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经典鲁迅:历史的镜像
作者:陈国恩 等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1-01-01
ISBN:9787100188968
定价:¥6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文化一个无法绕开的存在,本书将鲁迅形象的生成置于20世纪中国的语境中,在此基础上考察鲁迅形象的建构与嬗变,在现代性的语境中审思鲁迅形象的文化特质与精神品格。同时,将鲁迅这一精神资源介入国际思想的交锋中,以此廓清鲁迅思想的中国立场,开掘其中国智慧及人类性主题。在此基础上,集中围绕鲁迅相关的理论问题展开理论分析,提出鲁迅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可开掘的可能性命题。
作者简介
陈国恩,文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闻一多研究会会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海峡两岸梁实秋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其他省部级10项。在《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人民日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80余篇,出版专著17部。
目录
绪 论
第一章 “鲁迅”形象的嬗变
第一节 从“五四”到新时期
第二节 从新启蒙到世俗社会
第三节 消费时代的鲁迅
第四节 形象嬗变的历史意义
第二章 “鲁迅”形象的建构
第一节 上海时期鲁迅形象的多维建构
第二节 鲁迅弟子关于“鲁迅”的争辩
第三节 年代文学史著中的鲁迅
第四节 境外文学史著中的鲁迅形象
第五节 堂吉诃德在中国与中国“堂吉诃德”
第六节 形象建构的认知视野与文化阐释
第七节 动态文化结构中的建构与反思
第三章 现代性视野中的鲁迅
第一节 现代性的演进与鲁迅形象
第二节 “中国形象”重构的文化机制
第三节 鲁迅历史叙事传统的建构与延展
第四节 鲁迅作品中的流氓形象
第五节 《祝福》与鲁迅启蒙观的转变
第六节 《野草》的焦虑与反抗哲学实践
第七节 伦理革命困境与传统文化绵延
第四章 鲁迅的时空意识及文学表达
第一节 鲁迅小说的时间意识
第二节 “停滞中国”与鲁迅小说的时间意识
第三节 “锁闭中国”与鲁迅小说的空间隐喻
第四节 《长明灯》的空间形式与意义生成
第五节 散文诗《野草》的时间意识
第五章 鲁迅形象建构的几个理论问题
第一节 鲁迅研究的三种范式与当下的价值选择
第二节 鲁迅“世界人”概念构成及其当代价值
第三节 儿童镜像与鲁迅“新人想象”的话语实践
后 记
第一章 “鲁迅”形象的嬗变
第一节 从“五四”到新时期
第二节 从新启蒙到世俗社会
第三节 消费时代的鲁迅
第四节 形象嬗变的历史意义
第二章 “鲁迅”形象的建构
第一节 上海时期鲁迅形象的多维建构
第二节 鲁迅弟子关于“鲁迅”的争辩
第三节 年代文学史著中的鲁迅
第四节 境外文学史著中的鲁迅形象
第五节 堂吉诃德在中国与中国“堂吉诃德”
第六节 形象建构的认知视野与文化阐释
第七节 动态文化结构中的建构与反思
第三章 现代性视野中的鲁迅
第一节 现代性的演进与鲁迅形象
第二节 “中国形象”重构的文化机制
第三节 鲁迅历史叙事传统的建构与延展
第四节 鲁迅作品中的流氓形象
第五节 《祝福》与鲁迅启蒙观的转变
第六节 《野草》的焦虑与反抗哲学实践
第七节 伦理革命困境与传统文化绵延
第四章 鲁迅的时空意识及文学表达
第一节 鲁迅小说的时间意识
第二节 “停滞中国”与鲁迅小说的时间意识
第三节 “锁闭中国”与鲁迅小说的空间隐喻
第四节 《长明灯》的空间形式与意义生成
第五节 散文诗《野草》的时间意识
第五章 鲁迅形象建构的几个理论问题
第一节 鲁迅研究的三种范式与当下的价值选择
第二节 鲁迅“世界人”概念构成及其当代价值
第三节 儿童镜像与鲁迅“新人想象”的话语实践
后 记
猜您喜欢