四白话小说中欧化文法现象举隅
第三节 欧化白话与小说修辞空问的拓展
一 要“仿真”更要“逼真”:现代小说对白话功能的新诉求
二 人物如何思考:关于新旧白话小说心理描写的考察
三 如何描摹“风景”:五四小说中“风景”呈现方式的变化
第五章 “汉语小说”的“现代”建构
第一节 五四作家对“现代小说”的想象与建构
一 “现代小说”概念的两个维度
二 五四以降“小说”与“现代”的勾连
三 五四作家对“现代小说”内涵的界定
四 关于“现代小说”概念的反思
第二节 “汉语小说”视域下重审中国小说的“现代”
一 “汉语小说”作为方法
二 中国小说的“五四变法”
三 和而不同的修辞美学
结语 “汉语小说”未完成的“现代”
参考文献
后记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汉语小说”及其“现代”
二 历史与现状: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型与语言问题
三 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清末“白话文运动”中的“新小说”
第一节 中国小说文白并存的历史源流
一 中国古代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两大系统概述
二 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不同的美学意蕴
三 “文白”两大系统在清末民初的延续
第二节 清末民初关于小说语言的认同与分歧
一 “白话文运动”和“小说界革命”:清末下层启蒙运动的一体两面
二 “小说之正格为白话”
三 “易俗语而为文言”
第三节 “言文一致”与方言小说:清末小说中的“方言”问题
一 “何若一返方言”:言文一致·方言·小说
二 清末方言小说的“生面别开”:吴语小说和京语小说
三 “另为一种言语”:方言化、通俗性及艺术性
第二章 民国初年文言小说兴盛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民国初年:文言小说兴盛的原因及特点
一 清末民初文言小说的大繁荣
二 文言小说兴盛的原因分析
三 民初文言小说语言的传统与新变
第二节 小说的辞章化?——民初骈体小说及其语言论
一 骈文与骈体小说
二 民初骈体小说的繁盛及原因
三 骈体小说语言论——以《玉梨魂》为中心
四 骈体小说语言的局限与启示
第三章 五四文学革命与汉语小说格局的异动
第一节 五四的前夜
一 1914年:“新小说”的终结
二 1914-1916年主要小说杂志的语言状况
三 新文学作家的“旧”作
第二节 五四白话文运动的语言策略与机制——与晚清的白话文运动相比较
一 路径:与国语运动合流
二 本质:与思想革命的融合
三 态度:一元论和断裂论
四 时势:民国建立的政治变迁
第三节 从“国语教科书”到新文学的“实绩”——五四文学革命中的白话小说定位与局限
一 作为“国语教科书”的旧白话小说
二 “笔墨总嫌不干净”的旧白话小说
三 “新体白话小说”的自我建构与问题
第四节 新体白话小说的全面兴起与文言小说的消退——以1917-1925年的小说期刊为考察对象
一 1918-1925年新体白话小说的全面兴起
二 1917-1925年旧派小说杂志的转轨
第五节 民国中后期文言小说的消逝及文学史意义
一 历史余响:五四之后的文言小说及文言小说家
二 “向死而生”:文言小说消亡的深层原因及“新生”
第四章 “新白话”的生成与小说修辞方式的转变——清末至五四白话小说内部的嬗变
第一节 清末至五四白话短篇小说的关键词变迁——以“人”“故乡”“爱情”为例
一 “国民”之“自由”到“人”之“觉悟”——清末至五四短篇小说中“人”的语义变化
二 “故乡”的发现:“乡愁”的现代性书写
三 从“姻缘”到“爱情”与“恋爱”
第二节 五四小说中的欧化文法
一 “改造旧白话”与欧化文法
二 清末至五四白话小说中欧化文法现象举隅
第三节 欧化白话与小说修辞空问的拓展
一 要“仿真”更要“逼真”:现代小说对白话功能的新诉求
二 人物如何思考:关于新旧白话小说心理描写的考察
三 如何描摹“风景”:五四小说中“风景”呈现方式的变化
第五章 “汉语小说”的“现代”建构
第一节 五四作家对“现代小说”的想象与建构
一 “现代小说”概念的两个维度
二 五四以降“小说”与“现代”的勾连
三 五四作家对“现代小说”内涵的界定
四 关于“现代小说”概念的反思
第二节 “汉语小说”视域下重审中国小说的“现代”
一 “汉语小说”作为方法
二 中国小说的“五四变法”
三 和而不同的修辞美学
结语 “汉语小说”未完成的“现代”
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