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梁巘全集(共3册 精)

梁巘全集(共3册 精)

作者:吴磊 编

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9-01

ISBN:9787550828797

定价:¥198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几千年文明史代不绝人,书法理论史还是在潜移默化中悄无声息地成长起来了。而到了清代,时势替易,竞成了书法技法理论大发展大总结的时代:汉唐人称“书”是书写,更是书札尺牍。于技法也是平行而生,并无特别的关照。六朝至唐,称“书道”:书一日一为“道”则寄情抒怀,在精神上通于天地鬼神。这只要看一下孙过庭《书谱》、张怀瓘《书断序》即可了然。但宋元以后,基于五体书发育基本成熟,和以楷书为文字之准的社会文化认知风气的形成,又由于印刷术作为物质参照的走向前台广为传播,书法开始向书写艺术风格表现转向,当然在社会一般文化交流过程中,仍然有无所不在的大量实用书写。但看看赵孟頫的六体兼善,尤其是徐渭、王铎那种大开大合的夸张,又可以看出时至晚近,书法急于超出写字的那种焦躁与激进。但另一方面,明代台阁体的出现,又使我们看到了讲究书写技法规整以希望与印刷术匹配或雁行的技能化要求。而清代馆阁体更是把实用书写进而看作是一种欣赏趣味类型,渗入了“艺”的许多因素。这一点,只要看看清代多少大臣,不管是督抚还是状元、翰林,其传世之作都有大量楷行书对联,都是清一色的正楷、行楷书,恭敬端严,遵从“乌方光”的原则,就知道它已经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审美类型,形成一种庙堂趣味了——就这样,在实用和趣味两个视角上都依仗工整书写(应用),又以十分普及的木刻本印刷体为参照,书写的“法”受到了空前的重视,成为清代书法理论的支柱性话题,从而成就了梁巘在技法理论上杰出的时代地位。如果是在汉时的“书”和唐时的“书道”时代,像梁巘这样的努力是不会受到重视的。
作者简介
暂缺《梁巘全集(共3册 精)》作者简介
目录
《梁巘全集(碑刻卷)》:
凡例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清史稿》梁巘篇
《清史稿》梁巘篇
《清代官员履历档案》梁巘应选官履历
《清人书评》梁巘篇
《皇清书史》梁巘篇
《安徽通志》
清光绪《亳州志》梁巘篇
清道光《亳州志》梁巘篇
《巴县志》梁巘篇
梁巘墓葬
梁巘故居
循理书院院长
湖北巴东知县
亳州江公救灾记
赵孟頫七字识
循理书院碑记
移泗州治记
重修安丰塘碑
重修八蜡庙碑记
赵孟頫《苏武慢》
赵孟頫《苏武慢》识
重修报恩寺碑
戒严敦书碑
贝叶经题后
玻璃泉记
重修汤陵碑记
建裕备仓记
重修鼓楼碑记
鹫峰(榜书)
官墙万仞(榜书)
经锄楼(榜书)
刘君墓志铭
咸平寺庄严记
奎光楼记
临李邕《云麾将军碑》册页
“闻山”铭澄泥砚
《梁巘全集(墨迹卷)》:
图版
行革《宝晋斋帖跋》册页
行书“镂管冰壶“七言联
行草节选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中堂
行书“于此亦足“七言联
行草节选盛弘之《荆州记》立轴
行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手卷
行书节选《十七帖书论》中堂
行草“物不事如“七言联
楷书“克勤兴仁“八言联
行草节选董其昌《画禅室随笔》立轴
行草节选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十二条屏
行书“青山宾主列东西“横幅
行草朱长春《入山》中堂
行书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十二条屏
行草节选苏轼《唐氏六家书后》中堂
行革《循理书院碑记》册页
行草节选黄伯思《东观余论》中堂
行草节选《论制艺语》册页
行书节选赵孟頫书王巾《头陀寺碑文》手卷
行草节选苏轼《天际乌云帖》立轴
楷书节选宋拓《九成宫醴泉铭》拓本
行书跋《九成宫醴泉铭》识
行革苏轼《赠李方叔赐马券》中堂
行草节选颜真卿《争座位稿》立轴
行草节选张怀瑾《书断》立轴
行草《太翁先生辞世》册页
行草节选董其昌《画禅室随笔》立轴
行书节选传王献之书曹植《洛神赋》册页
行书“无千日夕“八言联
行书临苏轼《享神诗》手卷
行书临李邕《云麾将军碑》册页
行草“半榻一春“七言联
行草“宽厚整齐“十言联
行草节选董遣《广川书跋》立轴
行草节选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斗方
行书节选李邕《云麾将军碑》册页
行书“五百八千”六言联
行书”顾我羡君“七言联
行书临颜真卿《送刘太冲叙》手卷
行书临赵孟頫《文赋》十二条屏
行草临赵孟頫《天冠山诗帖》册页
行书程颐《四箴》四条屏
行草姚旅《山家》立轴
行书临苏轼《寒食帖》扇面
行草节选周紫芝《竹坡诗话》扇面
行草《临赵孟頫字册》册页
行草欧阳修《学书》中堂
行草”酒熟书多”七言联
行书”彩毫青案”七言联
草书节选《淳化阁帖》册页
行书节选李邕《大照禅师塔铭》册页
行书节选李邕《娑罗树碑记》册页
行书节选李邕《云麾将军碑》册页
行草“春水夕阳”五言联
行草节选李颀《渔父歌》等三首册页
行书节选金缨《格言联璧》手卷
行书孔继涑《米芾入境寄集贤林含人》中堂
《梁巘全集(书论印章卷)》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