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宽恕心理研究
作者:朱婷婷 著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1-01
ISBN:9787564192426
定价:¥5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宽恕心理领域国内外以往的研究,采取整合的人际互动视角,将宽恕的研究范畴定义为人际伤害事件双方在动机、认知、情感和行为上逐渐由消极向积极转变的过程,包括受害者视角的人际宽恕,以及冒犯者视角的自我宽恕和寻求宽恕。在此基础上,针对当代大学生人际冲突和伤害的情况以及宽恕心理特点展开调查,确认当代中国大学生宽恕心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影响大学生宽恕心理的影响因素,并以此为依据为教育者提供多层面便捷有效的、具较强操作性的宽恕教育培育方案。
作者简介
朱婷婷,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南京医科大学讲师,心理学博士,研究领域为心理健康、管理心理、社会心理和医学教育。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宽恕心理及多层次培养路径研究”(课题编号14CSH073),出版《儿童行为治疗》(江苏教育出版社)、《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南京大学出版社),在心理科学、中国卫生事业管理、医学与哲学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成果获得江苏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目录
1 引言
1.1 选题缘由
1.2 核心概念和基本思路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设计与方法
1.5 创新之处与存在的问题
2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宽恕
2.1 积极心理学与宽恕
2.1.1 宽恕
2.1.2 积极心理学
2.1.3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宽恕
2.2 宽恕定义与测量
2.2.1 人际宽恕及其测量
2.2.2 自我宽恕及其测量
2.2.3 寻求宽恕及其测量
2.3 宽恕与健康
2.3.1 宽恕与身体健康
2.3.2 宽恕与心理健康
2.3.3 宽恕与积极人际关系
2.4 宽恕相关影响因素
2.4.1 宽恕与人口统计学变量
2.4.2 冒犯事件相关变量
2.4.3 社会认知与情绪相关变量
2.4.4 人格相关变量
2.4.5 文化相关变量
2.5 宽恕干预
2.5.1 人际宽恕干预
2.5.2 自我宽恕干预
2.5.3 寻求宽恕干预
3 大学生人际冲突现状
3.1 研究目的、内容及假设
3.2 研究对象、程序及工具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方法
3.3 结果统计及分析
3.3.1 受冒犯者角度
3.3.2 冒犯者角度
3.3.3 小结
3.4 大学生人际冲突现状讨论
4 大学生宽恕心理现状
4.1 研究目的、内容及假设
4.2 研究对象、程序及工具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方法
4.3 结果统计及分析
4.3.1 受冒犯者角度
4.3.2 冒犯者角度
4.3.3 个体宽恕态度和特质与人口统计学、专业变量
4.3.4 小结
4.4 大学生人际冲突和宽恕心理特点讨论
4.4.1 性别差异
4.4.2 年级差异
4.4.3 家庭排行与专业差异
4.4.4 人际视角差异与宽恕
4.4.5 文本分析
5 大学生宽恕心理与心理健康
5.1 研究目的、内容及假设
5.2 研究对象、程序及工具
5.2.1 研究对象
5.2.2 研究方法
5.3 结果统计及分析
5.3.1 宽恕心理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5.3.2 人际宽恕“知行合一”状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5.3.3 人际-自我宽恕“内外和谐”状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5.3.4 自我/寻求宽恕“群己辩证”状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5.3.5 小结
5.4 结论和建议
5.4.1 宽恕与心理健康普遍相关
5.4.2 宽恕与心理健康关系的中国文化特性
5.4.3 与宽恕教育和干预相关的讨论和建议
6 大学生宽恕心理影响因素
6.1 研究目的及假设
6.1.1 大学生人际宽恕心理个体层面影响因素
6.1.2 大学生自我宽恕心理个体层面影响因素
6.1.3 大学生寻求宽恕心理个体层面影响因素
6.1.4 大学生宽恕心理影响因素的群体层面差异
6.2 研究对象、程序及工具
6.2.1 个体层面
6.2.2 群体层面
6.2.3 数据处理
6.3 结果统计及分析
6.3.1 人际宽恕的个体层面影响因素
6.3.2 自我宽恕的个体层面影响因素
6.3.3 寻求宽恕的个体层面影响因素
6.3.4 宽恕影响因素的群体层面差异
6.4 结论和建议
6.4.1 人口统计学变量与宽恕
6.4.2 人格特质与宽恕
6.4.3 具体冲突事件相关变量与宽恕
6.4.4 可改变变量与宽恕
6.4.5 群体层面差异与宽恕
6.4.6 与宽恕教育和干预相关的讨论和建议
7 总结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创新与不足
7.2.1 研究创新
7.2.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本研究所用量表(项目举例)
1.1 选题缘由
1.2 核心概念和基本思路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设计与方法
1.5 创新之处与存在的问题
2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宽恕
2.1 积极心理学与宽恕
2.1.1 宽恕
2.1.2 积极心理学
2.1.3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宽恕
2.2 宽恕定义与测量
2.2.1 人际宽恕及其测量
2.2.2 自我宽恕及其测量
2.2.3 寻求宽恕及其测量
2.3 宽恕与健康
2.3.1 宽恕与身体健康
2.3.2 宽恕与心理健康
2.3.3 宽恕与积极人际关系
2.4 宽恕相关影响因素
2.4.1 宽恕与人口统计学变量
2.4.2 冒犯事件相关变量
2.4.3 社会认知与情绪相关变量
2.4.4 人格相关变量
2.4.5 文化相关变量
2.5 宽恕干预
2.5.1 人际宽恕干预
2.5.2 自我宽恕干预
2.5.3 寻求宽恕干预
3 大学生人际冲突现状
3.1 研究目的、内容及假设
3.2 研究对象、程序及工具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方法
3.3 结果统计及分析
3.3.1 受冒犯者角度
3.3.2 冒犯者角度
3.3.3 小结
3.4 大学生人际冲突现状讨论
4 大学生宽恕心理现状
4.1 研究目的、内容及假设
4.2 研究对象、程序及工具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方法
4.3 结果统计及分析
4.3.1 受冒犯者角度
4.3.2 冒犯者角度
4.3.3 个体宽恕态度和特质与人口统计学、专业变量
4.3.4 小结
4.4 大学生人际冲突和宽恕心理特点讨论
4.4.1 性别差异
4.4.2 年级差异
4.4.3 家庭排行与专业差异
4.4.4 人际视角差异与宽恕
4.4.5 文本分析
5 大学生宽恕心理与心理健康
5.1 研究目的、内容及假设
5.2 研究对象、程序及工具
5.2.1 研究对象
5.2.2 研究方法
5.3 结果统计及分析
5.3.1 宽恕心理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5.3.2 人际宽恕“知行合一”状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5.3.3 人际-自我宽恕“内外和谐”状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5.3.4 自我/寻求宽恕“群己辩证”状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5.3.5 小结
5.4 结论和建议
5.4.1 宽恕与心理健康普遍相关
5.4.2 宽恕与心理健康关系的中国文化特性
5.4.3 与宽恕教育和干预相关的讨论和建议
6 大学生宽恕心理影响因素
6.1 研究目的及假设
6.1.1 大学生人际宽恕心理个体层面影响因素
6.1.2 大学生自我宽恕心理个体层面影响因素
6.1.3 大学生寻求宽恕心理个体层面影响因素
6.1.4 大学生宽恕心理影响因素的群体层面差异
6.2 研究对象、程序及工具
6.2.1 个体层面
6.2.2 群体层面
6.2.3 数据处理
6.3 结果统计及分析
6.3.1 人际宽恕的个体层面影响因素
6.3.2 自我宽恕的个体层面影响因素
6.3.3 寻求宽恕的个体层面影响因素
6.3.4 宽恕影响因素的群体层面差异
6.4 结论和建议
6.4.1 人口统计学变量与宽恕
6.4.2 人格特质与宽恕
6.4.3 具体冲突事件相关变量与宽恕
6.4.4 可改变变量与宽恕
6.4.5 群体层面差异与宽恕
6.4.6 与宽恕教育和干预相关的讨论和建议
7 总结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创新与不足
7.2.1 研究创新
7.2.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本研究所用量表(项目举例)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